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清遠兩市人大代表助推綠色發展二三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林鋼威
蒼穹之下,滿眼皆翠綠,這是本刊記者站在韶關和清遠的山地上的真實感受。這幾年,兩市交出了一份綠色發展的喜人答卷,用人大代表們的話來說,就是“山林披綠,林下生金”。
7月27日,省人大常委會組織媒體記者赴韶關、清遠兩個粵北山區市,圍繞“綠美廣東 人大代表在行動”代表主題活動進行集中采訪。一路走來,記者看到各級人大代表深入林間地頭,走進代表聯絡站,來到百姓家門口,調研推動“林下經濟”發展,帶動廣大群眾參與綠美廣東建設。他們積極履職,善作善成,為推動綠色發展作出突出貢獻。
7月28日上午,記者走入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大橋鎮高海拔石灰巖山區。跟隨著人大代表和種植戶的步伐,記者來到油茶種植基地。只見油茶樹上掛滿了棕色的油茶果,油茶林長勢喜人,放眼望去,是綿延不絕的青山。“十年前,這里還是草木難長、怪石嶙峋的石灰巖山地,‘九分石頭一分土,寸土寸金水如油’曾是這里的真實寫照,而這其中的改變,還要從2014年說起。”指著腳下的土地,中山人阮偉軍向記者娓娓道來。
當時,初到大橋鎮的阮偉軍考察時發現,這里晝夜溫差大、冬春冰雪多,有適宜種植高品質油茶的環境,于是他決定在這投資種植油茶。然而,事情并非一帆風順,“從一開始打消村民對土地流轉的顧慮,到修建產業園區生產及防火通道,再到申請‘一村一品’產業獎補資金,人大代表多次為我們排憂解難。”阮偉軍感激地說,“最開始時只有泥巴路進出,到了施冬肥的時候,碰上下雨天道路就坑坑洼洼,交通運輸十分不便。”鎮人大代表黃祖勝了解情況后,協調縣扶貧辦積極申報,于2019年下撥30萬扶貧資金,2022年下撥48萬鄉村振興資金,修建產業園區生產及防火通道共1.3公里,解決了油茶運輸難題,推動當地油茶產業的發展。大橋鎮人大主席謝濤表示,對于產業發展這樣涉及民生的議題,鎮人大組織鎮里面的相關部門、村委進行“深調研”,協調解決鎮的范圍內影響經濟發展、產業發展、惠及民生的問題。
隨著油茶的種植,如今連片荒山復綠,當地生態環境好轉,山上有了產業,村民收入也穩步提高。“人大代表大力推薦我們種植油茶,是幫我們帶頭致富的人。”在油茶樹種植基地,大橋鎮的農戶李湖養放下手中的農活,向記者講述了他的“致富經”:由于土地和氣候原因,以前種植蔬菜的收入并不穩定,如今他種植了十多畝油茶,每畝地一年能賺六七千元,收入大大增加。韶關市人大代表、大橋鎮大橋村支書許天華先后走訪過大橋鎮超過三分之一的村民小組,他發現,把治理石漠化和發展林下經濟結合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在大橋村人大代表聯絡站,他向前來調研的各級人大代表介紹:“這里部分土地石漠化嚴重,耕作非常困難,要治理石漠化,發展適合石漠化土地條件的‘林下經濟’是一條很好的途徑。”據介紹,目前大橋鎮油茶種植達3萬余畝,年產值超過3500萬元,帶動周邊農戶1萬多人在家門口就業。像這樣將貧瘠荒山變林業寶地的故事正在韶關市各地頻頻“上演”。據統計,韶關市林下經濟面積324.36萬畝,產值達74.87億元。
目前,韶關市林業用地面積216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74.52%,反映森林資源狀況的多項主要指標均居全省前列。如何依“林”興業,化“綠”成金,實現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的“并駕齊驅”,是韶關市人大關注的焦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沈河民表示,常委會聯動三級人大五級代表,充分發揮人大職能、代表作用,圍繞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打出“立法+監督+代表工作”的組合拳,凝心聚力打造綠美廣東生態建設韶關樣板。對于此次主題活動,常委會更是全力以赴,組織人大代表開展集中視察、專題調研、執法檢查、進聯絡站接待群眾等活動,充分發揮人大代表引領帶動作用,帶動1.2萬名鄉賢參與綠美韶關建設,引入鄉賢幫扶項目共473個。加強代表建議辦理,及時督促解決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突出問題,為韶關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提供有力的生態支撐。
