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欣
(黑龍江工商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25)
2017 年,國家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各地區為響應這一目標,紛紛落實發展方向;2019 年,國家又提出要發展數字鄉村,要將數字化應用到鄉村建設中,以實現鄉村現代化轉型;2022 年,中央網信辦等四部門發布《數字鄉村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明確了到2025年要初步建成數字鄉村標準體系。2019 年,黑龍江省發布了《“數字龍江”發展規劃(2019—2025 年)》,提出建設“數字龍江”以響應中央的部署,促進黑龍江省數字鄉村的建設工作。
其一,數字鄉村建設是我國鄉村未來發展的出發點,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點與落腳點。在建設數字鄉村過程中,充分地分析數字鄉村、理解數字鄉村的發展內涵,有利于準確理解國家政策和戰略,更好地把握黑龍江省數字鄉村建設的發展方向。
其二,黑龍江省數字鄉村建設有利于縮小城鄉之間的“數字化”差距。數字化發展已經成為城鄉發展的必然趨勢,黑龍江省自發展“數字龍江”以來,城市數字化建設較為完善,但是鄉村的數字化建設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仍處于推廣發展階段。通過提高鄉村數字化水平、加快數字鄉村發展,將有利于解決鄉村發展落后于城市的問題,進而縮小黑龍江省城鄉之間的“數字化”差距。
其三,黑龍江省數字鄉村建設有利于推動鄉村的全面振興。將數字化信息技術與鄉村建設相融合,有助于實現鄉村治理的數字化,建設黑龍江省鄉村數字化政務平臺,提高鄉村公共服務水平。給鄉村建設融入數字化經濟發展理念,可以促進鄉村電子商務新興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就業,提高農民收入,實現黑龍江省鄉村的全面振興。
Guzal-Dec Danuta(2018)通過對智慧鄉村與智慧城市理念進行比較分析,對智慧鄉村概念提出了新的假設,并指出實施智慧鄉村主要有鄉村改革開放程度低、創新能力不足和社會資本水平低等問題[1]。
Knud Erik Skouby(2021)認為在消除城鄉數字鴻溝中,5G 系列技術的應用起到重要作用,5G 技術的發展可以激發鄉村聯網接入能力的發展潛力,但也指出發展中國家如果沒有可行的商業模式而盲目投資具有較高風險[2]。
武亞云(2017)對云南省數字鄉村發展的成效進行分析,指出云南省數字鄉村的發展對農民收入、農產品銷售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3]。
劉怡倩(2022)對數字鄉村的建設模式、現實困境進行分析,指出我國數字鄉村建設面臨城鄉二元數字鴻溝、數字化人才匱乏和數字鄉村法律建設不完善等現實困境,并提出相應的發展路徑[4]。
通過黑龍江省通信管理局公布的數據可知2021 年黑龍江省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9.9 億元,5G 用戶達到1 879.7 萬戶,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達1 013.5 萬戶,其中農村寬帶接入用戶182.7 萬戶,比上一年同期增長11.3%,說明農村互聯網信息覆蓋率有所提高。
通過黑龍江省通信管理局公布的數據可知2021 年黑龍江省各地市的電話用戶、電信業務總量情況,在電信業務總量上,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大慶市、綏化市和佳木斯市分列前5 名,分別為921 112.8 萬元、250 001.2 萬元、239 173 萬元、224 158.1 萬元和161 047.1 萬元;可以說電信業務的發展對數字鄉村的建設起到推動作用[5]。
(1)鄉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2015 年中央財政直接投入資金,鼓勵電信企業、民營企業和民間資本參與農村寬帶建設,這是國家首次對農村電信普遍投資。2020 年,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樺南縣、綏化市望奎縣、齊齊哈爾市依安縣和牡丹江市西安區入選首批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名單。隨著黑龍江省數字鄉村的不斷發展,截至2022 年,黑龍江省移動4G 網絡已100%覆蓋至全省所有行政村,全省固定光纖寬帶已100%通達至所有行政村以上區域。全省移動電話基站數達20.39 萬個。5G 網絡已覆蓋全省13個市(地)、127個縣(區)和1 481個鄉(鎮),全省移動用戶普及率達到118.9%,其中4G/5G 用戶占比85.5%。在固定通信網絡方面,家庭寬帶接入用戶普及率71.5%,全省光纖寬帶用戶占比達到92.5%,100M 以上寬帶占比達到95%。而且2022 年第八批電信普遍服務項目中黑龍江省有6 個行政村和18 個邊疆試點成功獲取,黑龍江省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將持續進行[6]。
(2)鄉村數字平臺建設情況
黑龍江省作為農業大省,在2015 年正式開通農業電子商務平臺,為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和廣大農民搭建了全方位、高效率的產銷對接新渠道。該平臺具有四大功能,包括網上交易、信息發布、金融服務以及農產品溯源和誠信信息查詢。2018 年,黑龍江省建設益農信息社總數達到8 857 個,實現全省行政村全覆蓋;同年,黑龍江省與浪潮集團圍繞大數據、云計算、“數字龍江”建設及運營服務等開展合作,打造智慧行業應用,搭建大數據共享開放平臺及大數據交易平臺。2021 年,黑龍江聯通為大慶市林甸縣豐收村搭建數字鄉村平臺;2022 年,黑龍江聯通對數字鄉村平臺全面升級,爭取到2025 年該平臺惠及黑龍江省全部農村用戶。
