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民
一、全區工業經濟發展基本情況及主要特點
近年來,臨淄區不斷抓園區、壯集群、強產業,目前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09家(備注:以下各數據因2020年疫情原因數據無可比性,故采用2019年數據),形成了石油化工、塑料加工、機械制造、高檔紙、生物醫藥、稀土新材料六大主導產業,正在培育壯大智能制造、大數據、半導體、新醫藥四大新興產業。臨淄區工業經濟最大的特點就是石油化工產業“一業獨大”,占到全區工業總產值的86.3%。“一業獨大”既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我區化工產業集群競爭優勢強;壞處是產業結構不夠合理,行業運行受國際原油波動、化工產業景氣度影響較大,進而直接影響全區經濟狀況,比如自去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低位運行,化工行業較為萎靡,臨淄經濟增速隨之明顯放緩。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發展空間不足。土地空間方面,臨淄區產業主要集中在齊魯化學工業區和臨淄經濟開發區。齊魯化學工業區作為發展多年的產業園區,目前空間已趨于飽和,再加上大武地下水富集區限制,已基本沒有土地空間,園區外化工企業入園難,天辰齊翔己二腈等新上項目業已采取開山平整場地的方式獲取空間,近年來我區部分企業因土地問題被迫到外地新上化工項目。
(二)企業風險承受能力弱。我區作為化工大區,高端化工產品占比低,中低端產品占比超過70%,企業效益低,易遭受市場沖擊,抗風險能力弱。中小型企業多是改革開放初期建廠立業的家族式企業,現代化管理制度不健全,且隨著老一輩企業家的逐步退休,年輕一代逐步開始接管企業,有相當一部分專業能力不足、管理經驗缺乏,導致企業市場競爭力不夠強,易出現經營問題和資金鏈風險。
(三)新興產業發展任重道遠。目前我區正在培育打造四大新興產業中,新醫藥產業是六大主導產業生物醫藥產業的延伸,其他三大產業都是“從無到有”,還沒有對全區經濟形成有力支撐。同時,受全市功能區調整優化影響,智能裝備產業未來或將需要重新打造;半導體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尚未真正開工建設,能否帶動臨淄先進制造業發展存在不確定性。
三、對策建議
(一)潛移默化改變企業家經營理念。我區化工產業轉型升級的目標是生產企業壓減到100家,要依靠這100家企業繼續保持臨淄化工產業在全省全國的競爭優勢,也對這100家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議以年輕一代企業管理這為突破口,灌輸先進技術工藝、高端產品、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以及合作共贏意識,提升企業家隊伍整體能力水平。積極組織產品層次較低、生產工藝落后的企業負責人,不斷參加由省級及以上專業機構籌辦的化工產業峰會、高峰論壇等活動,將專家發布的新技術、新產品帶回臨淄,既有利于密切與頂尖院校、科研院所的聯系,也有利于企業家視野的開拓和科研成果的引進。
(二)通過土地置換解決空間問題。樹立“法無禁止即可為”的理念,通過“上新退舊、騰籠換鳥”方式,在不增加或者有限增加土地空間的情況下推動化工產業中低端產品市場出清。加快推進“五個優化”產業賦能行動,結合“畝產效益”評價倒逼企業提升生產工藝和產品層次。提升產品層次方面,建議由區政府與產品層次較低的企業簽訂土地置換協議,根據企業原址占地面積以及新上項目需求,將齊魯化工區土地優惠(享受技改等優惠政策甚至招商引資政策)提供給企業,待新項目投產達效后,企業遷址并拆除處置原廠老舊生產設備,然后由區里收回原址土地,達到土地空間“一換一”的目的。好處有四點:1.用很少甚至不用新的土地空間就能實現產品迭代升級和工藝提升;2.土地優惠供給減輕了企業新上項目資金壓力;3.新項目投產達效后再拆除老廠房(相較于企業在原址上建項目)也給予了企業一定緩沖空間;4.操作過程中若能引進外來資本,可將項目策劃為招商引資項目,完成招商引資年度目標任務。
(三)明確1~2個新興產業作為主攻方向。市委江書記曾提出雙招雙引“六個一”工程,本意是每個區縣發展一個新興產業,而我區同時發展四個,在臨淄經濟開發區空間大幅縮減的情況下,個人認為很難全部發展起來。對此,建議在聚焦四大新興產業“廣撒網”的同時,選取1~2個產業重點發展,真正打造新興產業集群發展高地,避免樣樣有、樣樣不強的尷尬局面。結合四大新興產業目前發展態勢以及功能區調整優化等因素考慮,建議以大數據產業為主攻方向,進一步與愛特云翔合作招商,盡快推動大數據及配套產業發展壯大,打造魯中大數據產業集群。同時,大數據產業發展起來可以依托其打造智慧社區,將成為我區城市管理的又一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