國際經濟環境利好回暖,有色金屬看漲做多增溫,鋅價跟隨上漲。國內中國加大房地產支持力度,基建投資向好,國內央行MLF“降息”,國內經濟利好消息增多,刺激市場人氣回暖,鋅市行情回暖。歐洲鋅冶煉廠停產,鋅市供給預期減少。多方利好刺激鋅價震蕩上漲。后市來說,宏觀經濟回暖預期減弱,鋅市供給相對充足,鋅市上漲支撐不足,預期后市鋅價震蕩盤整。
據最新數據統計,1-5月下游鋁型材累計出口鋁型材37.71萬噸,同比增加3.03%。其中,5月鋁型材出口量8.205萬噸,同比上漲2.45%,環比上漲1.77%,較往年同期有小幅提升。截至6月25日,國內電解鋁錠社會庫存52.7萬噸,較月初社會庫存去2.6萬噸,較2022年6月歷史同期庫存下降22.4萬噸。鋁錠廠庫也有小幅去庫,整體庫存依舊處于去庫階段,但是去庫節奏較5月明顯放緩。
當前天然氣價格雖有所下降,但燃料成本依舊偏高、廣東產區開窯率目前來看并不高。前期來看,由于生產成本的下降,廣東產區生產線在5-6月間有所增加。但是,根據部分企業反饋由于庫存增加,7月份不少廠家停窯已經排上日期。因此,色釉料以及添加劑企業在6月中下旬明顯感受到市場再次遇冷。隨著天氣逐步升溫進入盛夏,部分原料廠家也開始停產保價,陶瓷及相關原料需求未來2月會減少。
鈷價觸底反彈,碳酸鋰2月累漲超70%
近期氧化鈷價格持續回暖反彈,目前市場也是有傳國儲局根據當前鈷價處于歷史低位有可能會有收儲的動作。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每月6月陶瓷展會后鈷價都是有所表現的。因此,本輪鈷價觸底反彈后到底能夠有多大的上漲空間也是一個未知數。結合當前的市場環境和供需情況來看,鈷價短期震蕩是大概率事件,但是想要像往年那樣翻倍快速上漲的行情似乎較難。不難看出,今年的游資對于中藥材更加傾注一些熱情,部分中藥材上漲超過10倍的都有。但是,對于大宗有色金屬盤面來說,可能需要的資金面更加龐大,但是市場需求和制造端萎靡導致炒高之后很難脫手獲利。
從消息面來看,據中國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5月中國鈷原料進口總量1.1萬噸金屬噸,環比增加17%,同比增加55%。2023年1-5月中國鈷原料進口總量4.79萬噸金屬噸,同比增加23.5%。鈷原材料進口量大增,國內鈷市供給增加。隨著供應端嘉能可、洛陽鉬業及印尼鎳鈷項目等新產能將投放,預計2023年全球鈷供給量為23.6萬金屬噸,整體鈷需求量為22.3萬金屬噸,市場整體供過于求,電解鈷價格下跌空間仍存。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5月汽車制造業利潤增長1.02倍;在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2.6%的背景下,汽車制造業表現如此優秀,得益于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投資收益增加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游利潤上漲,刺激原材料端價格上漲。
碳酸鋰方面來看,經過4月中下旬觸底后開始反彈。當前碳酸鋰價格重新回歸到29萬的價格區間。本輪碳酸鋰行情的大幅波動造成不少囤貨以及生產廠家大面積虧損和江西地區的碳酸鋰行業的洗牌,并由此引發的民間經濟糾紛等問題逐漸凸顯出來。包括當前陶瓷用四氧化三鈷的價格報價站上18萬的區間,短期來看氧化鈷價格如果有國儲等利好消息釋放的話,繼續上漲突破20萬的區間是完全有可能的。
進出口同比下跌,原油期貨繼續上漲
人民幣匯率市場波動較大,人民幣匯率有所回升的主要原因或來自外部,美元指數因美國6月的就業和通脹數據回落而走弱,人民幣面臨的被動貶值壓力趨緩。上周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按人民幣計價,今年6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49萬億元,同比下降6.0%。其中,出口總值1.90萬億元,同比下降8.3%,進口總值1.50萬億元,下降2.6%,進出口差額4912.5億元,收窄24.44%。今年前6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0.10萬億元,同比擴大2.1%,其中出口總值11.46萬億元,同比擴大3.7%,進口總值8.64萬億元,同比收窄0.1%,進出口差額2.82萬億元,擴大13.5%。所以說,進入6月份后無論是國內還是出口市場,需求市場持續疲軟,實體經濟形勢依舊不容樂觀。
