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琪
(九江市文化館,江西九江 332000)
自從國務院機構改革以來,我國的文化部就與國家旅游局進行了合并,重新組成了文化和旅游部,實現了文旅職能上的融合發展,而部門的合并并不單單是指兩個部門的職能融合,也意味著文化與旅游業之間的相互融合、相互滲透、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群眾文化作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好群眾文化的優勢,不斷創新群眾文化活動,打造高品質群眾文化品牌活動,為文旅融合發展助力、賦能,是新時期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群眾文化創新發展的重要途徑。
群眾文化是一種與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化形式,從廣義角度來解釋,群眾文化是人類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經歷了社會環境的不斷變化而逐漸創造出的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集合;從狹義角度來解釋,群眾文化就是指一種社會意識形態,以及在這種意識形態下群眾的日常生活的一種體現,從群眾文化中可以看到不同群眾的不同生活方式,其中蘊含了豐富的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和民族精神[1]。群眾文化屬于一種綜合性的概念,包含了多種文化元素,是以群眾活動為主要形式的文化類型,比如群眾文化事業以及群眾文化隊伍都是群眾文化中的重要組成要素。群眾文化既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也會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而發生著變化,在人類物質生活不斷富足的同時,人類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漸提高,群眾文化的形式更加多樣化,群眾文化的內容也更加豐富,才能滿足人類的精神需求,推動人類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的不斷形成,也推動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發展。
文旅融合主要是指文化與旅游產業之間相互滲透、相互融合、交匯重組,使文化與旅游產業都能突破原有的邊界和要素,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形成全新的產業共興體,滿足文化與經濟的協同發展需求。文化和旅游本身就存在著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系,在我國古代就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說話,這就代表旅游與讀書本就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可以說文化是旅游的靈魂,缺少了精神文化的支撐會讓旅游變得黯然失色、沒有靈魂,影響游客的旅游體驗[2]。而旅游亦是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載體之一,通過旅游這一途徑可以讓一些優秀的文化得以被世人所知曉,為弘揚和發展我國優秀文化助力。從兩個角度來看,文旅融合發展都是一種事物發展的客觀需要。而從文旅融合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文旅融合發展的內涵體現在多個方面,一方面,文旅融合實際上是一種資源的整合,是將文化資源與旅游資源進行整合,并結合社會發展需求進行融合后的資源的重組,從而構建起全新的文旅產品業態以及文旅產業體系。另一方面,文旅融合也是一種產業價值的升級與再創造,單從文化和旅游的角度來看,各自都具有各自的存在價值,而將文化與旅游進行融合后,實現了價值的升級,也就是產生了“1+1>2”的價值疊加效應,不僅可以更好地滿足人們對文化的追求以及對旅游的需求,還能夠創造出新的產業價值,推動產業的穩健發展。文旅融合發展也是實現經濟帶動文化發展,文化助力經濟進步的一個重要途徑,文旅融合發展也是現階段文化和旅游部門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近年來,在人們生活質量得到快速提高的背景下,旅游業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節假日外出旅游,人們對旅游的需求也越來越高,不僅在旅游過程中要有良好的物質體驗,還要滿足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很多人的旅游并不只是為了放松和享受,而是為了開闊視野、增長見識,能夠在旅游的途中收獲新的知識和文化。群眾文化屬于一種大眾文化,比較通俗易懂,而且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可以適應不同群體的需求,各地區通過加強群眾文化的建設,比如基礎設施的建設、場館的假設以及文化活動的建設等,能夠為各地區的旅游事業增添更多新的旅游產品,比如各大群眾文化場館、群眾文化藝術展覽館等都可以作為旅游區的景點供游客參觀,不僅可以豐富旅游的路線,為游客提供更多旅游體驗,而且通過群眾文化的助力有效地提升了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
