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妍 沈云華 林秀英
(1.鹿寨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廣西柳州 545600;2.鹿寨縣鹿寨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 廣西柳州 545600;3.鹿寨縣江口鄉農業農村服務中心 廣西柳州 545621)
種桑養蠶、繅絲織綢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為了持續提升桑蠶養殖效益,應持續探索全新桑蠶養殖技術,并把握病蟲害防治要點[1]。文章針對這些問題做了系統梳理,以期為桑蠶養殖戶提供技術支持,助力我國蠶桑產業發展。
通過調查可以看出,在國內進行桑蠶養殖時,由于沒有制定流程以及各項工作的標準,使得養殖人員很難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相應的計劃。在進行養殖時如果發生突發事件,那么可能無法及時解決,從而給養殖戶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增加桑蠶養殖成本,養殖效益難以得到有效保障[2]。很多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缺少相對完善的體系,使得資金投入較大,資金利用率偏低。
上述因素都制約著桑蠶養殖業的發展,并且在養殖的過程中還時常伴隨著風險,如果不能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合理的養殖對策,不僅會有損相關養殖戶的經濟利益,還會限制國內桑蠶養殖業的高質量發展[3]。
當下國內的紡織業正在迅猛發展,與此同時,相關技術也在不斷優化。目前,部分養殖戶仍然采用陳舊的養殖技術,使得桑蠶的生長質量難以得到有效保障。此外,部分養殖戶不能靈活運用全新的技術與設備,也沒有及時更新養殖技術和設備,因此蠶絲的品質難以得到有效保障。
在桑蠶養殖過程中時常會受到病害的侵襲。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部分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并沒有重視消毒工作,因而很容易引發病害。這不僅給養殖戶帶來直接的經濟損失,也不利于桑蠶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4]。
第一,在創建桑蠶養殖區域之前,一定要明確桑樹的具體種植位置,并且要針對所種植區域的土壤、溫度、水分、光照等相關因素進行深入分析,為桑蠶養殖區域的建設奠定基礎。第二,在創建桑蠶養殖區域時,應該針對所選取的位置進行分析,盡可能與當地的工業園區、居民住宅區保持一定的距離,以此來確保桑樹健康生長。第三,桑樹對于水源的要求較高,因此一定要保證水源的品質。
為了能夠給相關養殖戶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在桑蠶養殖的過程中要注重選種工作。要想提高其整體產量,就要選擇優質品種。在開展選種工作之前,要對桑蠶養殖地區的自然條件進行調查,以此來選擇適宜的優質蠶種,如果選擇山區開展桑蠶養殖活動,那么應該選擇具有抗病蟲害能力、產量高、適應性較強的品種。如果在溫度和濕度都相對較高的地區來開展養殖工作,那么應該選擇耐高溫、喜潮濕的品種[5]。
針對桑樹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土壤、肥料、光照等相關因素進行深入的研究。
第一,種植人員應該結合當地的環境,適當施入一些含有氮、磷等元素的肥料,為桑樹的健康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不僅如此,種植人員還需要在種植區域的土壤中施入一些有機物,讓土壤肥力得到增強。
第二,種植人員要針對桑樹的長勢制定病蟲害防治計劃,要對桑樹噴灑藥物,做好桑樹種植區域的病蟲害預防工作。如果桑樹患有病蟲害,那么應該先將患病的桑樹進行隔離,及時阻斷病蟲害在種植區域內部的傳播。
第三,在夏季,種植人員應該及時開展除草工作,避免雜草吸收過多桑樹所需的營養,還要運用灌溉技術,為桑樹的正常生長提供充足的水分。
在桑蠶養殖過程中,要積極開展采葉技術,種植人員要根據具體長勢,合理規劃與運用采葉技術。首先,在蠶2 齡期左右時,應該采集熟葉;當在蠶3 齡期左右時,要靈活運用疏芽技術,去除桑樹枝條上多余的桑葉,增強桑葉光合作用。其次,在蠶4 齡期左右時,搜集桑樹的全芽葉,并確保采摘與伐條工作分開進行。減少桑樹的水分流失,讓桑樹能夠茁壯成長,進而在確保桑樹品質的同時實現增產。最后,在桑樹種植區域,種植人員可以飼養一些雞、鴨等家禽,通過采用生物防治的方式,降低病蟲害的發生概率。在此過程中要減少藥物的使用,避免給桑樹的長勢和品質造成負面影響。
