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曉 [四川省南充電影工業職業學院]
“反常合道”是中國傳統美學中的一個概念。蘇軾在評柳宗元的詩時提到,“詩以奇趣為宗,反常合道為趣”。所謂反常合道,就是超乎常規、常理之外,卻在情理之中,即反生活常理而合乎藝術之道?!胺闯!保憩F在藝術創作中就是指對客觀現實進行非常規的組織擺布,形成藝術中的奇趣,營造出藝術表達的新奇效果,也就是說在內容上違反人們常見的情、理、事,在藝術形式上超越常境?!昂系馈?,從常理看來不合人類正常思維邏輯,但卻合乎人類的情感邏輯,讀者感到新穎神秘奇突,從獨具匠心的創作思維中把人引入一個雋永的藝術情境中。從哲學角度來看,“反?!本褪桥c客觀現實相矛盾、對立;“合道”就是符合藝術創作規律和發展規律。“對立統一”“相反相成”的總規律揭示了世間萬事萬物發展變化的軌跡,同時這也是唯物辯證法的理論核心?!胺闯:系馈焙虾跛囆g家的獨抒性靈,合乎天地自然間的詩性自由,合乎受眾的審美情感邏輯,給受眾的心靈遠非常態所能獲得的美感震撼。
藝術創作怎樣才能做到新穎別致、不同凡響、超越常境?這是歷代藝術家追求的一個重要的創作目標。如何達到這一目標,平常人是按事物的物理之理解讀藝術;而藝術家則是按物理之理以外的藝術之理創造藝術。這種“理外之理”,就包含了“無理而妙”的藝術創作思維的方法論,“無理而妙”的藝術創作思維就是“反常合道”。應該說,“無理而妙”是一種相反相成的藝術辯證法,在藝術創作思維上的具體表現,即“似非而是”或“反言以顯正”。
超現實主義是純粹的精神無意識活動。運用這種無意識活動,以口頭或者文字的方式去表達思想的真正機能。思想所發出的指令,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沒有任何審美上或道德上的偏見。在1924 年的《第一次超現實主義宣言》中,安德烈·布雷東對超現實主義做了上述定義。布雷東是超現實主義的理論旗手,他提出的“超現實主義”一詞來自阿波利奈爾的劇本《蒂蕾絲婭的乳房》。該詞表達了布雷東及其追隨者在這場文藝運動中的追求,那就是超自然的、無意識、無理性的精神自由。
弗洛伊德所創立的精神分析學說,對超現實主義藝術具有重要意義,它剝露了人的靈魂深處秘而不宣的本質。以此為源,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們強調夢幻能顯示“生命永恒”的“彼岸”,只有用夢幻糾正現實,改變現實,才能推倒通往“彼岸”的墻,達到神妙的超現實的境界。
比利時畫家雷尼·馬格里特是超現實主義風潮中的重要一員。在馬格里特看來,超現實主義力圖打破傳統理性秩序的視覺審美習慣,表達非理性、非邏輯秩序的“反常”特征,并獲得了創作的自由。他的創作以非理性、非現實為原則,就像是一種“清醒的夢”完成了對現實“反常合道”的超越,夢幻思維過程與視覺夢幻生成過程的奇異帶來夢與現實的矛盾幻境。馬格里特的作品體現了與現實“反?!钡漠嬅嬉曈X幻象,從而生成為全新的被抑制的具有虛無、靈驗的超現實世界的永恒。事實上,超現實主義者所追求的那種“痙攣性的美”就隱藏于精密真實的怪誕場景的外在效果之下。
創作題材與創作思維:題材是作者在認識社會生活和進行創作的過程中,按照一定的創作目的對素材進行選擇、提煉、加工和改造,在作品中具體描繪并體現出一定主題思想的生活現象。作品的價值取決于藝術家如何處理他所選擇的題材??死f過:“藝術并不是描繪可見的東西,而是把不可見的東西創造出來?!鳖}材的原始狀態只是某種生活現象,通過對題材的選擇與處理使得這種發自澄明心覺的創作思維在筆墨之間物化為引人共鳴的藝術作品,使不可見之義成為可見的畫面外在形式。
題材就是得到思維升華的現象。超現實主義畫家在創作的過程中強調“物態要轉換語境”。物態就是自然狀態下的物象的現象化的存在,它只是生活中的原始素材,也就是備用的原材料,藝術家就好比高明的廚師,原材料經過廚師的精心烹飪,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原材料的物態發生轉換,成為人為生成之物。藝術創作就是將不可見的內在精神(創作思維)通過對題材的選擇、藝術化的加工處理物化出來,現象呈現為非現象,自然化語境轉換為藝術化語境,自然場景通過視覺轉換,即在藝術家進入創作狀態時主動地將自己的主觀精神構筑為視覺藝術作品。
創作思維指向性的明確有助于題材生成,就題材而題材容易產生常規常態,沒有越過物質表象。藝術創作是在常規中力求超越,跳出常規思維的包圍,對常規思維進行反圍剿。題材的確定與限定便是解題的開始?!吧罱涷灥姆e累及對內在精神現象的關注,往往會在頭腦中形成或朦朧或清晰的意念,而創作活動就是頭腦中不可見的意念形象化,也即是將切身的生活感悟不斷地直接物化為可視的藝術作品?!锘褪菍⑿闹械囊饽钚蜗蠡!苯忸}的目的不在于說事件、敘述現象,而是彰顯美感,轉升藝術語境,拋棄生活細節,反觀生活,為己所用,任何方案都不是唯一,都有發展演化可能的合理性。
