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琰
摘 ?要 ?針對大類培養下學生專業分流中存在的問題,從完善專業分流標準、加強專業建設、專業分流引導和專業認識教育、專業分流后期學生心理輔導四個方面進行改進,解決專業分流中存在的問題,最終實現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結合,提高學生專業興趣。
關鍵詞 ?大類培養;專業分流;招生;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0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3)04-0129-04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rofessional Diversion of Major Training Students//LI Yan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
fessional diversion of major training students, the
author brings forward to improve the standard of pro-
fessional diversion, strengthen professional diver-sion guidance and professional understanding and education, and provid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for
students in the later stage of professional diver-sion. It can not only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eparation of majors, but also finally realiz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interest.
Key words ?major training; professional diversion; enrolment; training mode
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China, 430068
1 ?大類培養模式的背景與優勢
長期以來,中國高等教育按專業進行招生培養,不少專業僅重視職業知識與專業技能的傳授,缺乏人文素養和科學精神的培養[1]。為了改變此現狀,在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進行大類招生培養的教學改革,部分高校開始實施大類招生的培養變革。目前,我國實施大類錄取的院校已由知名院校逐步擴展到普通本科院校,實行按大類招生的培養模
式[2]。隨著新高考的改革,大類招生培養已然成為我國高校招生的主流方式。
大類招生是指高考招生錄取中,先由學校根據某學科專業分類,學生按照某一學科類別填報大類專業志愿,各高校再根據志愿優先或分數優先等原則錄取新生的招生方式。學生根據大類專業錄取入學后,學生經過一年的通識基礎課程的學習,根據學校相關規定在大二年級進行專業分流,在選擇專業后,繼續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直至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學業,學生畢業后獲得相應專業畢業證和學位證。與傳統的按照專業招生相比較,大類招生培養從教育體制層面破除了傳統學科專業壁壘,符合學科交叉、淡化專業界限的教育發展趨勢,避免一考定終身的專業選擇,有助于實現我國高校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大類招生后,通過大一的一年學習,再進行專業分流更有利于學生與專業之間的雙向選擇,學生在經過一年的課程學習后,根據自身意愿、興趣愛好、職業方向、對本校大類下的各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教學資源、就業情況等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后,在大類專業所覆蓋的范圍內進行專業分流,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學習,既可以滿足對學生厚基礎、寬口徑的人才培養目標[3],又有助于學生尋找真正有利于自身發展的專業。
2 ?大類培養模式下專業分流存在的問題
雖然大類招生有其優點,但隨著專業分流,大類招生存在的問題也暴露出來。部分高校在資源約束條件下,為了各專業的生存,實施的一些專業分流方式備受爭議。目前,從湖北工業大學專業分流的實際情況分析,學生選擇專業具有較大的盲目性,學生選擇專業的人數嚴重失衡,無法完全滿足學生按需選擇的要求,因此,校方不得不制定競爭性的專業分流方案[4],從而導致專業分流存在以下問題。
2.1 ?專業分流重成績,素質教育和綜合能力培養難以推廣
根據湖北工業大學專業分流管理辦法,遵循堅持公開、公平、公正、擇優選拔,嚴格依照程序進行,并接受廣泛監督的基本原則;學生在完成第一學年課程學習后,專業分流按照“自愿為主、擇優選擇”的原則進行,即根據學生填報的分流專業志愿和綜合測評成績排名情況,在限定各專業學生名額總數的情況下,按照學生志愿并結合成績排名進行調配分流。成績、分數是專業分流的重要參考依據,學生為了在專業分流時能進入自己所報第一志愿專業,只能努力學習理論課程,獲得較好的綜合測評成績,導致學生在大一時更注重課程的學習,而不關心甚至不參與各類學科競賽、科研學習、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等活動,如同二次高考,學生德智體美勞無法全面發展,綜合素質也無法提升;學生如果分流到自己的理想專業,就會認為已經進入保險箱,又開始懈怠學習,導致素質教育無法保證和學生綜合能力無法提高,這與大類培養綜合素質人才的目標背道而馳。