患有桑萎縮病的桑樹通常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1)桑樹葉子的邊緣開始朝著桑樹葉的根部彎曲,被稱為黃化病;(2)如果桑樹葉子的邊緣開始朝著桑樹葉面彎曲,就被稱為花葉病;(3)假設桑樹葉子出現了塊狀型褪色,并在葉脈處開始有凸起的塊狀物,即便已處于患病狀態,桑葉也不會出現卷曲。
如果桑樹患有萎縮病,第一,有關部門應重視萎縮病防治工作,對患病的桑樹開展全方位的檢查,如果發現已經患病的樹葉,要及時進行處理,避免出現大面積的傳播。第二,要注重給桑樹進行定期的修剪,并且確保春伐工作能夠正常開展。第三,在開展施肥管理過程中,建議聘請專業技術人員開展施肥工作,以此來提升桑樹的抗病性。
受真菌影響,桑樹在生長過程中可能會患上桑白粉病。其中真菌會隨著桑樹葉的呼吸作用進入葉子表面的氣孔中,然后入侵葉肉組織,侵蝕桑樹葉子中的營養。一旦桑樹葉子沒有了生長所需的營養,就會引發白粉病,患病的桑樹主要集中表現在葉片上,是桑樹生長過程當中經常會患有的一種病癥。種植人員在定期檢查的過程中通過肉眼就能直接觀察到,如果桑樹葉片出現發霉的白色物質,且葉片上有黑斑,有些腐爛,那么就可以斷定此時已經受到了桑白粉病的侵襲,尤其是在秋季,這種病害會經常發生。
如果桑樹患有桑白粉病,首先,盡量選擇抗病性強的優質樹苗。其次,種植人員一定要給桑樹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并且為桑樹提供生長所需要的養分,避免后期出現干燥的情況。如果所處的環境相對較為潮濕,那么要在施肥的過程中添加一些鉀元素,以此來提升抗病性。最后,在桑樹生長的過程中還要適當地噴灑藥物,一般情況下選擇2%硫化鉀溶液,均勻地噴灑在桑樹葉片的背面能夠起到一定防治的作用。
金龜子通常在夜間活躍,白天則躲在桑樹種植區域的土壤中,因此其防治難度較大。此外,金龜子主要啃食桑樹葉子,尤其是桑樹的枝芽,嚴重影響桑樹的長勢。因此,種植人員要在桑樹的種植過程中加強金龜子防治工作,傍晚在桑樹種植區域的土壤上鋪上一層塑料薄膜,然后在上面噴灑藥劑,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在傍晚驅趕金龜子,使其不能夠返回自己的巢穴中。不僅如此,種植人員還可以使用藥物,例如將80%敵敵畏1 000 倍液均勻地噴灑在金龜子巢穴的土壤中,但是要在噴灑時注意不要將藥物噴灑在桑樹上。
大青葉蟬屬于群居性昆蟲,通常棲息在桑樹的葉片上,尤其是在夏秋兩季。如果桑樹種植區域氣候較為干旱,那么大青葉蟬的數量就會更多,并且活動范圍也會更大。大青葉蟬棲息在桑樹葉片上主要啃食桑樹葉子,使得受到啃食的葉片外表面會有很多白斑,葉子的品質開始逐漸變差,進而硬化。在秋季時,大青葉蟬會將蟲卵產在桑樹葉子上,導致桑樹枝條內部的水分大量流失,降低桑樹的耐寒性,也降低桑樹的成活率。對于大青葉蟬的防控,首先,種植人員要根據相關操作要求,配置等比例的藥劑。如果發現桑樹枝條上存在大面積的蟲卵,則應及時修剪枝條并集中銷毀,避免出現二次傳染。其次,要定期除草,保證桑樹所需的養分與水分供應,根據具體長勢進行施肥,提升桑樹的抗蟲性[6-7]。
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業技術也得到了迅猛發展,要實現養殖活動的科學化和規模化,要轉變傳統桑蠶養殖業的模式,使其朝著標準化、產業化的方向發展。在桑蠶養殖工作中,還要做好一系列配套服務工作,推動國內桑蠶養殖業的發展。從目前來看,國內缺少相關的專業技術人才,因此有關部門以及企業要著重培養相關專業技術人才。此外,有關部門還要提高當地養殖戶對于桑蠶養殖專業技術的重視程度,引導養殖戶加強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術的學習,進而提高桑蠶產業的經營效益[8-9]。
要想持續提高桑蠶養殖效益,就需要提高對養殖技術和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視程度。養殖人員要根據實際情況對養殖環境進行定期維護,并且制定相應的病蟲害防控措施,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病蟲害的發生概率。此外,還要積極引進先進的養殖技術,吸引更多優秀的專業技術人才,注重養殖技術推廣,使桑蠶養殖業朝著規模化、標準化的方向發展,進而為市場提供更多優質的蠶絲產品,持續提升桑蠶產業的綜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