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威海市將年輕干部培養作為推動事業“薪火相傳”的關鍵,深化推進“薪火工程”,構建起“選育用管”全鏈條年輕干部培養體系。
注重英才儲備。綜合運用日常了解、集中調研、一線考察、座談交流等方式,采取“調研+面試+實訓”競爭擇優,選拔一批綜合素質好、比較成熟的優秀年輕干部,分層級建立300 多名優秀年輕干部儲備庫,在安排培訓實訓、交流掛職和選拔使用時統籌考慮。圍繞急需緊缺專業,三年引進304 名“211”“985”名校優生,持續聚焦應用經濟學、海洋科學等“雙一流”建設學科,采取“面試+考察”方式,專額定向引進優秀畢業生,做大做活專業年輕干部“蓄水池”。
突出青苗培養。整合威海黨性教育、民族復興、十強產業、國家安全等優勢教學資源,建設山東威海干部學院,打造惠普全產業鏈、中國碳纖維館、智慧谷產業園等案例教學點。選派中青班學員、新錄用選調生、高校引才生進行系統培訓,開辦年輕干部“長風青訓營”,實施“推動高質量發展行家里手”培育工程,助推年輕干部全方位開展淬煉提升。
推動干才歷練。常態化開展年輕干部“上派下掛”,三年選派30多名干部到國家部委、省直廳局掛職,200 多名市直干部到基層接受歷練。突出基層一線歷練,派百名年輕干部,到市直部門、鎮街,到重點工作指揮部和專班、重點產業項目,到應急處突、安保維穩一線掛職歷練;選派市直優秀年輕干部,到鎮街擔任黨政正職;對近年來中青班學員沒有基層經歷的,安排到區市、鎮街掛職,對一貫表現優秀、暫未提拔的,加強跟蹤培養。
強化聯動預警。制定《年輕干部選配實時監測、預警督導辦法》,實行“紅、橙、藍、綠”四級選拔配備監測預警,定期向培養單位發放選配預警督導單,對年輕干部長期配備不到位的發放整改督辦單,形成動態監測、即時預警、閉環運行、循環督導的預警督導、跟蹤問效機制。制定年輕干部工作督導評估辦法,實行“年初建立臺賬—年中調度提醒—年底評估反饋”閉環運行機制,每季度進行督導評估,對督導評估結果排名靠后的,約談區市、開發區組織部長和市直部門分管負責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