鄉村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主要包括移動通信基站、寬帶網絡、數字電視和移動網絡等內容,而黑龍江省數字鄉村的信息基礎建設起步晚。雖然寬帶網絡建設覆蓋率有所提高,但是依然存在手機信號差、通信質量不佳、網絡連接不穩定、鄉村網絡速度與城市相比較慢等問題。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問題影響了黑龍江省數字鄉村建設的發展,不利于推進鄉村振興工作。
國家一直倡導綠色網絡,致力于消除互聯網中非法和不良信息。但是由于互聯網內容較復雜、開放性較高,仍然存在部分虛假信息、金融陷阱等內容。許多農村居民對手機、電腦等信息產品的使用不熟練、信息辨別能力較差,容易落入互聯網不良信息的陷阱中,從而引發一系列的負面效應,這對黑龍江省數字鄉村的建設和文明鄉村建設均造成較大影響。互聯網環境相對自由,一些居民可以在網絡中發表自己的言論,但是發表不當言論、散布和傳播虛假信息,甚至是進行詐騙等非法活動,都對互聯網在鄉村的應用產生負面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黑龍江省數字鄉村建設。
信息化人才既包括專業性人才,也包括可以起協調作用的鄉村居民。在黑龍江省數字鄉村建設過程中,缺乏專業型人才和技術型人才,尤其是可以帶領鄉村居民從事數字化建設的基層干部和鄉村本土人才不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人才從農村流向城市、從省內流向省外,鄉村人才流失嚴重;許多青年、中年村民都選擇進城務工,留在鄉村的多為老人和兒童,他們對互聯網的使用率相對較低。另一方面,由于數字鄉村的建設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周期長,所需資金也多,而不同鄉村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同時社會資本參與不足,均制約了數字鄉村的建設。
首先,要優化黑龍江省鄉村信息基礎設施,提高網絡質量。一方面增加黑龍江省鄉村移動通信基站數量;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地進行網絡建設,以提供更穩定的網絡。
其次,要加強黑龍江省鄉村傳統基礎設施的升級工作。加快鄉村傳統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智慧化改造升級,為鄉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便利條件。
最后,提升黑龍江省鄉村信息服務水平,建設一體化信息服務站點和設施。實現讓數字多跑路、農民少跑路的愿景,最大化利用資源。同時要做好數字基礎設施的運營和定期維護,定期監測農村的網絡信號強度、網絡速度,維護網絡安全;發現問題能夠及時進行調整,確保可以滿足廣大鄉村居民對網絡的需求。
首先,應該加強宣傳綠色生態的數字化生活方式,引導黑龍江省鄉村居民養成綠色生態的數字化生活觀念。通過廣泛宣傳和正確引導,鄉村居民具備辨別信息真假的能力。如通過微信、微博等網絡媒體平臺,定期推送一些優質的信息、視頻或者鏈接,將更鮮活的數字鄉村建設實例分享給居民;同時也可以推送一些反面案例,讓鄉村居民認識到在互聯網平臺上,什么事可行、什么事不可行,從而約束自己的言行,自覺抵制互聯網中的不良信息,保護自身財產安全[7]。
黑龍江省鄉村振興和數字鄉村建設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支撐,所以在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時,應該集中教育資源,建設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放寬落戶限制,實施優質的落戶激勵政策,鼓勵人才落戶黑龍江省。同時構建人才培訓平臺,以學術講座、定向培養、調研學習、學歷深造等方式提高現有人才隊伍水平,培養出一批既掌握信息科學技術,又能助力農業、農村、農民發展的復合型專業人才。
鄉村振興工作更離不開政府的支持,所以政府作為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對所轄區域的發展具有領導、協同和監督的作用。尤其是其在財政方面的支持,可以有效地促進區域發展,實現鄉村振興。首先,在黑龍江省數字鄉村建設過程中,政府應該加大政策與財政方面的支持,引導社會各主體積極參與數字鄉村建設。其次,可以設立鄉村間聯動合作發展基金,作為區域內鄉村建設的投入資金。最后,要簡化對企業數字鄉村建設項目的審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并為其提供一定的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參與數字鄉村建設。以多種方式來保障黑龍江省數字鄉村的穩定發展[8]。
數字鄉村建設是提升農村經濟的重要途徑,也是國家扶貧的有效舉措。尤其黑龍江省是農業大省,農村數量占比相對較高,為了能更好地促進黑龍江省的發展、提升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農村建設工作刻不容緩。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數字化與鄉村發展相結合,建設數字鄉村是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基于黑龍江省鄉村的實際情況,推動數字鄉村建設是一條科學之路。需要繼續提高黑龍江省鄉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加深黑龍江省鄉村居民對數字網絡的理解,防范由于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應用,產生的網絡安全問題;加強黑龍江省鄉村專業人才培養和財政支持。在數字鄉村建設過程中,要讓鄉村居民共享信息技術發展的成果,提高鄉村居民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