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熙 匡繼林
(1 湖南中醫藥大學 長沙 410208;2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婦科 長沙 410208)
圍絕經期抑郁癥(PDD)屬圍絕經期綜合征范疇,是指首發于圍絕經期的抑郁癥[1~2]。PDD 患者主要可見抑郁、焦躁、內心不安、感情淡漠、記憶力下降、行動遲緩等情感障礙相關癥狀表現,嚴重者甚至可見自殘、自殺傾向[3~4]。PDD 不僅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危害,還可對給患者家庭帶來一定負擔。圍絕經期抑郁癥的發病與進展機制目前尚未能完全清晰,但現階段研究已明確其與患者圍絕經期激素水平改變、腦神經遞質變化等生理因素,以及患者受到的情感刺激、社會角色改變、家庭因素等心理精神因素相關[5~6]。目前尚無特效療法,西醫主要通過抗抑郁類藥物進行治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癥狀,但有一定的藥物依賴性,一旦停藥病情可出現反復,而長期應用抗抑郁類藥物則可見明顯不良反應,且可能因耐藥性而影響藥物療效[7]。中醫具有標本兼治優勢,以辨證施治為原則,在改善患者圍絕經期各項癥狀的基礎上,緩解抑郁癥狀。本研究旨在探討靜心開郁湯治療圍絕經期抑郁癥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9 月至2020 年9 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72 例圍絕經期抑郁癥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常規組與湯劑組各36 例。常規組年齡45~55 歲,平均(50.13±4.96)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 例,高中17 例,大學及以上13 例;合并癥:2 型糖尿病4 例,高血壓5 例,冠心病3 例,高脂血癥4 例,甲狀腺疾病2 例。湯劑組年齡45~55 歲,平均(50.21±4.93)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5 例,高中16 例,大學及以上15 例;合并癥:2 型糖尿病5例,高血壓3 例,冠心病2 例,高脂血癥2 例,甲狀腺疾病4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編號:20190812)。
1.2 診斷標準 抑郁癥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CCMD-3)》中的相關標準診斷[8];圍絕經期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女性更年期綜合征診斷標準與生殖衰老分期研討會(2001 年)對圍絕經期分期標準診斷[9~10]。抑郁癥程度依據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估[11]。
1.3 入組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首發于圍絕經期的抑郁癥;HAMD 得分≥8 分;年齡>40 歲;抑郁癥狀存在至少2 周;患者及家屬知曉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原有精神疾病史或有家族精神疾病史者;合并其他精神疾病癥狀表現者;其他類型的抑郁癥患者;合并認知功能障礙、血管性癡呆、阿爾茨海默病、先天智力水平異常者;入組前3 個月內有激素類藥物應用史、抗抑郁治療史者;有孤啡肽(OFQ)注射史者;有自殘、自殺、殺他傾向和(或)行為者;有溝通障礙、無法配合治療者;對本研究涉及藥物過敏,肝、腎功能不全者。
1.4 治療方法 常規組給予鹽酸帕羅西汀(國藥準字H10950043)20 mg/次,1 次/d,于每日晨起吞服,連續服用3 個月。治療期間禁用單胺氧化酶抑制劑。湯劑組在常規組治療基礎上給予自擬靜心開郁湯治療,方劑組成:熟地黃、酸棗仁、白芍各15 g,柴胡、石菖蒲各12 g,當歸、川芎、牡丹皮、合歡花、黃芩、生甘草各10 g。加減:舌苔黃膩、夜寐不安加炒薏米30 g,竹茹、清半夏各10 g;舌有齒痕、大便溏薄加云苓24 g,炒白術12 g;汗出頻頻加山萸肉、生黃芪各24 g;有心悸怔忡加生牡蠣30 g,生龍骨15 g;有腰酸背痛加葛根30 g,槲寄生15 g;有頭暈、血壓偏高加牛膝24 g,杜仲12 g。以水煎法煎制為湯劑,煎兩瀝共得湯汁約500 ml,分為早、晚2 次溫服,連續服用3 個月。
1.5 觀察指標(1)比較兩組臨床療效:臨床治愈,臨床癥狀與體征基本消失,HAMD 得分降低幅度達75%及以上,或治療后HAMD 得分<7 分;顯效,臨床癥狀與體征顯著改善,HAMD 得分降低幅度達50%及以上但不足75%;有效,臨床癥狀與體征有所好轉,HAMD 得分降低幅度達30%及以上但不足50%;無效,未達上述各項標準或較治療前加重[12]。總有效=臨床治愈+顯效+有效。(2)比較兩組血清指標:于治療前后第1 次月經干凈后7 d 采集患者空腹肘靜脈血液3 ml,使用離心機按3 000 r/min轉速處理10 min,取得血清,按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OFQ、5-羥色胺(5-HT)水平,操作步驟按試劑盒說明書執行。(3)比較兩組激素水平: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黃體生成素(LH)水平,檢測方法與血清指標相同。(4)比較兩組圍絕經期癥狀與抑郁癥程度:圍絕經期癥狀采用改良女性絕經期自測表(Kupperman)評分評估[13]。Kupperman 得分越高代表圍絕經期各項癥狀越嚴重。抑郁癥程度采用HAMD評估,得分越高代表抑郁程度越嚴重。(5)比較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
1.6 統計學處理 數據使用SPSS23.0 軟件分析,等級資料行秩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均用%描述;計量資料行t檢驗,用(±s)描述。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湯劑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激素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各項激素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E2水平較治療前升高,FSH、LH 水平均較治療前下降,且湯劑組E2水平高于常規組,FSH、LH 水平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激素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激素水平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
