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大安
【摘要】在市場競爭不斷加劇的今天,企業為了能夠在新經濟形勢下提高競爭能力,并徹底解決企業面臨的國際化、多元化經營中存在的人才缺失、組織框架不健全、內部管理效率低下及運營成本上升等問題,要求對原有的財務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強調風險防范、預算管理、內部控制等管理會計理論的應用,并通過實現財務共享模式與信息化技術相結合,使企業財務管理能夠為管理層決策提供更多有用依據,實現財務管理轉型目標。本文將通過對財務共享內容與作用、財務管理轉型的意義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在財務共享模式下,實現企業財務管理轉型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財務共享;財務管理轉型;戰略目標;內部審計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3)23-0000-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3.23.000
1???財務共享模式的內容及作用
第一,財務共享模式主要內容。財務共享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對傳統財務核算工作進行融合、梳理、重組,達到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及節約內部運營成本的目的。在財務共享的模式下,財務部門集中對下屬單位、內部業務部門經濟業務進行處理,使企業財務部門實現了對內部的實時監控,為企業管理層決策提供準確的依據。在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財務共享中心主要應通過會計核算政策、科目使用、ERP軟件系統、業務流程與數據標準等工作內容進行整合,使企業制定的戰略目標、預算目標、成本管理目標以指令的形式層層下達到各業務部門、工作人員,并使下屬單位、業務部門生成的數據具有統一性、標準性,方便財務部門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匯報、分析與計算,最終依靠數據幫助企業管理層進一步優化企業生產經營流程[1]。
第二,財務共享模式對企業經營發展的具體作用。首先,財務共享直接參與到企業經營管理當中。一般情況下,為了實施財務共享,企業在財務部門內部成立財務共享中心,中心獨立地開展業務工作。中心按照財務共享業務流程與制度開展業務工作,不受財務部門及業務部門的影響。同時,共享中心肩負著企業絕大部分的管理職責,特別是在對企業投資、籌資時,為企業管理層提供可行性的分析,避免決策失利使企業蒙受經濟損失。其次,為內部審計提供便利。共享中心的日常工作就是集中處理各業務部門經濟業務、會計業務,并對成員單位的資金使用、預算管理、報表出具等工作進行監控,同時,對各業務部門在開展經濟業務后形成的業務數據進行收集、分析,從業務角度、財務角度得出相應的決策信息,為企業管理層決策提供依據。此外,企業內部審計部門在開展工作時,可利用共享中心掌握的數據資料、現有信息化系統,掌握各業務部門相關經營情況、資金使用與余額情況,通過分析、對比,及時地找到審計重點、關鍵風險點,提升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效率。再次,它真正降低了企業財務管理的成本。在財務共享模式下,新的財務管理體系也建立了起來,同時,厘清部門職責,讓部門工作的開展變得更加秩序井然,進而推動企業發展。
2???在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財務管理轉型的過程??2.1??會計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
一是向經營管理決策傾斜。財務人員在傳統的會計核算模式下只是對日常經濟業務進行會計記錄、報表反映,工作基本局限在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報告等基礎性的工作上。而在實施了財務共享模式后,企業財務人員的工作重心轉向了企業管理工作,需要財務人員通過預算管理、報表分析、內部控制等管理會計工具參與到企業重大經營決策當中。二是變事后監督為全程監管。在傳統財務管理模式下,財務人員一般是針對已經發生、且形成會計記錄的事項進行監控,是一種被動型的監督機制,容易使企業產生一定的財務風險。而在財務共享、管理會計模式下,財務人員通過提前編制預算指標,通過內部控制對經濟業務進行事中、事后的全程監控,及時地發現內部管理漏洞,通過提前采取措施而將風險與損失降到最低[2]。企業在實現了財務管理轉型后,使財務人員可以真正參與到企業經營管理當中,對經濟業務活動進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監控。同時,通過財務管理轉型,要求財務人員在全面監控中總結企業管理中存在漏洞,為管理層改善管理制度與流程提供意見與建議。三是變過去評價向未來預測轉變。在傳統財務管理模式下,財務會計工作的主要工作將圍繞著歷史數據展開,而在管理會計模式下,財務人員需要對企業某個項目未來的預測現金流入、支出及利潤進行科學的評價、預測,為企業管理層對項目投資決策提供依據。