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初中語文教材中自讀課文篇目不少,如何使自讀課文真正服務于語文教育教學,談談我的粗淺看法。
一、自讀課文,必須有明確的學習目標
明確的學習目標,是自讀課文學習的前提。學習目標明確了,就好像射箭有了靶子,學生課堂自學時就不會感到盲目,也避免了重復、無效學習或知識的疏漏;學習目標明確了,好像航船看見了燈塔一樣學生就會產生一種求知的渴望,為進人自讀做好準備。因此,確定學習目標,既要注重知識性、有趣性,又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使其具有創造力。確立學習目標時,可依據課文內容或課后思考練習、文體特點或詞語段落等確定。在確定目標前,細讀“自讀提示”、明確單元教學重點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確定的學習目標有導向性,也能突出單元教學的知識點。
二、重視自讀課文學習前的有效引導
首先,看標題。標題是文眼,是提綱,是文章的線索。如《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標題提示文章采用了對比手法,由羅布泊的今昔對比,揭示了羅布泊消失的原因,警示人們要樹立環保意識,保護好人類的家園。這就幫助學生更加清晰地把握課文寫法和內容。其次,看導讀。課前導讀有很多提示的語言,可以提煉出學習目標。如《土地的誓言》的導讀中這樣說:“作者懷著強烈的思鄉之情是怎樣體現出來的?發出了怎樣的誓言?”這不就是很好的學習目標嗎?再次,就是看課后習題。教科書是眾多專家智慧的結晶,課后的習題設計也是非常巧妙的,往往能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所以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好課后習題,這樣就能節省時間,快速把握文章中心。最后,加強背誦和積累。自讀課文中有許多優美的句子和華麗的辭藻,多讓學生積累、背誦,把它轉化為自己的東西,這對學生以后閱讀、寫作都會有重要的幫助。
三、自讀課必須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讓學生真正能讀
語文學科的能力中聽、說、讀、寫是提高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重要內容,尤其是讀。自讀課必須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讓學生真正能讀,讓其真正理解課文的內容,這樣才能為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奠定扎實的基礎。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自讀課文也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探索出適宜的教學策略,構建有效的自讀課文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把握單元提示,重視自讀提示與課后練習,促進學生知識擴展與延伸,加強師生交流與互動,營造出生機與活力的課堂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