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光宇

子夏向孔子請教:“要做到孝順,最難的是什么?”孔子只說了兩個字:“色難。”意思是,對父母和顏悅色是最難的。哈佛大學做過一個科研課題:情緒管理與家庭矛盾之間的關(guān)系。科研人員用長達8 年的時間,對一萬個家庭進行了追蹤研究。結(jié)果表明:一半以上的家庭矛盾都與不好的情緒有直接關(guān)系。
看來,古今中外,我們大多數(shù)人在生活中常犯的一個毛病就是:把好脾氣留給外面的人,把壞脾氣留給親近的人。
作家史鐵生曾發(fā)自肺腑地講述了自己后悔莫及的一件事。史鐵生在雙腿殘疾后,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脾氣變得喜怒無常。回家后,他又著了魔似的砸東西,狠命地捶打雙腿,喊著:“我活著有什么勁!”他沒有意識到,自己把所有的壞脾氣都發(fā)泄給了母親。但無論史鐵生如何傷母親的心,母親都會抓住他的手,忍住哭聲安慰道:“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可是,史鐵生不知道母親當時已經(jīng)是肝癌晚期,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睡不著覺。
一次,母親和史鐵生回憶往事時,不小心說到“跑”“踩”這類字眼兒,感到很不妥。隨后,母親不再說話,悄悄地走了出去。沒想到,這一去便成了永別。鄰居們把史鐵生的母親抬上車時,母親還在大口地吐著血。母親去世前念念不忘的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這段刻骨銘心的經(jīng)歷,成了史鐵生心中永遠的悔恨,“我真想告誡所有的孩子,千萬不要跟最親愛的人發(fā)脾氣。我已經(jīng)懂了,可我已經(jīng)來不及了。”
一個人最好的教養(yǎng),不僅表現(xiàn)在對外人的謙恭有禮,還表現(xiàn)在把最好的脾氣留給親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