因此,財務人員應轉變思想觀念,實現從以往事后的監控,變為對經濟業務的事前、事中監控,同時,財務人員還要將會計信息的結果從以往歷史數據轉向預測未來的決策數據,實現企業核算型會計向管理型會計的最終轉變。2.2???由單一的財務手段轉向多元化的財務手段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信息化技術的廣泛應用與不斷發展,信息化對企業財務管理轉型的推進將發揮重要的作用。在傳統財務管理模式下,企業沒有將業務部門、財務部門掌握的數據資料進行整合,各業務部門之間沒有對業務數據進行分享,而在新形勢下,財務人員可通過使用大數據、互聯網、系統軟件將各業務部門數據信息進行整合,財務人員再通過對收集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與整理,既可提高財務管理的效率,還使得財務人員作出的決策信息更加科學、準確,并使財務人員可以從繁雜的日常工作中解脫出來,真正參與到企業經營管理當中。2.3???財務人員應向復合性人才轉型
在財務共享模式下,財務機器人等一系列高科技產品已經廣泛地應用于財務管理工作當中,已經開始取代了傳統財務人員的基礎性會計核算工作,促使著財務人員應不斷地提升財務管理能力,從基礎核算轉向管理決策工作。例如,在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中早已經開始使用了財務機器人,這樣將造成傳統財務工作人員就業危機。而目前,一些企業財務人員在知識水平、專業技能方面止步不前,沒有能力去實現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轉換,
也只負責一些簡單的基礎核算工作,沒有能夠適應新形勢下財務管理需求。而對于傳統財務管理人員來說,財務機器人可以不間斷工作,而且只需要前期一次性投入購入成本后,無需發放工資,其工作效率與準確率要較人工要高出許多[3]。
3???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財務管理轉型所具有的重大意義
近些年來,我國科學技術得到了巨大的發展,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更是被應用到人們生活、工作當中,特別是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重視,將信息化技術應用到管理工作當中。尤其是在信息化背景下,企業的財務管理應適應信息化發展要求,實現轉型,否則將會被競爭激烈的市場所淘汰。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我國政策在財務信息化管理、管理會計及內部控制應用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文件,這都將為企業財務管理轉型提供政策保障與方向指引[2]。因此,企業應抓住此次改革的契機,分析自身經營特點與管理上的優勢,主動將財務共享模式引入財務管理當中,為企業財務管理轉型助力。此外,企業管理層應清醒地認識到財務管理轉型與財務共享中心建立之間存在的必然性,財務共享中心通過標準化的流程促使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得到提升,降低企業內部管理成本。目前,企業財務管理轉型的重要意義為以下內容。
第一,確保國家各項財經政策落實到位。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與財務管理融合、業務與財務融合、管理會計及財務共享模式的應用均是當前財政部倡導的財務管理模式。企業通過有序地建立財務共享中心、實施財務共享服務,不但幫助企業提升財務管理質量,還確保了國家重要政策的落實到位。
第二,促使企業財務會計職責轉型。在以往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下,財務核算只傾向于基礎核算,沒有重視預算管理、內部控制、財務風險管理等管理型工作對企業經營發展的重要性。企業在實現了財務共享模式后,可以使財務人員從重復性的核算工作中解放出來,從而有時間去完成、探索管理會計相關工作,幫助企業實現核算型向管理型管理模式的轉換。
第三,確保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企業在實現了財務管理轉型后,各個區域的會計核算流程、財務指標能夠實現在企業內部的統一化與標準化,使得企業會計核算流程更加科學、高效。因此,企業在實現了財務管理轉型后,會提高企業管理效率,降低企業經營管理成本,實現企業經濟利益增加的戰略目標[4]。
4??企業在財務管理轉型中存在的問題
4.1??內部信息化系統缺少統一性
企業在開展財務共享工作中,由于個別企業內部各個業務部門分別研發了獨立的業務管理系統,由于各系統之間缺少必要的鏈接手段,造成業務信息無法在企業內部實現共享。財務人員在對數據進行匯總、分析時,還要對不同業務部門生成的業務數據進行重新梳理,甚至還需要手工對業務數據進行錄入,增加了財務人員工作量及工作難度。同時,不同業務部門管理系統由于數據端口、標準不統一,使財務人員收集、分析后形成的結果極易出現差錯。例如,企業財務人員在對業務部門生成的業務數據進行收集、分類時,會由于企業生產經營流程的復雜性而使涉及的數據量十分龐大。各個業務部門系統導出的數據由于與企業財務系統無法互相印證、端口對接不暢,將影響到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及決策信息的正確性。4.2?沒有將財務核算系統與各業務部門流程相融合
