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會,夏春花,梅瑰(南昌急救中心,江西 南昌 330038)
院前急救是在院外對危急重癥患者的搶救,是急救醫學重要組成部分,是挽救患者生命、減輕其痛苦度、預防疾病加重的重要過程。院前急救不僅要求醫師技術水平高,也要求護士具備較高的護理技能,心理素質強大,可應對各種突發醫療事故;且要求護士堅持終身學習理念,不斷學習新知識及技能,以適應護理工作[1]。自主學習能力是指護士在具備較好的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基礎上,可主動利用身邊資源獲取護理專業必需知識及技能,以提高護理能力[2-3]。若院前急救護士自主學習能力差,則會降低其急救護理能力,不能滿足臨床工作的需求,甚至會影響患者安危。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院前急救護士崗前培訓期間自主學習能力的相關影響因素。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選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南昌急救中心培訓科進行崗前培訓的院前急救護士32名作為研究對象,32名院前急救護士中,男10名,女22名;年齡20-32歲,平均(26.63±2.17)歲;學歷:中專或大專14名、本科及以上18名;婚姻狀況:已婚10例、未婚22例。
1.2 入選標準 (1)納入標準:①均參加院前急救護士崗前培訓;②全日制中專、大專及以上的護理專業畢業生,且在急診或ICU工作三個月以上;③精神、認知均正常,可正常溝通交流者;④依從性好,對研究知情且同意;⑤護士簽署相關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進修學習的護士;②培訓期間因各種原因退出研究者;③近期家庭出現重大變故(如親人病逝)者;④身體狀況較差,不適合院前急救工作者。
1.3 方法
1.3.1 護士自主學習能力評估方法 參照林毅[4]等人編制的自主學習能力評定量表對護士崗前培訓期間自主學習能力現狀進行評估,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05,內容效度為0.851;該量表包括3個方面,分別為自我管理能力、學習合作能力及信息能力,各有10個、7個、11個條目,共計28個條目,每個條目記1-5分,共計28-140分,得分越高表示護士自主學習能力越強。
1.3.2 社會支持評估方法 采用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5]評估,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805,從3個維度進行評估,分別為主觀、客觀支持及對支持的利用度,共計包括10個問題,總分為11-66分,得分越高表示護士得到的社會支持越多;得分≤22分為低水平,>22分為中高等水平。
1.3.3 自我效能感評估方法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6]進行評估,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814,量表從10個方面進行評估,每項內容采用4級評分法評估,記1-4分,總分范圍為10-40分,得分越高表示護士自我效能感越強;得分≤20分為低水平,>20分為中高等水平。
1.3.4 一般資料調查表 研究人員自制一般資料調查表,記錄院前急救護士如下內容:性別、年齡(<25歲/≥25歲)、學歷(中專或大專/本科及以上)、婚姻狀況(已婚/未婚)、每日網絡自主學習時間(<1h/≥1h)、對培訓方式滿意(是/否)、喜歡本專業(是/否)、自主學習培訓經歷(有/無)。
1.4 質量控制 正式開展研究前,研究人員接受統一培訓及考核,需掌握調查方法、流程、注意事項等,考核合格后開展研究;通過統一指導語告知研究對象本次調查目的、方法、問卷填寫注意事項等,征得同意后,發放問卷,告知護士獨立填寫,填寫結束后,研究人員進行檢查、核實,及時補充遺漏項,并采用雙錄入法錄入數據;本次發放問卷均有效回收。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n表示;計量資料以±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采用線性回歸分析的方法探究院前急救護士崗前培訓期間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因素。檢驗水準α=0.05。
2.1 院前急救護士崗前培訓期間自主學習能力狀況 32名院前急救護士經評估,崗前培訓期間自主學習能力評定量表得分為(102.36±12.27)分。
2.2 不同資料的護士自主學習能力評定量表得分比較 每日網絡自主學習時間、對培訓方式滿意情況、社會支持、自我效能感等資料不同的護士自主學習能力評定量表得分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其他不同資料的護士自主學習能力評定量表得分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不同資料的護士自主學習能力評定量表得分比較(±s,分)
