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功 陳啟偉
陳浩功,陳啟偉.甘肅省云杉造林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技術淺析[J].南方農業,2023,17(11):254-257.
摘 要 云杉主要分布在我國陜西省西南部及甘肅省東部等地。甘肅省憑借得天獨厚的氣候、地理等環境優勢,加上當地對于生態建設工作的重視,云杉在甘肅省的種植面積逐年增加。為了給林業生態建設和廣大林農的實際生產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結合甘肅省云杉造林工作實際,重點闡述了造林地選擇,造林技術(苗木選擇、營造混交林、造林時間、栽植),撫育管理技術;葉枯病、葉銹病、紫紋羽病、松天牛等病蟲害防治技術。
關鍵詞 云杉;造林管理;病蟲害防治;甘肅省
中圖分類號:S725;S791.18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1.064
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別名茂縣云杉、茂縣杉,是一種典型的耐蔭、耐寒、耐旱、喜肥及喜濕樹種。云杉為松科云杉屬喬木,高度可達45 m,胸徑可達1 m以上,主要生長在海拔2 400~3 600 m的區域,能適應多種氣候條件,在高海拔、高寒地區仍然能夠良好生長。甘肅省位于我國的西北部,地處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匯地帶,地貌復雜多樣,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與戈壁等地貌兼而有之。甘肅省從南至北包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原山地氣候四大氣候類型,年平均氣溫0~15 ℃,年降水量36.6~734.9 mm,干旱、半干旱面積占總面積的75%以上。截至2019年,甘肅省林地面積1 046.4萬hm2,森林面積509.7萬hm2,森林覆蓋率在11.3%左右。森林主要樹種有杉類、櫟類、楊類等,主要分布在白龍江、洮河、小隴山、祁連山等林區。甘肅省云杉的花期通常在4—5月,果實成熟期為9—10月,云杉球果呈圓柱狀矩圓形或圓柱形,成熟前為綠色,完全成熟后呈淡褐色或栗褐色,云杉球果可入藥,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云杉樹干高大通直,材質輕柔,紋理均勻,結構細致,易于加工,可供建筑、飛機、樂器等用材,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同時,云杉具有良好的水源涵養能力,常與紫果云杉、岷江冷杉、紫果冷杉等混生,或成純林,還被廣泛應用于城市綠化和景觀栽培,兼具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1? 育苗技術
1.1? 育苗地選擇
云杉的育苗地最好選擇在海拔2 000 m以上的地塊,且地勢平坦開闊。同時,為方便造林,育苗地最好與造林地距離較近。按照近水、近路的原則,選擇靠近水源且具有良好排灌條件的平地或緩坡地(坡度應小于3°),以土壤肥力較高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或砂壤土為宜,土壤耕層厚度不少于30 cm,黑土層厚度最好在20 cm以上[1]。盡量不要選擇地勢低洼、易積水、大風口地或者不具備灌溉條件的鹽堿地塊。在甘肅省部分地區,為確保云杉種子的一播全苗、齊苗、壯苗,通??蛇x擇在塑料大棚或溫室內進行育苗。
1.2? 土壤處理
為進一步提高云杉的苗木質量,提高育苗成活率,甘肅省林業人員通常會提前對育苗地進行整地、施肥和土壤消毒處理。通過合理的整地措施,可以改善土壤結構和理化性質,提高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促進云杉根系的生長。例如,鏟除雜草可有效預防甘肅省對云杉危害較重的地下害蟲及土傳病害的發生。秋季對育苗地進行1次深翻,深度25~30 cm。在深翻前每667 m2施入2 500~3 500 kg腐熟的農家肥,并配以200~400 kg尿素和磷酸二銨,以達到提高土壤養分含量,增強土壤通透性,促進云杉苗木穩定健康生長的目的。為防止土壤中存留的云杉病苗引起病害,結合整地,每667 m2用15~20 kg硫酸亞鐵或0.5%高錳酸鉀溶液對土壤進行消毒。
1.3? 做床