2.2 ?學生兩極分化嚴重,人才培養質量下滑
在專業分流中,由于每個專業的學生數量總額有限,當選報某一專業人數過高或過低時,為了均衡專業發展,在進行專業分流時,為了保證各專業學生的規模,學院會將成績績點低的學生調劑到報名人數少的專業,這樣必然導致接受調劑學生多的專業,學生整體平均成績較差,又反過來影響自主報名該專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劑過來的學生對該專業普遍缺乏認同感,學風變差,成績會整體下降,這種問題屆屆相傳會形成惡性循環[5],口碑進一步下降,甚至導致原有的部分學科優勢喪失,專業能力整體降低。報名多的專業從中擇優選擇學生,整體學習成績好,從而導致該專業學生整體基礎好,而大量接受調劑學生的專業,學生整體基礎差,綜合測評績點較低,這樣會導致專業間的學生兩極分化嚴重;而且學院對班主任年度考核又與所帶班級的學生學習、“四六級”成績等情況掛鉤,班主任的工作積極性受到影響,部分班主任甚至放棄因大量接受調劑學生組成的班級管理,班主任和學生相互之間相互放棄,不利于學風建設。跟蹤調查湖北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專業分流后情況表明,大量接受調劑學生的專業學生整體成績、學風、學生能力及素質等方面培養質量均出現明顯的下滑。這樣不僅專業內部學生成績兩極分化,而且不同專業間整體學生成績兩極分化,班主任管理也兩極分化,嚴重影響人才培養質量。
2.3 ?部分學生對專業認同感不強烈,學生厭學情緒蔓延,身心健康受損
對于分流到自己所報專業的學生對該專業雖然具有較強的專業認同感,但可能由于接受大量調劑學生讓這部分學生對該專業的選擇也產生動搖,從而削弱了他們對專業的認同感。至于通過調劑進入其他專業的學生,由于是被迫接受,這些學生不僅對所學專業缺乏認同,學習動力不足,自信心遭到不同程度的挫傷,而且與第一志愿選擇該專業的學生組成新的班集體后,會嚴重影響第一志愿選擇該專業的學生的正常學習,因此,部分學生抱怨專業,出現厭學情緒,這些消極的情緒容易在學生中間蔓延擴散,致使班級學風下降;同時,因沒選擇到自己心儀的專業,感覺低人一等,甚至產生自我放棄的想法;專業分流后重新組建新的班級,學生間關系需要重新調整與適應,部分學生與原大一好友可能分開,適應能力低的學生,他們的身心健康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2.4 ?專業分流缺乏引導,不利于專業建設和個人發展
在專業分流中,缺乏引導或引導不正確。一方面是缺乏引導,學校僅在專業分流前的一個學期開展專業引導講座,且舉辦一、兩次講座,時間持續兩周就開始專業分流,專業分流時間短、講座次數少,學生對專業認識不深,對專業選擇不夠成熟,學生決策缺乏依據;學生聽取家長建議或參考舍友、朋友選擇什么專業,自己就跟著選擇相同專業,有較大的盲目性和從眾性;存在惡意引導,為了吸引學生選擇某一專業,部分教師與大一學生平時接觸中可能會抬高某一專業而貶低其他專業,從而不當引導學生選擇專業。專業概論課程開設不合理會導致引導不當;部分院??紤]學生大二才分流,一般只會在大一開設某一強勢專業的專業概論課程,分流后大二才開設其他各自專業的專業概論課程,因為未學習其他專業的課程概論,從而更易導致學生選擇強勢專業,而對其他專業不了解或不感興趣。若不進行合理的有效引導和深入細致的工作指導,極易導致學生隨大流、扎堆填報所謂的大專業,致使部分專業人滿為患,部分專業報讀人偏少,這種現象不利于學校各專業的發展與建設。同時,由于對專業的了解不夠深,學生的選擇具有較大的盲目性,不利于學生個人的發展,這與大類培養模式的目標和自我愛好相悖。
3 ?專業分流的改進措施
大類招生及人才培養是一次創新,具有一定優勢,但在專業分流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具體措施如下。
3.1 ?以學生專業選擇意愿為主,完善專業分流標準
目前,不少院校在實施專業分流時為統籌兼顧,考慮各學科專業間均衡發展,在專業分流時學院制定的分流標準僅按照學生成績與志愿實施專業分流,顯然有所不足,特別是為了照顧其他專業發展,在專業分流時以成績為主,將部分成績差的學生調劑到報名人數少的專業,顯然失當。因此,在專業分流時,學校應盡量尊重并滿足學生的選擇意愿,考慮學生的適應期以及存在后期發展潛力的可能性[6],不完全根據成績排名選擇專業,應以學生志愿為主,結合綜合評分、學校各專業間辦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資源條件、就業狀況和專業特色等,適當兼顧各專業的發展,進一步完善專業分流標準。比如,實行多次分流措施:在學生入校的一年后分流,大二學生對專業有了進一步深入認識后,學校還可以再一次進行專業分流和選拔,進一步優化學生對專業的選擇;在實施專業分流政策時,盡可能滿足絕大多數學生的志愿選擇,盡可能避免學生兩極分化,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專業興趣。
3.2 ?加強專業建設,吸引學生對該專業的選擇
