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 何 敏 曉 理
合萬千代表之力,聚億萬群眾之心,共繪“綠美廣東”新畫卷。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省委關于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部署要求,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結合深入推進主題教育,今年7月,省人大常委會組織全省四級人大聯動、五級代表行動,開展“綠美廣東人大代表在行動”代表主題活動,全省共有124529名五級代表參加活動,占比94%,一批生態保護、人居環境、綠化美化等方面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得到及時回應和有效解決,受到人民群眾廣泛好評。
這是一次彰顯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優勢的生動實踐,這是一場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的總動員,這是一份我省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和人大代表為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交出的新答卷。廣東省人大代表主題活動盡管已經進入了第六個年頭,但依然活力不減、精彩不斷。
今年的主題活動,是本屆全國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首次參加。我省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主題活動全過程各方面,積極總結過去五年代表主題活動經驗做法,扎實做好組織實施工作,確保主題活動取得實效。
認真謀劃,及早部署。成大事者先謀局。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落實省委十三屆二次、三次全會精神,把今年的代表主題活動作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舉措,作為全面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的實際行動,年初專題研究確定把“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作為今年代表集中履職活動的主題,列入省人大常委會工作要點。
4月中旬,省人大常委會印發工作方案,對全省代表主題活動作出統一部署,明確圍繞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重點了解全省各地貫徹省委《關于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決定》的情況,以及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情況,找準工作薄弱環節,提出有針對性、高質量的意見建議。同時,各地要圍繞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緊扣高質量發展這一廣東現代化建設的首要任務,結合各自實際,選取1至2項在本行政區域內有共性、可共推的項目開展主題活動。各市、縣(市、區)、鄉鎮人大結合當地實際,及時制定并印發實施方案,充分用好“1+N”主題選取模式,統籌開展系列代表集中履職活動。例如,廣州市采取“1+3+N”模式,組織代表開展“用好本土野生植物,打造綠美廣州家園”“五級人大代表聯動,千家民營企業調研”、村級環保設施專題調研3個專項活動。深圳市以“促進高質量發展 人大代表在行動”為代表活動月主題,組織四級代表開展十項重點活動。肇慶市采取“1+5”模式,組織代表開展深入實施綠美肇慶生態建設“六大行動”、城鄉人居環境整治、村莊綠化美化亮化、鞏固垃圾污水治理和廁所革命成果、堅持制造業當家、“百千萬工程”6個專項活動。潮州市圍繞綠美潮州生態建設、堅持制造業當家、“百千萬工程”等專題開展問題大排查、難題大攻堅。
