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娟
美術作為人文藝術的一種,其發展與不同地區的民間藝術密不可分,同時也脫離不了社會發展的大環境。藝術的社會性和民族性決定了小學美術教學應重視引入與利用民間美術資源,這就要求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了解民間美術資源和美術的多元化,加深學生的民族情感。
一、小學美術引入民間美術資源的必要性
民間美術資源起源于民間,并在民間得到了豐富和發展,有著多彩的形式和豐厚的文化底蘊。小學生容易對各種新事物和沒見過的事物萌生強烈的好奇心,而把民間美術資源引入小學美術教學,與教材資源有機結合,能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以及對美術教學趣味性和多元化的要求,加深學生對民間美術資源的了解和熟悉程度,進而激發學生對本土文化的熱愛。由此可見,小學美術教學引入民間美術資源有著重要作用。
二、將民間美術資源引入小學美術教學的途徑
盡管民間美術資源有著獨特的藝術形式和文化內涵,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但小學生受年齡小和心理未成熟的因素的影響,小學生很難讓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因此,在教學時,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行之有效的引導,寓教于樂,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民間美術。
(一)引導學生欣賞民間美術
教師自身應該深刻認識到民間美術資源對小學生美術學習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要教學生欣賞民間美術作品。先讓學生了解民間美術的基礎知識,即民間美術的各種形式、特征、內涵,然后讓學生賞析一些優秀的民間美術作品,使學生能夠從文化和歷史等多個角度去品讀民間美術作品,主動去發現民間美術資源,對民間美術作品進行個性化解讀,并在解讀中學會探究、發現和創造。
(二)鼓勵學生進行民間美術創作
教師除了要教會學生欣賞民間美術作品,還要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實踐創作,這樣學生才能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而且能逐漸發現民間美術的魅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民間美術創作的時候,要注重保護學生的創新思維,因為藝術本身就是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結晶,教師應尊重學生自己的想法,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構思出獨特的作品。教師作為引導者,應多給學生鼓勵和引導,為學生創作出更有魅力的美術作品和創新思維的提升做準備。例如,可以先讓學生用紙剪出一些動物如小兔子、小狗、小貓的大概形狀,然后再讓他們自由發揮,創作出獨具特色的作品。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引入民間美術資源,在啟蒙小學生的審美感知、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的同時,還加深了學生對我國民間藝術的認識和理解,使我國優秀的民族藝術得到傳承和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