傳承與發展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一直以來都是文化部門的重要工作之一,群眾文化作為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之一,其在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給群眾普及文化知識以及傳授藝術技能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同時也在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起到關鍵作用,因此,應積極探索群眾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的路徑。文旅融合是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之一,借助群眾文化主推文旅融合發展不僅能夠實現豐富旅游路線與旅游產品,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體驗,同時也能夠實現借助旅游產業發展來傳承與推廣優秀的群眾文化,讓各地的游客都能夠了解本地的群眾文化特色,更有利于形成具有特色的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在旅游產業帶動群眾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過程中,也在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影響下,吸引更多慕名而來的游客,實現文化與旅游的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群眾文化中蘊含的文化元素種類非常多,而且群眾文化可以滿足不同年齡段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滿足群眾多元化的需求是文旅融合發展中重點研究的問題,傳統的旅游業發展中常常會因為旅游產品受眾范圍小而導致游客數量較少,阻礙旅游產業的健康發展。而在群眾文化的助推下,實現了文旅融合發展,衍生出了多種形式的旅游產品,并且借助于群眾文化廣泛的受眾群體,使旅游產品可以收到更多受眾群體的歡迎,可以結合不同游客群體的需求,針對性的設計群眾文化活動,滿足游客在旅游過程中的文化體驗。特別是在現階段,各地區都在大力發展群眾文化,群眾文化內容不斷豐富,而且很多地區也產生出了具有地區特色的群眾文化品牌活動,不僅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旅游參觀與體驗,而且還能夠借助特色的群眾文化給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滿足群眾的文化體驗需求。
群眾文化主推文旅融合發展是目前文化與旅游協同發展的一個重要措施,各地區也在積極迎合國家在文旅融合發展方面提出的新要求與新政策,都在大力探究群眾文化在文旅融合發展中的積極作用,以及如何運用群眾文化來進一步促進文旅融合發展。目前我國各地區已經在不同程度的落實群眾文化主推文旅融合發展的相關措施,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從整體來看,還未能達到預期的目標,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其一,缺少群眾文化品牌活動,未能營造適合文旅融合發展的城市文化氛圍。群眾文化是一種以群眾為基礎的文化形式,要想能夠通過群眾文化來助推文旅融合發展,借助群眾文化的力量促進旅游產業的蓬勃發展,就需要提高地區群眾文化的影響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區域群眾文化品牌活動。但是目前來看,各地區的群眾文化活動形式存在千篇一律的問題,毫無新意,不足以對游客產生吸引力,也不能給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無法實現更好的助推文旅融合發展。
其二,群眾文化與旅游產業缺乏深度融合。要想借助群眾文化來推動文旅融合發展,關鍵就是要讓群眾文化與旅游產業實現深度融合,雖然目前在各地區都在強調文化與旅游的融合發展,但是從文化和旅游的實際發展情況來看,還存在比較嚴重的“單打獨斗”現象,未能實現從多方面、多角度的深度融合,因此,在發展群眾文化助推文旅融合發展的過程中,應加大對群眾文化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的研究。
其三,群眾文化與旅游的融合模式有待創新。群眾文化與旅游的融合只是文旅融合發展的開端,要想實現文旅融合的持續健康發展,需要在融合方式上不斷創新,但是目前來看,在群眾文化助推文旅融合發展的過程中嚴重缺乏創新意識,未能在群眾文化與旅游的融合模式上進行不斷創新,單一的融合模式會讓游客感受不到新鮮感,久而久之也就會對旅游產品失去興趣,不利于文旅融合的長遠發展。因此,在新時代應該積極利用好新技術、新手段,不斷創新群眾文化與旅游的融合模式,為文旅融合發展賦能。