表1 不同資料的護士自主學習能力評定量表得分比較(±s,分)
因素-n自主學習能力評定量表得分tP性別男10103.25±8.550.3720.713女22101.96±9.33年齡<25歲15101.87±9.130.2660.792≥25歲17102.79±10.30學歷中專或大專14102.20±8.840.0940.926本科及以上18102.48±7.97婚姻狀況已婚10102.97±7.980.2720.788未婚22102.08±8.84每日網絡自主學習時間<1h2199.69±8.692.3550.025≥1h11107.46±9.20對培訓方式滿意否1298.24±8.242.5530.016是20105.63±7.74喜歡本專業是23101.89±9.760.4700.642否9103.56±6.69自主學習培訓經歷有7102.25±7.250.0370.971無25102.39±9.17社會支持低水平1096.89±8.522.4680.020中高等水平22105.94±10.05自我效能感低水平1597.22±9.352.7640.010中高等水平17106.25±9.11
2.3 院前急救護士崗前培訓期間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因素的線性回歸分析 將院前急救護士崗前培訓期間自主學習能力作為因變量(連續變量),將表1中經比較后P<0.05的變量納入作為自變量,賦值見表2,經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每日網絡自主學習時間<1h、對培訓方式不滿意、社會支持低水平、自我效能感低水平均為院前急救護士崗前培訓期間自主學習能力低下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3。
表2 自變量賦值表
表3 線性回歸分析
院前急救對挽救危重患者的生命至關重要,需正確、迅速地將病人安全轉移到醫院救治,降低死亡率。院前急救對護士要求較高,需具備院前急救護士基本素質,按急救原則處理現場病人并安全轉運患者,及時記錄護理文書,這也要求護士具備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以滿足院前急救護理的工作需要[7-8]。本研究32名院前急救護士經評估,崗前培訓期間自主學習能力評定量表得分為(102.36±12.27)分,可見,院前急救護士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待提高,需積極探究其影響因素。
進一步經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每日網絡自主學習時間<1h、對培訓方式不滿意、社會支持低水平、自我效能感低水平均為院前急救護士崗前培訓期間自主學習能力低下的影響因素(P<0.05)。分析原因如下:①每日網絡自主學習時間:每日網絡自主學習時間較短的護士時間管理能力差,難以抵抗住誘惑,學習自控力較差,導致自主學習能力較低;而每日學習時間較長的護士可合理安排時間,每日通過網絡學習與護理工作有關知識,學習能力強[9]。因此,臨床應定期更新網絡學習資源,優化學習內容及展示形式,激發護士自主學習興趣。②對培訓方式滿意情況:對培訓方式滿意的護士能夠有更強烈的學習興趣及熱情,對老師信任度較高,學習主動性強,自主學習能力水平高;而對培訓方式不滿意的護士認為學習是一種壓力,學習熱情較低,且對老師信任度不高,不愿意主動尋求與護理有關知識[10]。因此,臨床應針對性調整培訓方式,靈活運用案例分析鼓勵護士積極參與,將理論與實際結合,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③社會支持:社會支持較多的護士能夠獲得來自老師、同事的關心及關注,滿足求知需求,可獲得較強的學習熱情,同時可減輕護理帶來的心理壓力,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而社會支持較少的護士獲得來自外界的支持少,日常學習心得無處分享,會增加培訓期間的身心壓力,學習興趣不斷下降,導致自主學習能力降低[11]。因此,在培訓期間,老師應注重調動護士社會支持系統,鼓勵同事之間相互分享,并緩解護士心理壓力,以提高其學習能力。④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是個體對完成特定任務的自信心程度,自我效能感水平較高的護士能夠積極調整影響學習的不良情緒,提高學習動力及興趣,主動性、積極性更高,可更好地設立學習目標,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而自我效能感低下的護士學習積極性較低,面對沉重的護理工作會產生消極情緒,不能主動設立學習目標,甚至對工作產生抱怨,自主學習能力低下[12]。因此,在培訓期間,科室工作者應注重提高護士的自我效能感,積極鼓勵其主動表現,使其傾向于追求成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院前急救護士崗前培訓期間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因素為每日網絡自主學習時間少、對培訓方式不滿意及社會支持水平低、自我效能感水平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