在翌年春季土壤解凍后、云杉播種前,要對云杉育苗地進行適度淺耕,深度控制在22~25 cm,同時結合土壤肥力狀況,對前1年秋季沒有施基肥的地塊,可以結合淺耕每667 m2補施2 500~3 500 kg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因為云杉種子小,根系柔弱,扎根擴展能力較差,所以應將土壤中的石塊、樹枝、雜草等清除。只有更好地精耕細作,才能有效提高苗木出苗率,促進苗木扎根。甘肅省云杉育苗床通常選擇東西走向,便于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光照資源,增加苗床地溫,促進苗木根系生長,培育優質壯苗。苗床的規格以寬100~120 cm、長10~20 m為宜,高度控制在20 cm左右,有利于排水,避免積水導致苗期立枯病。為方便日常作業,苗床間一般預留35~40 cm寬的過道,苗床的長度可根據播種量及苗圃地勢情況而定[2]。做床時一定要掛線,做到床面平整,排水順暢。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在播種前,在每667 m2育苗地內施入22~25 kg的尿素和磷酸二銨,增加土壤養分含量,提高苗木質量。
1.4? 播種
甘肅省的云杉種植一般在每年5月進行播種,若在塑料大棚或溫室內育苗則可以適當早播,但在立夏以后不宜進行云杉播種。云杉種子小,實際生產中一般會采取條播或撒播的方式。1)條播。甘肅省云杉播種條溝寬度一般控制在10~12 cm,條溝間預留10~20 cm,播種條溝的深度通常為種子直徑的2~3倍,為2~3 cm。條播每667 m2地用種量一般為18~25 kg。露地播種盡量避開陰雨天,選擇晴好的天氣并在最短時間完成播種,播種后立即用草簾覆蓋遮陰,起到保溫、保濕、避免土壤板結和水土流失等效用。2)撒播。播幅控制在8 cm左右,播距10~12 cm。根據播種密度的不同,每667 m2用種量在20~30 kg。盡量保證均勻播種,播種后立即覆蓋腐殖土、消毒后的森林土或珍珠巖和蛭石混勻的基質,覆土厚度控制在0.5~1.0 cm,土層不宜過厚否則易導致種子萌芽后無法出土[3]。覆土要均勻,覆土后用手輕輕壓實,隨后邊灑水邊蓋好覆蓋物,覆蓋物可就近選擇黑麥草、松針等物,待云杉幼苗出齊后立即撤去覆蓋物。
2? 造林及撫育管理技術
2.1? 造林地選擇
云杉是喜陽耐蔭的高大喬木,適應性強,在海拔2 700 m以下的荒山、荒地、沙荒地、輕鹽堿地甚至在干旱貧瘠的紅壤土地均可生長。為進一步提升造林質量,甘肅省根據當地土壤、環境、氣候特點和以往造林經驗,通常選擇在海拔2 200~2 600 m、土壤疏松、土層深厚、灌木和雜草叢生、微酸至中性的陰坡、半陰坡或陰濕山區造林。該地區草本植物經過多年腐解,土壤多為黑土,腐殖質含量較高,水分相對充足,為云杉成林提供了豐富的養分和水分。
2.2? 造林技術
2.2.1? 苗木選擇
甘肅省云杉造林一般就近選擇本地苗木,確保育苗地的立地條件與造林地區基本一致,消除造林后苗木適應環境的過程,盡可能縮短緩苗期,提高造林成活率。當地通常選擇苗齡4~5年,高30 cm以上的苗木進行造林,該段苗齡的苗木適應性、吸水和吸肥能力較強,與周圍的雜草或灌木相比有良好的競爭優勢,更易成活且后期管理投入較少。應選擇頂芽飽滿、主側根完整、須根量多、無病蟲害的健壯植株,為提高栽植成活率,盡量選擇容器育苗或帶土移栽,起苗時避免損傷云杉根系。
2.2.2? 營造混交林
甘肅省根據立地條件和生產要求,將云杉與楊樹、刺槐、沙棘等樹種按照帶狀混交、行間混交或塊狀混交等模式進行造林。混交林中各樹種間優勢互補,不僅為云杉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還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
2.2.3? 造林時間
甘肅省云杉一年四季都可以進行造林作業,特別是云杉的營養缽苗。在甘肅省2 500 m以下的低中海拔地區,云杉造林時間一般在每年4月中下旬;在2 500 m以上的高海拔地區,云杉造林時間一般在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如果選擇在秋季進行造林,時間通常在每年的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如果選擇用云杉大苗進行造林,最好選擇在秋季進行,以確保較高的造林成活率。
2.2.4? 栽植
甘肅省云杉按照大苗深栽、大坑深栽的原則栽植,栽植穴直徑在1 m左右,深度50~60 cm,心土和表土分開,栽植穴外圍要略高以便積存雨水,確保苗木的水分供應。栽植的株行距為2 m×3 m,每667 m2保苗110株。立地條件好或者苗齡小時可適當增加栽植密度,株行距(1.5~2.0) m×(2~3) m,每667 m2保苗110~200株[4]。栽植時,先填入表土,隨后放入帶土坨的云杉苗木,按照“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方法栽植,栽后立即灌透水沉實,待水完全滲入后覆土。
2.3? 撫育管理技術