能源市場方面來看,國際原油期貨繼續上漲。美國WTI原油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價報75.75美元/桶,漲幅0.92美元或1.2%。布倫特原油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價報80.11美元/桶,漲幅0.71美元或0.9%。美國通脹數據回落,核心CPI漲幅不及預期,市場預期美聯儲加息放緩,油價獲得支撐。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3年7月12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155元、150元。調整后,各省(區、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相關價格聯動及補貼政策按現行規定執行。可見,經濟環境不好,能源價格繼續高漲,天然氣價格上漲趕上陶瓷停窯季未必不是好事。
總體而言,除了能源之外的大宗商品價格都是調整。7月3日,商務部、海關總署發布《關于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的公告》,稀有金屬方面除了出口管制等影響到鎵、鍺金屬價格上漲之外,目前大部分有色金屬材料處于調整階段。隨著月底成都大運會四川產區陶企陸續停產,對于陶瓷原料市場需求進一步的減少,隨著天氣逐漸炎熱,疊加倉庫爆滿。接下來廣東產區以及周邊產區逐漸進入限產和停窯等階段。
鋁進口量同比增長10.7% 稀土行情上漲
2023年已過去大半,大宗商品以及有色金屬類產品上半年基本處于回調價格階段。除了能源價格波動較大之外,目前市場需求疲軟下,部分產業開始減產保價等。據海關數據,2023年上半年中國的未鍛軋鋁以及產品(包括原鋁和未鍛軋合金鋁)的進口量為120萬噸,同比增長10.7%。其中6月份的進口量為211,235噸,2023年中國鋁進口增長,主要是因為國內電力問題國內產量增長因云南省水電短缺,產量釋放有限。但是從6月底起,隨著豐水季的到來,西南地區用電限制逐步放開,云南冶煉廠開始恢復生產。海關數據顯示,上個月鋁土礦進口總量為1156萬噸,同比增長22.9%。2023年前六個月鋁土礦進口總量為72.09噸,同比增長10.6%。氧化鋁方面來看,隨著北方部分工廠開始停產保價等,氧化鋁下半年走勢企穩價格略有反彈回升的趨勢。
稀土市場方面價格開始跟進上漲,受國家管控部分稀有金屬價格出口,稀土現貨供應收緊,受需求小幅增加影響,國內重稀土市場價格行情上漲。國內重稀土市場詢價以及成交量回升,重稀土低價貨源難尋,持貨商家報價不斷走高。但是來自東南亞的稀土礦增多,重稀土供應量有所增加,稀土市場觀望情緒仍存。國內稀土行業經過多年的治理,已經逐步形成以大集團為主體,原料相對集中的供應格局,隨著國外稀土行業不斷發展,中國稀土產量份額由9成下滑至7成。據統計,中國稀土6月出口數據為5008.9噸,同比增長9.4%;2023年1-6月累計出口稀土商品26236.1噸,同比增長0.03%。
國內經濟循環目前尚未看到明顯好轉的趨勢,企業面來看更加倚重出口市場。隨著近期美元匯率的上漲,人民幣對外貶值雖然利于出口但是國外情況目前也不容樂觀。因而看到行業內不少企業尋求走出去,比如9月份越南河內建筑建材博覽交易會目前不少原料輔料等企業開始籌備參展以及觀展的事宜。另外,隨著國內陶企停窯等增加,對于原料供應商群體來說,下半年的形勢可能會更加嚴峻,部分商品有價無市,內需流通會更加艱難。
7月銻價小幅下調? 錫錠綜合漲幅超20%
目前,市場上生產桔黃系列色料的廠家不多,特別是鈦白粉方面工藝的改變導致想要生產以往較深色系列的鈦黃類產品難度加大。氧化銻方面來看市場需求偏弱,觀望心態較強,下游需求市場預期難有改善,需求低迷的情況下,市場表現偏弱勢。后市方面預計銻錠市場后市依舊保持偏弱運行為主。7月氧化銻市場跟隨銻錠走勢寬幅下跌,在銻錠市場帶動下月度下調5500元/噸,目前市場交投清淡,下游需求整體偏弱,且后市預期不好,市場價格連續下行。下游氧化銻7月表現不佳,市場成交始終疲軟,成交偏弱,氧化銻廠家對于原料銻錠采購意向也較低,倒推影響銻錠市場心態。
7月黃磷市場價格先抑后揚,整體上漲為主。近期黃磷均價為22900元/噸,均價為23600元/噸,月內價格上漲,幅度為3.06%。黃磷市場價格先抑后揚,整體上漲為主。本月上旬,市場行情清淡,市場開工仍處于低位,價格略有下調。中下旬黃磷整體市場交投情況好轉,市場現貨略顯緊張,部分廠家訂單已排到一周之后,場內低價貨源難尋,下游農藥企業剛需采購,新單商談氣氛偏強運行。截止目前四川地區市場報價在23500-23700元/噸左右,實際成交一單一議。目前市場交投情況一般,企業穩價為主,下游按需采購,供需雙方多觀望。黃磷價格主要關聯到減水劑相關產品如三聚磷酸鈉的價格波動。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日期逐漸臨近緬甸佤邦限礦的時間節點,市場預期后市供應會縮緊,在供應偏緊擔憂的影響下,錫錠價格從5月底至今上漲幅度超過20%。下游消費沒有明顯改善,電子行業消費依舊疲軟,市場采購少。供應方面近期檢修企業較多,綜合開工率略有下滑,但國內社會庫存依舊處在高位,錫供應依舊略寬松,高庫存依舊是牽制錫價走高的主要因素。錫錠價格主要影響到陶瓷色料原子紅等丁香紫類產品價格。
秦威
(作者系陶瓷色釉料資深技術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