廣泛發動,大力宣傳。借勢而行則事半功倍。省人大常委會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發動方式,不斷擴大主題活動的影響力,形成全省上下齊心協力開展代表主題活動的良好氛圍。7月3日上午,省人大常委會在廣州市帽峰山森林公園舉行代表主題活動啟動儀式,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黃楚平對高質量開展好今年的代表主題活動提出明確要求,強調要提高政治站位,聚焦綠美廣東生態建設這個主題,突出重點、精心組織,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全力助推構建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新格局,推動形成全社會人人愛綠、積極植綠、自覺護綠的生動局面。同時,向全省13萬多各級人大代表發出“綠美廣東 代表行動”倡議書,動員代表爭當綠美廣東的傳播者、踐行者、護航者。當晚,首次在廣州塔循環播出“綠美廣東 人大代表在行動”宣傳口號,制作30秒短視頻在省級主要新媒體平臺推送播放。在隨后的一個多月里,組織國家和省主流新聞媒體對各地代表主題活動進行了集中連續報道,人民日報客戶端、新華網廣東頻道以及南方日報、廣東廣播電視臺、羊城晚報等新聞媒體和廣東人大網、各地級以上市人大常委會官網等共刊發各類報道約3400篇(條),制作新媒體作品140余條。

7月3日晚,“綠美廣東 人大代表在行動”標語在廣州塔循環播放,為代表主題活動打CALL,為繽紛的羊城夜景增添了一道亮麗的光彩
市縣鄉三級人大迅速跟進,通過召開專題會議、組織新聞發布會、舉行啟動儀式等,讓主題活動的宣傳發動工作更加貼近基層、深入人心。例如,東莞市于7月5日舉行代表主題活動啟動儀式,市人大常委會主要領導親自動員部署。云浮市于7月4日舉行代表主題活動啟動儀式,市委主要領導同志親自主持,提出開展好“八個一”行動的具體要求。
每年聚焦一個主題開展代表行動,是全省人大自上而下的統一部署,是全省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在閉會期間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重要行動,是新時代廣東人大代表工作的特色品牌。全省各級人大堅持密切協同,上下聯動、凝聚合力,共同擦亮廣東人大代表工作的特色品牌。
領導帶頭,率先垂范。頭雁領航,群雁齊飛。各級擔任領導職務的人大代表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積極參與到活動當中。省人大常委主任黃楚平帶頭到韶關調研生態建設情況,在代表聯絡站聽取五級人大代表意見建議,省人大常委會其他領導班子成員也都赴有關地市參加活動。全省各地共有11984名擔任領導職務的各級人大代表參加活動,其中各級黨委、人大、“一府一委兩院”中正職領導參加活動達4065名。例如,佛山市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和市人大常委會6名負責同志帶頭參加了代表主題活動。湛江市四套班子和“一委兩院”領導中的人大代表全部到代表聯絡站開展活動,面對面聽取群眾意見,收集群眾反映問題52件,現場解決28件。茂名市自2018年開展代表主題活動以來,市黨政主要領導每年均帶頭參加活動,起到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同頻共振,協同發力。上下同欲者勝,齊心協力者強。在省人大常委會統一組織下,各市人大常委會積極發揮承上啟下作用,既組織好本級人大代表的活動,同時指導督促縣(市、區)、鄉鎮人大開展好調研、視察等活動。縣鄉人大積極發揮其在主題活動中作為直接組織者、實施者的作用,科學編排代表小組和代表進聯絡站聯系群眾活動計劃,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職。上下級人大保持聯系溝通,形成工作聯動,增強了活動的整體實效。例如,肇慶市人大常委會領導分別到掛點聯系的縣(市、區),督導主題活動的籌劃開展。揭陽市三級人大聯動、8500多名五級代表共同參與,以“小切口”推動解決群眾反映的“大問題”。
各地圍繞活動主題,認真做實“規定動作”,積極探索“自選動作”,將代表主題活動與深調研、立法、監督等工作結合起來,創造性地開展內容豐富、特色鮮明的代表活動。
履職為民顯擔當。民生無小事,件件掛心頭。全省共有9731個代表小組開展12854次活動,其中組織專題調研3608次、視察3667次、執法檢查、約見國家機關負責人460次,大力推動各項民生實事辦在實處,落到民心。例如,東莞市大朗鎮集中開展“民生微實事”主題活動,依托代表聯絡站開展集中接待、走訪、主題約訪等方式,收集群眾身邊的小事難事1件以上,并迅速推動解決。江門市選取“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情況”作為代表約見市長主題,組織各級代表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面對面向市長以及有關職能部門提出意見建議,有力推進解決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陽江市人大圍繞2023年市民生實事項目實施情況,各專(工)委組成民生實事監督小組,組織代表開展專項審議、專題詢問、集中視察等活動,督促相關單位按照時間節點推進項目落實。
