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敏
(河南省商丘市立醫院護理部 商丘 476000)
乙型肝炎肝硬化具有病程長、病情呈進行性進展等特點,患者常伴有門脈高壓、肝功能減退等癥狀,對其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1~2]。抗病毒藥物治療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但多數患者對疾病和防治相關知識缺乏深刻認知,自我管理能力不足,藥物服用依從性較差,難以堅持合理、規律用藥,增加并發癥發生風險,降低了生活質量,需加以有效的護理干預以提升治療效果[3~4]。基于賦能教育理念的健康教育將患者作為護理中心,明確患者自我管理的責任,予以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干預,旨在激發患者內在動力,促使其做出行為改變。本研究選取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10 例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采取基于賦能教育理念健康教育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 年3 月至2022 年9 月商丘市立醫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10 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5 例。觀察組女23 例,男32 例;年齡38~69 歲,平均年齡(53.56±2.37)歲;受教育程度:小學及以下5 例,初中13 例,高中及以上37 例;病程2 個月至3 年,平均(1.34±0.26)年。對照組女25 例,男30 例;年齡38~69 歲,平均年齡(53.59±2.39)歲;受教育程度:小學及以下7 例,初中15 例,高中及以上33 例;病程2 個月至3 年,平均(1.36±0.28)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獲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審批號:2019040016)。
1.2 入組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內科學》[5]中的乙型肝炎肝硬化診斷標準;年齡在18 歲以上;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預計生存時間≤3 個月;伴腎功能不全等其他疾病;存在交流、溝通障礙。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口頭向患者講解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發病機制、治療方法等相關知識,發現患者病情異常變化立即匯報處理,并予以患者飲食指導、用藥護理等干預。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接受基于賦能教育理念的健康教育干預。(1)組建賦能教育小組:由1 名護士長(負責教育方案的策劃和制定)、3 名責任護士(負責健康教育的實施)組成健康教育小組,依照賦能教育的5 個基本步驟,共同制定教育方案;(2)確定問題:入院當天與患者進行面對面訪談,并對其進行開放式提問,包括患者目前心里想法是什么?對于疾病治療最擔心的是什么?等,鼓勵患者主動思考在疾病管理方面存在的困難點;(3)情感表達:入院第3 天,再次與患者進行面對面訪談,鼓勵患者充分表達自我感受,并引導患者認識、解決問題;(4)目標設定:鼓勵患者對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積極管理,并與其共同制定符合實際的短期和長期目標;(5)確認計劃:與患者共同制定飲食、用藥、日常生活等方面的計劃,強調抗病毒治療對于疾病治療的重要性,介紹可能發生的并發癥,使患者做好充分心理準備,鼓勵患者多食水果、蔬菜,以及瘦肉、牛奶等蛋白類食物,注意營養均衡,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食物,指導患者進行有規律的睡眠和日常運動,依據身體情況進行太極拳、戶外散步等運動,出現疲勞、肝區疼痛等癥狀立即停止;(6)行為評價:對已完成的目標給予肯定,對于未完成的目標,與患者分析未完成的原因,并制定解決方案。兩組均持續護理4 周。
1.4 觀察指標 (1)健康知識掌握情況。采用本院自制健康知識掌握情況調查表,從發病機制、臨床癥狀、疾病治療以及疾病預防4 個方面進行調查,該調查表Cronbach's α 系數為0.859,重測效度為0.867,調查護理前和護理4 周后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各項滿分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健康知識掌握度越高;(2)自我管理行為。運用肝硬化自我管理量表從飲食管理(7 個條目)、日常生活管理(7 個條目)、病情監測管理(5 個條目)以及用藥管理(5 個條目)4個維度,對患者護理前和護理4 周后的自我管理行為進行評價,采用1~4 分評分法,分數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行為越好;(3)服藥依從性。護理4 周后,采用Morisky 服藥依從性量表評價患者用藥依從性,包括昨天您服藥了嗎?是否忘記隨身攜帶藥物?是否擅自增減藥量或停止服藥?等8 個條目,總分8 分,8分表示患者完全依從,6~7 分表示患者部分依從,<6 分代表患者不依從。依從率=(完全依從例數+部分依從例數)/總例數×100%;(4)并發癥發生情況。統計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電解質紊亂、肝性腦病、繼發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等;(5)生活質量。采用肝臟疾病生存質量調查量表(LDQOL)對患者護理前和護理4 周后的生活質量進行調查,包括健康壓力、病恥感、孤獨感、睡眠、相關癥狀及對日常生活的影響6 個維度,各維度采用百分制計分,分數與生活質量呈正比。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健康知識掌握情況比較 護理前兩組健康知識掌握情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發病機制、臨床癥狀、疾病治療及疾病預防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健康知識掌握情況比較(分,)

表1 兩組健康知識掌握情況比較(分,)
?
2.2 兩組自我管理行為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自我管理行為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自我管理行為評分均高于護理前,且觀察組更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自我管理行為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自我管理行為評分比較(分,)
?
2.3 兩組LDQOL 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LDQO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LDQOL 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LDQOL 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LDQOL 評分比較(分,)
?
2.4 兩組服藥依從性比較 觀察組服藥總依從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服藥依從性比較[例(%)]
2.5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例(%)]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需長期服用抗病毒藥物以控制病情發展,但多數患者缺乏抗病毒治療的正確信息,加之疾病特征、醫藥費用等因素影響,易產生不良情緒和精神性癥狀,服藥依從性較差,不利于疾病的治療和轉歸[6~7]。常規護理以口頭健康教育為主,患者在短時間內難以掌握大量的健康教育內容,未能調動患者積極主動性,護理效果一般[8~9]。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健康知識掌握情況評分、自我管理行為評分、服藥總依從率均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護理后LDQOL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經基于賦能教育理念的健康教育干預后,可增加其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有助于改善其自我管理行為,促進患者服藥依從性提升,減少并發癥發生,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質量。黃慧懿等[10]研究結果表明,賦能教育可提高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償患者自我管理行為,減少并發癥,與本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原因在于,采取基于賦能教育理念的健康教育,從患者自身角度出發,以賦能理念為指導,制定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方案,給予患者個性化、系統化的健康教育[11~12]。首先,通過面對面的訪談能夠清楚了解患者存在的問題,為患者提供針對性的信息支持,并通過再次深入訪談,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能夠充分激發其自我護理的潛力[13~14]。通過設立目標、制定計劃,進一步幫助患者加深對疾病和抗病毒治療相關知識的理解,使其意識到遵醫用藥、規律作息對疾病控制的重要性,可增強患者服藥依從性,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飲食和運動習慣,避免并發癥的發生,有效保障患者安全,有助于提升其生活質量[15]。基于賦能教育理念的健康教育過程中還對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對已完成目標給予肯定,能夠增強患者的自我管理信心,對于未完成的目標與患者共同進行探討、解決,并制定新的目標,有效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但本研究的對象較為局限,尚需在今后研究中增加樣本量,進行多中心的深入研究,以進一步探討基于賦能教育理念健康教育的應用效果。
綜上所述,基于賦能教育理念的健康教育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應用效果良好,能夠提高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有效改善其自我管理行為,提升患者服藥依從性,可預防并發癥的發生,進而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