大類專業下包括多個專業,每個學校一般都有自己強勢的專業,而其他專業處于弱勢,如師資力量、教學資源、專業全國排名和就業市場等方面,同樣影響著學生在專業分流時對專業的選擇。根據專業分流情況和發展,學校可優化專業設置、對分流少、招生少的專業更應加強建設、加大投入;完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方案,結合用人情況調整人才培養的定位,請知名專家及用人單位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培養符合國家和用人市場需要的人才;加強該專業建設與投入,積極引進人才;提高專業教師教學水平,打造“雙師型”隊伍,將理論教學與實際工程應用相結合;加強專業教室和實驗室建設的投入;積極開展第二課堂、帶領學生參加全國一些大學生專業競賽,培養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提高專業知名度和影響力;參加專業認證和一流專業的評估,以評促建,不斷提高專業辦學實力;積極開展實習基地的建設,讓學生到用人單位和實習基地實習,學以致用;走訪用人單位,將用人單位請進來,積極拓寬就業渠道,提高學生就業率;只有不斷增加本專業的建設與投入,才可不斷提高弱勢專業的自身能力和影響力,而不能全依靠學院調劑學生到弱勢專業來,只有依靠自身能力才能有效吸引優秀學生在專業分流期間選擇該專業。通過這些措施吸引優秀學生,專業分流使學生和專業的發展相互促進,共同進步。
3.3 ?加強專業分流正面引導和專業認識教育,合理選擇專業
進入大學,大部分學生對專業的認識還不深,為幫助學生全面了解各個專業,從新生入校開始,對各班配備專業教師做班主任、建立小組導師制、配備年級輔導員,在平時學習生活中介紹一些相關專業情況,使學生不斷了解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就業情況、教學資源等情況。大一時,開設各專業概論課程,使學生全面了解各個專業知識;開放專業實驗室、開展藝術展覽及表演、帶領學生參加一些專業競賽等,以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專業興趣;在專業分流前,召開專業介紹大會,院領導、各專業負責人進行專業介紹;在專業分流期間,成立專業分流引導小組,當學生對專業選擇產生困惑時會進行幫助,與他們開展有針對性的交流,引導他們認識自我,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對職業規劃方向不明、專業選擇不定的學生具有非常顯著的效果[7]。大一期間還可舉辦校友講壇、專業講座、發放專業介紹手冊等措施提高學生對專業的認知度、認可度以及學習意愿。指導學生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提升專業認同感,增強專業選擇的滿意度。專業教師一對一解答學生的困惑,引導學生積極學習未來的新專業,為后面專業課程學習打下良好的
基礎。
3.4 ?加強專業分流后學生心理輔導,培養學生專業興趣
部分學生專業分流并沒有分到自己所報的第一志愿專業,而是調劑到其他專業,這些學生對所學專業缺乏認同感,感覺被迫接受,自信心受到一定的打擊。學院領導、心理輔導中心、專業教師、輔導員、班主任、本科生導師應定期對這類學生進行多方面指導和心理輔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接受所選專業。如實施“我們的學風一對一主題班會”“我的大學生活”等每月的主題班(團)會,通過組織高年級班級與低年級班級開展“專業學習主題班會”,讓高年級學生引導低年級學生深入理解本專業要學什么、如何學;針對因專業分流而引起的部分學生心理問題,積極開展相應的心理輔導、心理健康教育與幫扶、每月重點關注學生月報制等心理輔導措施,解決學生各種心理問題及專業困惑,增強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信心,逐步適應大學生活和所選專業,建立自上而下的心理輔導體系和自下而上的心理問題應急處置機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并形成切實可行的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讓對專業認同感低的學生轉變思想,愛上所學專業。同時,學院可每年舉辦專家講座,拓寬學生的專業視野,提升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為培養他們的綜合素養奠定扎實的基礎。
4 ?結束語
大類招生培養模式不僅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更是學科發展、招生和教學改革的需要,具有優越性。對于在專業分流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可采取以志愿為主、完善專業分流標準、強化專業分流的正確引導和專業認識教育、加強專業建設、采取專業分流后的心理輔導等有效措施,從而解決專業分流中存在的問題,最終達到大類招生培養的最終目的。
5 ?參考文獻
[1] 唐蘇瓊.高校實施大類招生的利弊分析[J].中國高教研
究,2009(1):88-89.
[2] 喻曉玲.塔里木大學經管大類招生培養模式探究[J].塔
里木大學學報,2018,30(3):77-86.
[3] 滿都拉,盧曉東.通識教育背景下的大類招生與專業分
流:以東京大學為例[J].高校教育管理,2018,12(3):
21-27.
[4] 肖桃李,曹輝,張萬強.大類培養模式下學生專業分流
的現狀及對策:以長江大學土木類學生為例[J].產業與
科技論壇,2018,17(19):144-145.
[5] 蘇春.基于案例的大類招生政策對新小專業辦學負面影
響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
16(S1):201-205.
[6] 馬杰,劉璐.大類培養模式下學生專業分流的現狀與對
策:以東華理工大學工商管理類學生為例[J].教育探
索,2020(4):39-43.
[7] 方正,薛英文,劉子正,等.大類招生模式下給排水科
學與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給水排水,
2020,56(11):15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