企業在日常財務管理工作中,財務人員與業務部門工作人員之間缺少了必要的聯系,正是缺少溝通而使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缺少了理解,容易產生矛盾。例如,財務人員在財務管理工作時多關注成本預算指標的執行,而業務部門的工作人員則重視業績考核目標能否實現。因此,在傳統財務管理模式下,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掌握的數據信息互相不對稱,在對同一筆經濟業務活動記錄時會涉及到2個以上業務部門,而財務人員在對業務數據收集時,會出現業務數據與實際經濟業務活動不相符的問題,增加了企業財務人員的工作量及財務風險。
4.3??企業財務人員業務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企業缺少必要的綜合性財務人才,造成企業在實施財務共享及財務管理轉型過程中遇到阻礙。企業財務人員在大學期間及日常工作期間主要是圍繞著會計理論知識開展的,沒有過多地接觸到管理會計相關知識,實際的工作中也沒有接觸到與管理相關的工作,長此以往,造成企業財務人員缺少綜合管理能力。同時,企業在日常的業務培訓過程中,沒有強調財務人員的綜合業務能力的提升,造成財務人員缺少了對數據的分析與判斷能力。因此,在企業實施財務共享模式中,為了順利地實現轉型,企業財務人員既要掌握相關財經理論、管理會計應用技能,還需要財務人員具有大數據、互聯網等信息化操作及數據分析與判斷的能力。因此,在企業財務管理轉型過程中,財務人員應進一步提升自身管理會計水平,真正參與到企業經營決策當中,為企業管理層出謀劃策。4.4??企業缺少必要的財務人才激勵機制
目前,一些企業的財務人員在平時工作及財務管理轉型期間缺少了必要的積極性。例如,一些企業由于沒有建立財務人才激勵獎懲機制,工資分配方面也按照固定分配模式,使一些財務人員沒有動力去學習理論、提升專業能力,認為財務崗位十分穩定,不存在被辭退的風險。再如,一些企業的精英人才一旦發現其他企業將給予其更高的薪酬待遇,即會尋找機會提出辭職。由于企業沒有重視財務人員薪酬待遇及進行相應的獎懲,造成財務人員存在工作上的惰性,認為干多干少都一樣,沒有形成主動學習、努力工作的意識,對企業財務管理轉型造成阻礙。
5??在財務共享模式下實現企業財務管理轉型的具體措施
5.1?實行資金集中管理體制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應用財務共享中心模式,其為企業財務管理轉型起著積極的作用。企業在應用財務共享中心時,應強調其在對業務部門、下屬單位資金收支、余額調劑的集中管理職能,將資金審批、資金預算、會計核算等工作,實現下屬單位集中、統一管理,具體通過以下幾方面實現資金集中管理:一是企業財務部門應嚴把業務部門、下屬單位銀行賬戶開立關,將下屬單位銀行賬戶收歸財務共享中心所有,一來可監控下屬單位資金走向、資金結余,二來避免下屬單位搞資金體外循環,損害企業經濟利益。二是為了進一步實現企業內部資金統籌使用,企業應將下屬單位的網上銀行銀盾進行回收,避免企業工作人員利用網絡手段實現資金劃轉。三是財務共享中心應結合企業生產經營流程、資金預算管理、內部控制制度及“互聯網+”信息化應用,制定企業內部整體資金管理制度,為企業資金共享監控提供制度保障。四是企業財務共享中心建成后,應進一步對投資項目進行全程的監控,特別是可通過財務共享模式對項目資金收支余情況進行有效的監控,避免項目資金被工作人員串通侵占,提高企業資金使用效率,降低企業財務風險。
5.2??重新界定、梳理企業財務工作崗位職能
企業應按照財務共享中心建設的要求,對企業財務管理崗位進行重新的梳理、界定。在以往財務管理工作當中,企業將核算作為主要的職責重點,根據會計數據來反映企業經營活動情況,并出具會計報表,為企業提出相關建議。財務核算是對以往已經發生的經濟業務活動進行記錄、評價,并根據記錄結果、執行結果來對以往活動是否符合管理制度等內容提出可行的建議與意見,其主要的特點是記錄與評價工作的滯后性。在共享的模式下,企業財務人員、管理者可將主要的精力放在投資決策、擴展市場等領域,一些如數據的收集、會計核算、憑證審核等基礎性管理工作則可交給財務共享平臺完成。這樣將使傳統財務人員可以從繁雜的財務核算工作中解脫出來,參與到管理層決策過程中。財務會計核算與管理會計工作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財務管理轉型也需要企業設置重要的核算崗位,通過財務共享模式來促使企業財務人員從觀念上實現向管理型的轉變,積極為企業管理層決策提供寶貴的意見與建議。企業在實現財務管理轉型后,財務人員通過數據的分析,為業務部門開展業務提供財務幫助,積極收集市場上影響企業經營與管理的各項因素,將財務管理的主要工作轉向為決策服務上來,不斷提升企業財務管理的價值,幫助企業管理層實現戰略目標[5]。此外,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內容應涉及到企業管理層制定決策、風險防范等工作當中,通過對數據的分析與整理,為管理層決策制定提供素材,為管理層預測投資回報、未來發展前景提供依據。同時,通過內部控制制度、報表分析等管理性工作來提高企業風險防范的能力。
5.3??將信息化技術引入到企業財務共享管理中