1)甘肅省云杉苗木栽后30 d內要及時進行扶苗處理,將苗木扶直并將苗木上的土塊抖落。2)甘肅省種植的云杉生長速度較慢,易受到周圍雜草和灌木的影響,因此需在每年6月和8月分別除草1次。除草時,要把苗木周圍的雜草和灌木清理干凈且不傷及苗木。3)從栽后的第2年開始要對云杉進行整形修剪,每間隔3年整形修剪1次。整形修剪的時間選擇在5—10月的云杉生長期內,修剪量隨著植株的長勢逐漸增加,主要修剪對象是樹干1/3以下的老枝、病枝和過密的枝條,剪口要平,不劈裂,修剪后及時對剪口進行處理,避免病蟲害的侵入。4)在每年4月上中旬進行1次追肥處理,以尿素和磷酸二銨為主,采取溝施或穴施的方法,每667 m2施用量為50~100 kg,保證甘肅省種植的云杉在5月進入生長季時有充足的養分供應,促進云杉快速生長,盡快成林[5]。
3? 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
3.1? 葉枯病
4—6月是云杉葉枯病的高發期,也是防治的重點時期。當氣溫達到25 ℃左右,在潮濕多雨的氣候條件下,葉枯病多發生于云杉樹冠的中下部針葉,發病初期在針葉上出現黃色斑點,隨后病斑顏色不斷加深并擴展至全葉,嚴重時葉片枯黃并生有黑色圓形小點。甘肅省在實際生產中,通常在每年4月初或者雨后,用500 g硫酸銅加500 g石灰兌水50 kg混勻后進行全樹噴施,間隔5~7 d噴施1次,連續用藥3~4次,可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3.2? 葉銹病
葉銹病是甘肅省云杉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為害云杉的針葉,每年6月中旬是其高發期。發病初期,針葉上會出現淡黃色的病斑并且在病斑區域可以觀察到明顯的針狀凸起,嚴重時云杉針葉變為土黃色最后干枯脫落。甘肅省在實際生產中,采取噴施40%粉銹寧500~600倍液的方法預防葉銹病;在葉銹病高發期,采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20%三唑酮乳油或20%萎銹靈乳油500~600倍液進行全樹噴施,每間隔10~13 d噴施1次,交替連續用藥2~3次,可達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3.3? 紫紋羽病
紫紋羽病主要為害云杉根部,導致云杉苗木整體根系死亡甚至整株死亡。生產中應及早防治,若發現地上生長不良的云杉植株,可在秋季扒土晾根,發現腐爛現象,用小刀及時刮除病斑,并將病根帶出林區集中燒毀。對于整條根發病的情況,要從根基部鋸除,徹底將病根挖凈,并在傷口處及時涂抹殺菌劑,防止病害復發。對于發病嚴重的樹穴,要及時更換周圍土壤,并用50%代森銨水劑100~150倍液、40%福美砷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進行消毒殺菌處理。對病株周圍土壤,每株用70%五氯硝基苯0.2 kg同土壤按照1∶50或1∶100的質量比拌勻配制成藥土,均勻撒施在病株周圍,增強防治效果。
3.4? 松天牛
在甘肅省松天牛是對云杉危害范圍較廣、危害程度較重的蟲害之一,其各生育期均會對云杉造成傷害。松天牛幼蟲階段蛀食云杉木質部,成蟲主要啃食云杉葉片,嚴重時導致植株枯萎、死亡。此外,松天牛還易傳播松材線蟲病。在松天牛幼蟲孵化時,用25%國科3號2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1 000倍液進行全園噴施;在松天牛成蟲羽化后7 d內、羽化盛期7 d內和羽化后期這3個防治關鍵期,各噴施50%殺螟松200倍液1次,注意全園各處都要噴到,可達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4? 結語
在甘肅省云杉育苗和造林工作中,由于缺乏科學的苗木繁育、造林及撫育管理技術,苗木質量不高、栽植成活率低、病蟲害嚴重的問題頻發。利用本文所述育苗、造林、撫育及病蟲害防治技術,并加大相關技術措施的應用和推廣,將對提升當地云杉苗木質量和栽植成活率,降低病蟲害危害程度,增加云杉造林面積,提高造林質量起到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黃三祥,李新彬,林田苗,等.沙地云杉育苗技術及苗木年生長規律研究[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3(6):11-14.
[2]? 魏林源,劉世增,康才周,等.干旱區沙地云杉種子育苗技術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3(13):35-39.
[3]? 張衛紅.云杉育苗栽培與造林管理技術要點[J].林業科技,2021(2):179-180.
[4]? 殷顯森.青海云杉病蟲害防治對策思考[J].農業工程與裝備,2018(7):45-46.
[5]? 康宗秀.寶庫林區青海云杉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J].河北林業科技,2011(3):77-79.
(責任編輯:劉寧寧? 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