群眾文化助推文旅融合發展,需要發揮群眾文化的優勢要讓群眾文化更加出彩,更具特色,更具吸引力,從而吸引更多游客來旅游、參觀、體驗,既可以實現對旅游產業發展的推動,又能實現對群眾文化的傳播與推廣,是文化與旅游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重要途徑。打造群眾文化品牌活動,可以提高群眾文化的影響力,突出地方群眾文化的特色,對助推文旅融合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各地區在進行群眾文化助推文旅融合發展的過程中,應該結合本地區的文化特色,打造具有特色的群眾文化品牌活動,并加強對品牌活動的宣傳和推廣,能夠借助于群眾文化品牌活動給當地的市民以及各地前來的游客提供良好的文化體驗,讓游客對城市有更深刻的印象,在群眾文化品牌活動的影響下以及游客的口口相傳下,推動該地區的旅游產業的迅猛發展。比如,部分地區根據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及當地的文化特色,每年都會定期開展大型的“市民文化節”品牌活動,其中包括了各種各樣的文化體驗活動,比如歌舞類的群眾文化體驗活動,書畫類的文化活動以及手工藝類的文化活動等等,在該群眾文化品牌活動中遵循著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方支持、群眾受益的活動創辦理念,深受群眾的喜愛與歡迎,使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充分地體現了當地群眾的精神面貌和文化風采,營造了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圍,為文旅融合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環境基礎[3]。
群眾文化要想更好的助推文旅融合發展,需要做到群眾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采用“旅游+”的思維模式,轉變傳統的“單打獨斗”的發展觀念,在實際工作中能夠做到相互滲透、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來實現群眾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其一,從思想觀念的角度上進行群眾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這方面主要是指要加強對群文工作者的思想觀念的指導,加強對群文工作者的業務培訓,能夠讓群文工作者在觀念上以及意識上實現文旅融合,在實際開展工作的過程中,能夠有意識的融入旅游要素,提煉旅游基因,保障旅游與群眾文化的深度融合。其二,從服務對象以及服務內容上進行群眾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雖然群眾文化的服務群體也是全體群眾,但是從以往的群眾文化發展來看,多數情況下各個城市以及地區的群眾文化工作針對的服務對象僅局限于本地區的群眾,但是旅游發展中的服務對象是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因此,要從服務對象上擴大群眾文化的范圍,從本地群眾,擴展到全國各地的群眾,了解全國各地的群眾的文化需求,不斷豐富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式和內容,以本地文化特色為基礎,融入其他地區文化元素,從而提高各地游客對文化的認同,提高游客的文化體驗,以此實現更好的助推文旅融合發展。其三,從資源角度進行群眾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一方面是將群眾文化資源融入旅游產品中,實現對旅游產品內涵的豐富,另一方面是利用旅游資源來拓展群眾文化服務領域,為群眾文化的創新發展增添活力。
群眾文化與旅游的融合模式需要不斷創新,才能更好地發揮群眾文化助推文旅融合發展的作用,因此,有關部門應該加大對群眾文化與旅游融合模式的研究,通過融入新技術、新理念實現對融合模式的創新,不斷衍生出更多新的文旅融合產品。比如,可以通過引入IP元素的方式來進行群眾文化與旅游的融合模式創新,IP元素的引入可以提高群眾文化的辨識度,而且能夠擴大群眾文化的傳播廣度,讓群眾文化以全新的形式呈現在游客的視野中,也能夠衍生出很多廣受游客歡迎的文旅融合產品。比如近年來比較火熱的“網紅故宮”就是借助了這種IP元素實現了群眾文化與旅游的融合,在IP元素的作用下,讓人們印象深刻的是千里江山項鏈、Q版皇帝皇后、故宮口紅等,而且在這種IP理念下相關的博物館也將各類文化元素與游客喜愛的潮流元素融合,生產出大批的文創產品,滿足了游客的需求,游客可以通過購買文創產品的方式將“文化帶回家”,提高了文旅融合服務質量,通過群眾文化與旅游融合模式的創新,給游客帶來了更多新奇的文化體驗,吸引更多游客走進旅游區,在觀光游覽的同時體驗與感受群眾文化的魅力。
綜上所述,在經濟與文化協同發展的戰略背景下,加強文化與旅游的融合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更是經濟發展的必然需求。群眾文化是目前廣受大眾喜歡的一種文化形式,伴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人們審美水平的不斷提升,群眾文化的內容和形式也在不斷豐富,利用群眾文化的優勢,助推文旅融合發展對于旅游業的持續發展以及群眾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都有重要作用。因此,有關部門及相關工作人員應該通過打造品牌群眾文化活動、轉變傳統發展觀念以及大膽創新區群眾文化等實現群眾文化在文旅融合發展中的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