藝術家當時所處的社會、文化思潮、科學技術、時代精神等都會對其產生影響?!八囆g家‘必須含有天生的善于創造畫境和形象的本領’,以及形象思維本領。黑格爾的意思是理性因素在想象過程中并不體現為純粹自覺的理論思考,而是滲透在藝術家無意識的感性意象活動中,常常表現為藝術家個人的氣質、沖動、靈感和本能式的創造力。想象就是自覺與本能,有意識和無意識、理智與直覺、理性與感性的辯證統一。”即不可出處用心,不可出處出之,不可勝而勝之的反常而合道。
超現實主義是20 世紀初期西方的一種文藝思潮,這一時期的理論家、藝術家主張回歸詩歌藝術,超現實主義者從其步入歷史舞臺之初就積極而廣泛地探索和嘗試掌握視覺藝術中詩歌的現代表現手段和方法,超現實主義因而成為嶄新的又真正富有詩意的現代視覺藝術。20世紀30年代中期,人們普遍認為在視覺藝術中恢復了詩歌藝術的超現實主義已經是現代藝術發展的一個新階段。南緬因州大學藝術史副教授金·格蘭特認為超現實主義視覺藝術的中心趨向是詩意的一種物質表現形式。
超現實主義詩性繪畫開發了意識的作用,詩意的想象意識引起了人性與現實的分離,藝術家可以按照人類詩意想象的無限潛力自由地表現重塑世界,視覺感官可以讓我們證實繪畫世界的現實存在,這種可視性展現給受眾一個全新的已實現的視覺形象世界。詩性繪畫是一種潛意識下的自然的藝術創造,它不受常規理論和傳統習慣束縛限制,是對人世間美麗的自動反映,這就是布雷東所關心的“物象的詩歌意識”。
聯想,人們常說:“如果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聯想是人類不可或缺的思維財富,生活如此,藝術則更是如此?!皬哪撤N意義上說,聯想就好比做夢。在夢境中常會浮現出許多毫無相關的形象,它們毫無邏輯地串聯成一幅幅奇特的景象。這種經驗使我們意識到,人的自我在解除精神壓力后的想象力具有無限廣闊的空間,現實中不可能存在或發生的事情在人的內心世界中卻是可能的。人的自我價值和創造價值在這里得以充分體現。今天人們已經不滿足與對現實生活的表述而逐漸轉向對個人的內心生活即精神生活的關注。而聯想這一藝術思維格外引人注意。藝術乃人之精神、情感的體現,以情感、意念帶動聯想,使現實中的不可能變為藝術中的可能,根據創意將毫無關聯的形象聯系起來,這是聯想的意義所在?!背F實主義藝術家渴望能創造出比現實本身更為真實的藝術作品,不再滿足于再現描摹現實生活中所見事物,他們試圖通過夢幻式的聯想,按照人類的想象重塑世界。
超現實主義的創作思維對過去傳統的創作思維是一種顛覆和反叛,他把人類的聯想功能無限擴大化,現實中不能實現的將在夢幻中完成。超現實主義畫家以極具夢幻般的創作思維實踐著夢幻、超驗和潛意識所帶來“自由自在”,這是詩意想象的真正心靈活動。信息化、網絡化、全球化的今天,現實世界的束縛羈絆被幻化為超自由的萬能的虛擬世界,人類的夢幻被數字化,這是一種虛擬的真實,一切不可能將得以成全。超現實帶來無限的現實夢幻,今天我們的生活已不自覺地進入超現實與現實共存并置的矛盾空間。
愛德華多·納蘭霍是當代西班牙著名藝術家中最負盛名的一位超現實主義畫家。在其作品中散發著畫家夢幻的自由想象,納蘭霍并沒有像另一位西班牙畫家洛佩斯那樣充滿對現實的人生關注,而是將過往舊事解構為逝去的遺痕舊物的虛幻的畫面空間,畫家順從自身詩意想象的發揮,創造了屬于他個性的栽夢世界。畫家內心夢幻的憂郁成就了他超現實“反?!钡膭撟魉季S,日常平淡的生活場景被點化為藝術的永恒。自身經驗的潛意識構架,人類個體生命時間性在畫家的創作中只是短暫的南柯一夢。薩特曾說:“美,并非單一的,它必須是兩種因素的統一:一是它的可視性;二是它的隱蔽性?!睈鄣氯A多·納蘭霍通過內心潛意識的創作思維表現對宇宙時空的想象,展現詩意般的夢幻——柔美中帶著莫名的虛幻,日常生活中的紡織品、紙張、頭骨、玩偶、人像、玻璃杯、鮮花、海景……以一種夢幻般的超現實主義方式解構了常規化的現實。
當今的世界瞬息萬變,具有許多潛在的不可預知性,在滿足人類社會自身生存需求與發展的同時,消極的一面也呈現在人類面前,自然之強力是人類無法左右的,強加人為之舉也無法超越自然強力的界定,反而深受其害。這讓我們開始反觀早已疲憊的生命,探究超現實主義視覺藝術建立的背景,是藝術家心靈的活動領域。從無意識下煽動的夢的翅膀——想象的詩意,使夢幻與現實最終轉化成超現實?!胺闯:系馈笔菫榱双@取超乎現實之外的自由自在的想象,使藝術創作獲得詩性的自由。
注釋:
①釋惠洪:《冷齋夜話》(卷五),江蘇美術出版社,2009。
②中國大百科全書編委會:《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1,第815頁。
③丁一林:《油畫教學·第二工作室》,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第210頁。
④朱立元:《黑格爾美學論稿》,復旦大學出版社,1986,第189頁。
⑤丁一林:《油畫教學·第二工作室》,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第2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