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 程科明
廣寧縣、鎮人大在開展主題活動中大膽探索、用心實踐,通過巧用“加、減、乘、除”法推動主題活動開花結果。
7月13日,一個驕陽似火的上午,五和鎮人大主席陳少強率縣、鎮人大代表來到江屯鎮被譽為“茶之航母”的快樂普洱茶產業基地和龍須菜種植基地考察學習。
“開闊了視野,也看到了差距,我們‘五和肉桂’也要謀新思路。”
“所謂綠美,我覺得不僅要在‘綠’上做文章,還要在‘美’上做文章。”……
參加考察的代表紛紛感慨。
考察學習拓視野,交流互鑒促提升。廣寧縣多個鎮人大(人大街道工委)相繼行動起來,圍繞推進綠美生態建設和“百千萬工程”以及人大工作外出“取經”。7月19日,坑口鎮人大組織縣、鎮人大代表到封開縣大洲鎮、鼎湖區鳳凰鎮和四會市下布村開展考察活動。7月25日,江屯鎮人大組織部分縣、鎮人大代表到四川省成都市考察學習綠色產業和人大工作。7月28日,螺崗鎮人大組織縣、鎮人大代表到鼎湖區鳳凰鎮、沙浦鎮開展考察學習。
組織代表考察學習,開闊了代表視野,把經驗“請回來”,對于進一步提高履職能力、增強監督實效起到了加速、增幅的效果。
“我們必須力戒形式主義,避免因為調研、視察增加基層負擔,特別是代表中各級領導干部和縣直單位的代表,今年我們所有的視察調研活動都必須做到科學安排,走到基層一線去,走到山間田頭去。”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梁妙練在部署主題活動時強調。

在路邊涼亭里臨時召開的座談會
7月21日,常委會副主任謝天恩前往北市鎮,與當地代表一齊實地調研紫蘇產業發展情況。行走間,代表與在場群眾討論熱烈,謝天恩副主任見狀,當即提出把原定安排在聯絡室內的座談會改在一旁的涼亭進行。
“這怎么行,這沒有空調,不得把領導熱得受不了嗎?”
“沒事的,現在我不是領導,我是一名人大代表,更何況,就算有領導來了又怎么樣,你們能熱,領導就不能熱?”
“可是,這個涼亭會不會太小了,坐得下嗎?”
“沒事的,難得在場有這么多群眾,與群眾近距離、面對面交談,多好呀!”
大家都笑了起來,氣氛也一下子就活起來了。于是這場涼亭下的“促膝長談”在被當地群眾傳為佳話。
另一邊,縣直單位選區選出的縣人大代表也正“享受”著為他們“量身定制”的調研活動──爬山,頂著炎炎烈日深入竹林山地,一探廣寧竹產業發展究竟“路在何方”。
“農民手上的這桿竹的分量很輕也很重,‘輕’是說目前我們的傳統型開發模式下的竹子利用效益水平還很低,‘重’是從中感覺到開發利用竹子資源發展竹子深加工產業我們肩上的重擔。”一名來自縣直部門負責人的人大代表深有感觸地說。
代表在履職中一直做著特殊“減法”,一方面輕車簡從抓調研,減輕基層負擔;另一方面到困難多、群眾意見集中、工作打不開局面的地方去調研,真正為群眾減負、減壓、減問題。
從2018年開始,在每年的主題活動期間,廣寧人大堅持安排一天時間,組織縣、鎮人大代表回到各自選區所在村(社區)代表聯絡站“集中履職”。這一天,939名縣、鎮人大代表在178個村(社區)代表聯絡站接待選民、聯系群眾,聽取群眾意見145多件,形成建議45多件。
通過集中履職,進一步密切了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的聯系,不僅宣傳了黨的政策,讓廣大群眾進一步理解、支持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為廣寧發展集中智慧、凝聚力量,通過廣泛聽取反映民意,解惑釋疑、化解矛盾,集中推動一批民生問題解決。
“我們充分用好省專項資金,推進了全縣15個鎮(街道)和178個村(社區)人大代表聯絡站‘三化’建設,鎮村兩級代表聯絡站保持常態化運作,為各級人大代表進站履職提供了更好的平臺和有效的保障。”常委會選聯工委主任歐靜敏介紹。
廣寧縣縣、鎮人大乘加強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這股“東風”,乘勢而為,進一步把鎮村人大代表聯絡站建設全面提升,把活動范圍最廣、參與人數最多、影響力最大這個首創的“為民履職齊行動,發揮作用展風采”活動“招牌”擦得越來越亮,代表履職實效得到倍數放大。
“人大代表可以向有關部門提出問題、反映意見,甚至可以詢問質詢。人大代表講的話有用,才愿意講話,才會更愿意深入接觸基層,聽取反映群眾的呼聲。反之,如果人大代表講話沒用,那么人大代表就不愿意接觸群眾了,也不會愿意反映問題。”
縣委書記陳超常參加主題活動強調的這番話鼓勵了到場的縣、鎮人大代表,同時也提醒了相關職能部門要擔當作為。
后方一錘定音,前方捷報頻傳。
洲仔鎮:前段有群眾提出水田灌溉渠堵塞問題,鎮人大代表陳木金立即行動,與村干部聯同鎮職能部門前往了解情況、解決問題,目前已能保證正常供水,保障夏種正常開展。
赤坑鎮:該鎮最遠最偏的惠愛村村道太陽能路燈“亮燈”工程已經“點亮”,惠及該村2500人。
石咀鎮:鎮人大代表蘇耀成充分發揮代表自身優勢,推動統籌鎮、村和鄉賢等力量,為建中村購回一批健身器材和種上綠植,讓山村更綠更美。
……
主題活動期間,廣寧縣各代表聯絡站接待群眾共3600人次,收集群眾意見建議共234件,共推動解決具體問題236個。
如果說,群眾的訴求、代表的建議、民生實事等是“被除數”,政府是“除數”,人民群眾的難點和痛點是“商”的話,那么當“除數”越擔當越作為,發揮作用越大,人民群眾的難點和痛點(“商”)就越來越小,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就被一件件“除”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