“植綠護綠”見成效。綠色之美美在自然,代表履職重在為民。各級人大代表把助推綠色發展與為民履職很好地結合起來。代表們深入一線摸實情,就近就便了解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六大行動”落實情況,積極為各地綠美生態建設建言獻策。在主題活動中,代表收集群眾反映的涉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方面的意見建議11223件,當月推動解決7901件,占比70.4%;代表們結合調研情況,總共形成代表建議6042件,其中涉及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方面的2691件,占比44.5%,目前均已轉交有關方面辦理。其中,珠海、汕頭、清遠、云浮市和梅州市梅江區、大埔縣等地各級人大代表積極參與認種認捐認養活動,帶頭投身國土綠化行動,打造“人大代表林”共約49000株,發揮了很好的示范效應。廣州市組織人大代表開展環保設施專題調研150余次,全面摸清農村污水管網、垃圾壓縮站、公共廁所等情況。韶關市各級人大代表充分發揮引領作用,帶動1.2萬名鄉賢參與綠美韶關建設,引入鄉賢幫扶項目共473個,累計投入幫扶資金、物資共計8.57億元。汕尾市集中對51個鎮(街)落實美麗圩鎮建設攻堅行動開展全覆蓋監督檢查。惠州市組織人大代表對基本農田保護條例、森林保護管理條例、西枝江水系水質保護條例等生態法規進行執法檢查,同步開展普法宣傳。中山市開展綠美中山生態建設進講堂、進鄉村、進林區、進河涌、進站點和評工作、評環境、評履職的“五進三評”活動。
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人大制度優勢的一個重要體現。我省各級人大把開展代表主題活動作為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與代表聯絡站等平臺建設緊密結合起來,通過人大代表集中履職,切實推動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

7月3日,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黃楚平率隊調研帽峰山(郭晴/攝)
辦好實事惠民生。人大代表走下去,民情民意收上來。主題活動期間,參加活動的各級人大代表共收集群眾建議28478件,當月推動解決19423件,占比68.2%。例如,深圳市各級人大代表在主題活動中推動解決一批產業用地、資金扶持、招工困難、政策解讀等企業訴求;羅湖區發揮人大代表資源作用招商落地項目58個,預計實現年營收100.38億元,年納稅1.3432億元。陽江市陽西縣村民通過“智慧人大”信息平臺反映溝渠堵塞嚴重,影響下游200多畝農田用水,一旦下大雨上游農作物易受浸,人大代表快速響應、督促辦理,7月15日疏通工程已完工。潮州市人大代表在聯絡站接待群眾中了解到峽山電排站有1臺機組因發生故障不能正常工作,目前正值主汛期,防洪排澇能力下降,迅速向有關部門反映并推動組織搶修。
強化督辦解民憂。一枝一葉總關情,一言一行當為民。各地采取代表建議專題督辦會議、現場調研視察、聽取辦理單位工作報告等多種形式,集中開展代表建議督辦工作,對主題教育期間收到的代表建議迅速建立辦理臺賬,實施動態管理,抓好跟蹤督辦,切實提高問題的解決率和代表、群眾的滿意率。例如,佛山市三級人大根據民生實事項目“年初定計劃,年中督進度,年終看結果”的全過程閉環辦理模式,組織代表開展代表建議督辦活動。韶關市組織代表專項督辦《關于加大林相改造力度,推進綠美韶關建設的建議》,大力推進綠美韶關生態建設。江門臺山市人大常委會從主題活動期間收集的代表建議中篩選出人民群眾亟需解決的21個“急、難、老、小”問題,納入臺山市財政安排的200萬專項資金中支持解決,并通過督辦,推動一批群眾關心關注的民生“微實事”落實到位。
用好“陣地”聚民智。“陣地”建起來,代表動起來。全省各級人大充分發揮12621個線下代表聯絡站和2056個網上代表聯絡站的“主陣地”作用,聽民意、聚民智。主題活動期間,共有96524名代表依托線下線上聯絡站接待群眾135145人次,收集群眾意見建議26014條,有效發揮了“宣傳站、民意窗、連心橋、監督崗”等作用,進一步密切了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的聯系。例如,珠海市各級人大科學設置“相約周二”接待人民群眾活動內容,推出有主題、有效果、有特色的活動。河源市依托市人大代表履職平臺開設掌上聯絡站,實現群眾與代表24小時全天候實時互動。汕尾市涉及環保、教育、衛生等6個重點民生項目聯絡站于7月5日揭牌成立,共安排60名市人大代表進站履職。揭陽市人大常委會在揭西縣坪上鎮潭角村創新設立“黨建聯建基地”,高標準建設人大代表聯絡站,打造代表履職示范點,更好發揮人大代表在助推綠色產業發展、綠美生態建設中的示范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