財務管理轉型及財務共享模式的高效使用,離不開企業使用的“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首先,企業應建立數據庫系統、ERP財務管理系統,并通過互聯網實現財務共享、數據共享等功能。同時,財務人員應充分地發揮信息化技術所帶來的便利條件,將信息化技術應用到企業財務管理各個流程當中。例如,企業可在財務管理系統軟件中增加對原始票據的電子掃描功能,并通過互聯網、大數據庫實現原始憑證在企業內部的流轉、審批、保管。這樣的管理模式首先方便了集團總部對下屬不同地區的單位通過網絡申請報銷流程,既方便了監控、審批,又提高了企業集團整體財務管理效率。其次,企業為進一步對原始憑證進行保管、查詢,可使用條形碼、電子掃描等信息化技術,將原始憑證保存在云端、服務器、數據庫中,這樣一來可以方便財務部門對原始憑證進行分類保管,二來為內部審計、中介機構審計工作提供便利條件,降低手工翻閱會計憑證工作量。同時,方便財務人員將電子原始憑證輸送到網上報銷系統。之后,共享中心的人員能借助系統來對原始票據進行審核,在審核通過后進行支付。除此之外,企業能夠在共享中心內配置財務郵箱、呼叫功能,以提高工作效率。
5.4??徹底實現企業業務與財務融合目標
在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應針對財務共享中心特點與要求,督促企業財務管理與業務流程之間實現溝通、融合,實現企業業財融合目標。首先,財務人員應深入到生產車間一線去了解生產經營流程,了解業務部門對財務管理制度執行中提出的意見與改善建議。同時,財務人員還要積極向業務部門人員宣傳財務共享一體化、內部控制、預算管理等工作技能、流程,促使企業內部工作人員樹立起正確的財務管理觀念。其次,企業管理層應強化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之間的溝通、配合,使財務工作能夠快速滲入到企業生產經營業務當中,實現財務與業務一體化運行,為管理層決策提供更多有用的數據信息。同時,通過財務共享平臺,實現會計數據與業務數據之間的共享,避免人為操作失誤,使相關信息更加準確[5]。
5.5??為財務共享及轉型培養綜合性人才
財務管理的轉型及財務共享模式的應用,均離不開企業財務人員綜合業務能力的提升,加之,財務管理轉型及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也對企業財務人員綜合業務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首先,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應針對財務人員不同崗位職責、業務流程、專業特長等內容,為每位財務人員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培訓方案。其次,企業應重視財務人員發展空間的建立,在晉升、績效等方面為財務人員提供良好的提升空間,以優惠政策來調動起財務人員主動學習、主動思考、參與經營管理工作及財務轉型的積極性。因此,財務人員需要從傳統財務管理模式中走出來,利用此次財務共享模式及財務管理轉型的契機,提高企業綜合管理水平,為企業管理層實現財務管理轉型提供幫助。此外,財務人員在實現轉型、財務共享模式當中,應當充分地發揮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的優勢,并采用科學的分析與歸類方法總結數據,形成對企業完善管理制度相關的決策依據,使企業實現財務精細化管理的目標。
6???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在實現財務管理轉型目標的過程中,需要財務共享中心為其保駕護航,以確保企業財務管理轉型的順利實施。同時,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還要通過提升會計信息質量,來提高企業管理層決策的正確度,使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跟。因此,企業就必須重視財務共享中心建設,適應現代企業制度、管理會計要求,通過優化機構設置、財務共享中心建立、強化信息化建設、業財整合等措施,幫助企業實現財務管理轉型目標,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與能力,確保企業可持續地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明玲.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財務管理轉型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7(18):203-205.
[2]王傳峰.財務共享服務在企業財務管理轉型中的應用[J].財經界,2019(4):113.
[3]戴劼馨.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財務數字化轉型策略探討[J].財經界,2022(9):62-64.
[4]王莉娜.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財務轉型研究[J].大眾投資指南,2021(16):121-122.
[5]石孟.基于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財務轉型策略[J].財經界,2020(24):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