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泗禮
語文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也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一定要重視語文的課堂教學。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索一下這一課題。
從教近20年來,一直在語文教學工作崗位上的我,不斷地進行探索,不斷地進行大膽的創新,特別是新課改推行以來,鼓勵教學的大膽創新,隨著教學觀念的不斷更新,我也不斷探索、大膽嘗試,逐步摸索出了一套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為了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我總結出了一些方法和措施,希望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
一、緊緊把握“讀”的環節,讓語文課堂教學充滿瑯瑯的讀書聲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覺得的確如此,在語文課堂上,我們應該重視朗讀的方法和朗讀方式的多樣性。在平時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我把朗讀分為個人朗讀、小組朗讀、競賽朗讀等等。其中我覺得學生最喜歡的朗讀方式就是競賽朗讀 。我把全班學生分為四個朗讀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朗讀比賽,一個小組在朗讀的時候,其他認真聽,等到這個小組朗讀完后,其他小組就指出這個小組在朗讀過程中讀錯的字,每個錯字扣三分 ,然后把這個小組最后的得分計入他們的學習朗讀競賽得分,學期末再進行評獎。由于有這樣的一個朗讀競爭機制,學生們上課的時候積極參與,大多時候都能找出別的小組讀錯的字,并且輪到自己朗讀的時候,也相當認真,久而久之,朗讀的效果就明顯地體現出來了。[1]
二、重視課堂提問的藝術,改變傳統提問模式,引入競爭機制,讓學生上課時能積極思考
語文課堂上教師的提問是一門藝術。教師在上課的時候,會經常向學生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教師提出了的問題太難、太偏、太籠統,那么學生回答起來就十分困難,就很難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我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關鍵在于教師要在每一節上課之前,都要做到細心、認真地準備,把要在上課時所提的問題加以整理,做到心中有數;并且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讓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會更加主動地舉手參與;同時,要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對知識的接受能力,進行不同的提問。這樣,設計問題就比較合理,學生在學習語文就容易多了。[2]
例如,在課堂上,為了調動學生上課的參與性、積極性,我把提問題的權力交給學生,讓他們有充分的機會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語文課堂教學上,要讓學生自讀課文、默讀課文,并在讀后提出三個以上的有價值的問題,這也是很關鍵的。在語文課堂教學的基礎上,我們要按照思想內容、藝術手法等標準進行問題的分類,并且要圍繞有價值的核心問題進行討論,因為這些問題是學生感興趣的,討論的時候,學生的積極性自然就會比較高,學生的思維就能充分地展開,問題也比較容易解決,并且師生在討論的時候,還可以發現很多新的問題,有很多新的認識。所以在平時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我通常采用小組競賽的方向,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如果一時半刻解決不了,我通常會通過多樣的閱讀方式,讓他們自己去找答案。通過不斷的總結可知,學生對這種競賽朗讀的方法是十分歡迎的。為了給自己的小組爭光,每個學生都很積極地思考,小組討論的氣氛也相當的活躍,學生上課參與性、主動性也明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自然就會提高。
三、探索研究語文課堂教學新教法,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現在的語文教學,注重語文素養的培養,前面提到的要重視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其實是很關鍵的。語文素養的提高僅僅靠語文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我們要不斷探索新的方法,嘗試新的方法。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一些朗讀比賽、演講比賽、背誦比賽、語文基礎知識競賽、講故事比賽、講笑話比賽等等,以比賽為契機,大力提高語文課堂的生動性、有趣性。這些生動有趣活動的開展,不僅是對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的有益補充,也更加刺激了學生對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喜歡上語文課,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3]
四、充分利用多媒體課堂教學,大力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越來越普及。多媒體教學有很多好處,它集文字、聲音、動畫等于一體,有很強的可觀性、可感性和趣味性,得到了所有老師和學生們的青睞,因此,多媒體教學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平時,教師也要利用課余時間,對多媒體進行鉆研,努力學習和掌握這種新興的信息技術,并且適當加以運用,讓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于2005年開始學習電腦操作,能熟練地運用word、PPT等文檔的操作,對多媒體的運用是比較熟練,從而在語文的教學當中,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4]
例如,在2010年4月,我在運用多媒體,進行全校優質公開課比賽中,在講授了《南京大屠殺》一課。為了在課堂教學中,加深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我從網上下載了背景音樂。然后把這些資料制作成課件,在上課的時候進行播放;這樣,既能創造良好的語文課堂教學情境,也有效激發所有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整堂課下來,學生們深受感染,這是傳統教學模式所難以達到的。
總而言之,在近20年的語文教學生涯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了語文教學關鍵是一個“活”字。對“活”字的理解是多種多樣的,我的理解是在教學模式上要大幅度改變,要在教學方法上更新,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不拘一格……所以,我的語文課堂教學才能受到所有學生們的喜愛和歡迎,才能受到領導和同事的肯定和好評。
參考文獻:
[1]馮曉聰.如何立足學生開展初中語文教學[J].文教資料,2018(3).
[2]李惠梅.中學教學中使用教材存在的問題及創新策略[J].才智,2018(22):112.
[3]袁艷濤.語文教學目標對語文教學效率的影響——以某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為例[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5):73-74.
[4]高興.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多重文本接受論——以魯迅作品的閱讀教學為例[J].現代交際,2019(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