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第11屆中國—東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在廣西南寧開幕。會議聚焦中國—東盟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與治理,呼吁各國建立穩定合作機制,開展聯合研發,加強人才交流和聯合培養,為中國與東盟共同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全球挑戰奠定牢固基礎。
東盟秘書長高金洪:東盟和中國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合作,為本地區在不同科技領域的科學交流、合作研究和技術合作制度化提供了合作框架。下一步,中國與東盟之間必須建立一個更強有力的機制,通過建立技術園區、孵化器、創新中心以及中國和東盟企業之間的伙伴關系,推動東盟—中國技術和專業知識的順暢交流。
中國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科技創新合作是中國和東盟各國全方位合作的重要內容和優先方向。為進一步深化區域科技創新合作,中國—東盟應不斷鞏固提升政府間、部門間、機構間的合作關系;持續發展全方位合作領域;加快構建高水平合作平臺;積極開展創新創業合作,雙方在圍繞減貧、可持續發展、數字經濟等重點方向,積極構建人才培養交流,科技企業的孵化、聯合研發、產業落地的全球化合作模式。
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藍天立:近年來,廣西發揮“一灣相挽十一國,良性互動東中西”區位優勢,搭平臺、建渠道、匯資源、促轉化,助推中國—東盟創新共同體建設不斷走深走實。未來廣西將與東盟各國深化多領域聯合攻關,深化科創平臺共建,深化技術轉移合作,深化科技人才交流,不斷深化中國—東盟科技合作,為共建中國—東盟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五大家園”注入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