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濤
換屆以來,博興縣人大常委會不斷強化代表陣地建設,完善履職機制,優化履職環境,豐富履職載體,以高質量代表工作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強化陣地建設,搭好履職平臺。堅持“便民利民、實用管用”原則,對代表聯絡站布局進行整合優化,結合人口分布、運行效果等實際情況,取消了一批活動效果不佳的聯絡站,將原來68 個調整為56個,同時,在群眾有需求、便于開展活動的區域相應增設聯絡站,新建1個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基地,新建鄉村振興、鋼板行業、廚具行業3個特色人大代表小組活動室。通過新一輪統籌優化,全縣代表聯絡站布局更加貼近群眾、科學合理。為便于開展履職活動,多數鎮街把聯絡站建在社區、市場等人口較為集中的場所,并盡量設在一樓顯眼位置,為群眾提供服務。
縣人大常委會積極探索信息化建設路徑,構建“一庫兩臺多元”的線上代表履職平臺。“一庫”即代表信息庫,全面公開代表信息,并開設網民與代表互動窗口;“兩臺”即代表工作平臺、代表議案建議辦理平臺,為代表建立“網絡工作室”,實現代表議案建議提交、審核、分辦、答復、評價一體化網上辦理;“多元”即通過手機APP、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方式,推動代表“掌上履職”。
加強制度建設,確保履職活動常態化。縣人大常委會研究出臺了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施意見、代表聯絡站建設運行管理標準、特色人大代表小組建設意見、“兩個清單”工作制度、代表述職評議等制度體系。建立“代表活動日”制度,將每月16日固定為代表活動日,要求各代表小組開展富有實效的代表活動,實現代表活動常態化。建立民生實事監督機制。圍繞縣政府民生實事項目落實情況,實施“六個一”制度(一事一牽頭、一人一項目、一項一小組、一組一計劃、一季一活動、一年一評價),實現代表“人人有任務”、項目“事事有監督”,充分調動人大代表廣泛參與民生實事項目監督的積極性。完善代表履職監督機制,制定縣人大代表履職量化激勵實施辦法,將代表履職情況納入量化評價,評價結果將作為連選連任的主要依據。開發代表履職信息管理平臺,為每位人大代表建立電子履職檔案,為履職考核提供參考。
堅持人民至上,提升代表履職實效。博興縣人大常委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進一步密切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聯系,構建全方位、全天候、全覆蓋民意收集渠道,更好發揮代表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的作用。開展“六進”活動,延伸代表履職觸角。在每月組織代表走進聯絡站的基礎上,開展代表進社區、進園區、進機關、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活動,推動代表“下樓出院”,深入基層聯系群眾,了解社情民意。暢通三條路徑,人大代表通過線下代表聯絡站、網上代表聯絡站、群眾來信來訪,廣泛聽取群眾呼聲,做到社情民意收集全方位、全天候、全覆蓋。建立三項機制,提升建議辦理實效。常委會建立了建議“收集—處理—反饋”三項機制,每個月代表收集的群眾意見,能當場答復的當場答復;屬于鎮街職責范圍的,交由鎮街辦理;屬于縣級職責范圍的,各鎮(街道)人大(人大工委)報縣人大常委會代表工委梳理,經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研究后,作為閉會期間代表建議轉交有關部門辦理。次月,有關部門向代表反饋建議辦理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