2.3 兩組血清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清OFQ、5-HT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OFQ 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5-HT 水平均較治療前升高,且湯劑組血清OFQ 水平低于常規組,5-HT 水平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清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血清指標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
2.4 兩組Kupperman、HAMD 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Kupperman、HAMD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Kupperman、HAMD 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湯劑組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Kupperman、HAMD 評分比較(分,±s)

表4 兩組Kupperman、HAMD 評分比較(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
2.5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治療期間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圍絕經期是指從卵巢功能衰退開始至絕經后1年的時間段。進入圍絕經期后,女性多可見出汗、潮熱等血管運動性表現,亦會隨之出現一些情緒波動,多數女性可自我調節,而部分女性則在各種原因作用下在這一時期發生抑郁、焦慮等精神障礙性癥狀,其中以PDD 最為常見[14]。女性抑郁癥發病率高于男性,約為男性的1.7~2.7 倍,女性45~54 歲年齡段的抑郁癥發生率最高[15~16]。PDD 的發病機制日前尚未完全清晰,但多認為與絕經引發的雌激素撤退、腦神經遞質(OFQ、5-HT)等表達水平改變等因素相關。西醫治療PDD 療效欠佳,且副作用較明顯。近年來中醫藥在PDD 治療領域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逐漸得到臨床廣泛關注。
中醫理論中將本病納入“郁證、百合病、臟躁”等范疇[17~18]。認為本病是因患者腎氣不足、肝郁氣結、心神不寧而引發,治療應以養血降燥、靜心寧神、滋腎疏肝、開郁理氣為要。本研究結果表明,湯劑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44%,常規組為61.11%,湯劑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常規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E2水平較治療前升高,FSH、LH 水平均較治療前下降,且湯劑組E2水平高于常規組,FSH、LH 水平低于常規組(P<0.05);兩組患者血清OFQ 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5-HT 水平均較治療前升高,且湯劑組血清OFQ 水平高于常規組,5-HT 水平低于常規組(P<0.05);兩組圍絕經期癥狀與抑郁癥程度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湯劑組低于常規組(P<0.05);兩組治療期間未見明顯不良反應。這提示靜心開郁湯具有調節PDD 患者激素水平與血清腦神經遞質的作用,可進一步改善PDD 患者圍絕經期癥狀,減輕抑郁程度,提高臨床療效,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方中熟地黃性微溫,味甘,歸肝、腎經,有益精填髓、滋陰補血功效,常用于肝腎陰虛、骨蒸潮熱、盜汗消渴等的治療,對心悸怔忡、崩漏下血、耳鳴眩暈、須發早白均有很好的療效。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脾、心經,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常用于月經不調、血虛眩暈、虛寒腹痛、腸燥等的治療。白芍味苦、酸,性微寒,歸肝、脾經,平肝止痛、斂陰止汗、養血調經,多用于婦女經行腹痛、月經不調、筋脈疼痛等的治療;現代藥理研究證明,白芍有松弛平滑肌、緩解平滑肌痙攣的作用。川芎味辛,性溫,歸心包、肝、膽經,有行氣活血、祛風止痛功效。柴胡味辛、苦,性微寒,歸肺、肝、膽經,有疏散退熱、升舉陽氣、疏肝解郁之功效,多用于少陽證的往來寒熱、胸脅脹痛、子宮脫垂等的治療。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歸、肝、腎、心經,有活血、涼血、清熱化瘀的功效,經常用于熱入營血、無汗骨蒸潮熱、夜熱早涼等的治療。酸棗仁味酸、甘,性平,入心肝二經,有斂汗鎮靜、養心安神功效,多用于驚悸、失眠、自汗、盜汗等的治療。石菖蒲味辛、苦,性微溫,歸心、胃經,有豁痰開竅、祛風除濕、理氣活血功效,石菖蒲為開竅藥,適于由痰濕引起的頭昏腦脹、痰擾清陽諸證的治療。合歡花味甘,性平,入心、肝經,有安神解郁、理氣開胃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認為合歡花具有較強的鎮靜、催眠功效,對頭暈、心悸、神經衰弱有很好的療效。黃芩味苦,性寒,歸膽、胃、大腸、腎經,有清熱燥濕、清肺瀉火功效。生甘草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綜上所述,靜心開郁湯能夠提高圍絕經期抑郁癥治療效果,調節激素水平,改善OFQ、5-HT 表達情況,減輕圍絕經期癥狀與抑郁癥程度,臨床應用效果較為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