“筍嘢”是粵語對好東西的別稱。

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張軍向記者介紹油茶種植情況 (郭文航/攝)

在英德市青塘鎮石聯村人大代表聯絡站,人大代表、鎮政府相關部門與農戶面對面交流 (郭文航/攝)
7月28日下午,記者來到清遠英德市青塘鎮青北村下溫組麻竹筍種植基地。種植基地負責人溫乃日指著郁郁蔥蔥的麻竹筍,滿臉欣喜地說:“這兩年種植麻竹筍的收入就有將近50萬元了,而且每年有20%的增長。”
在青塘鎮石聯村,另一個“護綠生金”的故事正在發生。“在代表的推動下,麻竹筍產業落地,荒坡披上綠衣,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有不錯的收入。”英德市人大代表、青塘鎮人大主席鐘履干向記者介紹道。他告訴記者,去年,有村民在祭拜時不慎引發山火,燒毀山林497畝,燒毀的山林成了撂荒山地。為推動荒山復綠,當地的人大代表自覺擔負起了撂荒山地的治理責任。受英德市西牛鎮麻竹筍種植產業的影響,代表們向鎮政府建議將撂荒山地用于種植麻竹筍,在綠化山林的同時,也可以增加村集體的收入,拉動村民的就業,增加收入來源。今年初,青塘鎮人大組織了人大代表前往英德市西牛鎮調研,尋求既能綠美山地又能為村民創收、拉動青塘經濟發展的良方。代表們通過調研發現,麻竹筍經濟效益十分可觀,每畝年收益達到2500-3500元,一個農戶家庭可管理50畝。于是,代表們向鎮政府提出建議,將燒毀的撂荒山地及周邊地區用于種植麻竹筍,作為青塘鎮麻竹筍產業化種植的一個先行示范基地。推動麻竹筍的種植并不容易,剛聽到這一建議時,部分村民對此心存疑慮,有的家庭更是出現無勞動力的情況,人大代表便說服有能力的村民租賃其他村民土地,擴大種植規模。然而,找到了麻竹筍種植的承包戶,部分村民卻因為害怕土地出租會變成另類的土地侵占,不愿出租。在推廣種植一籌莫展之時,人大代表再次站出來當起了消除群眾心頭“疙瘩”的“說客”。由英德市人大代表、石聯片區人大代表聯絡站站長盧元兵帶頭,在寂靜的農村夜晚,人大代表分別來到村民家中談心,介紹土地流轉的好處,如麻竹筍產業化后,可以給村民帶來的務工收入等等。終于,在今年4月,人大代表聯合其他志愿隊伍將這1000多畝麻竹筍種植下去了,靜待著給石聯村帶來經濟收益。此舉將推動著青塘鎮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大闊步”向前。
類似石聯村的故事在英德市乃至清遠市各地區都在不斷演繹著,清遠市各級人大代表助推“林下經濟”、綠色發展的步伐越加堅定。也給了英德市人大常委會為人大代表履職賦能帶來了更好的啟發。主題活動期間,英德市人大常委會組織全市各級人大代表深入田間地頭、礦山林地、江河湖邊、街頭村巷、生產車間,開展“大走訪 深調研 強監督 解難題”活動。
如青塘鎮人大充分發揮人大代表聯絡站橋梁作用,邀請鎮政府農業農村辦、林業站負責人和麻竹筍種植戶代表到石聯村人大代表聯絡站與代表溝通交流,由人大代表和政府部門有關負責人為群眾答疑解惑。
采訪當天,正碰上人大代表與麻竹筍種植戶的座談會,石聯村代表聯絡站里氣氛熱烈。“你每畝地的投入是多少?麻竹筍種植的經濟效益如何?”英德市人大代表陳麗君十分關心種植戶們能否通過種植麻竹筍盈利。
“目前每畝地投入600到700元之間,產量可以達到3000斤以上,除去成本,每畝地大概可收益2000元。跟此前種植桉樹相比,種麻竹筍第二年就有收益,且效益比種植桉樹要可觀。”種植戶林巧先說,“但如果沒有合適的銷售渠道,容易造成滯銷、虧本,只有解決好銷路問題,讓村民看見收益、能賺錢,才比較容易大面積推廣。”林巧先接著道出了心中的疑慮。
鐘履干表示,青塘鎮人大將認真梳理,充分研判,加強技術指導,及時解決農戶種植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銷售問題。在座的各級人大代表紛紛承諾,接下來,將用腳步丈量山間地頭,一定會到麻竹筍種植農戶家中坐一坐,協調解決種植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讓綠美山林變成種植戶的“生財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