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龍
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促進消費的20條措施。這主要是為了落實之前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的擴大內需、促進消費、提振經濟增速的目標。消費對于GDP增長的貢獻已經超過了投資和出口,今年上半年消費對于GDP增長的貢獻達到了77%。通過促進消費,可以推動需求回升,促進各行各業的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發布的措施將居民住房消費看作消費的一個品類,這表明鼓勵剛需和改善性住房已經成為重要的戰略部署,而不再強調“房住不炒”。房地產政策也將逐步調整,以促進服務消費和商家發展。措施還提出利用暑期、中秋、國慶等假期擴大節假日消費,充分利用大運會、亞運會等各類賽事活動,發展文化和體育消費。消費的增強需要多個環節的配合,包括消費意愿、消費能力、消費對象和消費場景等。針對消費對象和消費場景,措施提出了完整的政策體系。然而,實現恢復和擴大消費還需要針對性地提高居民的消費意愿和消費能力,想方設法提高就業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整體來看,在政策的有力帶動下,下半年我國的GDP增速有望出現回升,全年預計能夠實現5%以上的增長目標。其中,消費是經濟復蘇的主要拉動力,而投資則扮演著托底的作用。然而,在外需疲軟的情況下,出口增速可能會有所回落。因此,通過擴大內需來彌補外需不足的策略顯得尤為重要。今年上半年,我國的GDP實現了5.5%的增長,其中消費的貢獻最為顯著。消費的貢獻率達到了77%,超過了投資和出口之和。
今年上半年,我國消費表現出一個明顯的特點,即聚集性消費恢復得非常好。不管是春節還是“五一”小長假、端午節,很多熱門景點人滿為患,高鐵票和飛機票一票難求。同時,餐飲消費也出現了排長龍的現象。這些聚集性消費在消費場景完全放開后出現了報復性反彈,為經濟復蘇帶來了推動力。
耐用品消費方面,如家電、家居等與房地產相關的消費增長相對低迷,主要是受到房地產成交量低迷的影響。而汽車消費方面,上半年保持平穩增長。汽車銷量達到1323.9萬輛,同比增長9.8%,汽車銷售額達到2.2萬億元。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亮眼,產銷量均超過370萬輛,同比增長40%,市場占有率達到28.3%。此外,汽車出口再創佳績,上半年出口量約200萬輛,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出口國,這是繼去年超過德國之后今年再次取得佳績。綜合來看,汽車出口成為我國出口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
在餐飲方面,上半年餐飲收入同比增長21.4%,國內旅游收入同比增長69.15%,國內旅游總人次增長63.9%,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而在電影方面,也出現了較好的復蘇。上半年,消費潛力逐步釋放,消費恢復態勢向好,這促進了我國經濟發展和民生的改善。從全年來看,支撐消費增長的有利條件較多,消費有望繼續擴大。我國人均GDP已經突破1萬美元,達到1.2萬美元。根據歐美國家的經驗,當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之后,將迎來消費升級和消費總量擴張。
目前各地區各部門積極出臺實施促消費政策,維護良好的消費秩序,提振消費信心。新消費增長點,如綠色消費、智能產品消費等也逐步形成,這將有望推動我國消費進一步復蘇。然而,消費意愿和消費信心之后,必須具備相應的消費能力。當前青年失業率較高,提高就業率和居民收入水平是關鍵。就業是民生之本,收入是民生之源,就業和收入都是影響消費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居民對于未來收入的預期,對當期消費的影響非常大。因此,持續擴大就業、促進居民增收,是提高居民消費能力、提升居民消費意愿、釋放居民消費潛力的有效手段。
7月24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將穩就業提高到戰略的高度。同時,要通盤考慮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并通過增加居民收入來推動消費,通過終端需求帶動有效供給。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將聚焦重點,精準施策,激發活力,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加強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堅持多勞多得,鼓勵勤勞致富,推動更多低收入群體邁入中等收入行列。同時,完善按要素分配的政策制度,增加中低收入群眾的要素收入渠道,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的財產性收入,推動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從而提高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
值得關注的是,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這對于提高居民的財產性收入具有積極意義。目前我國A股市場擁有2億股民和6億基金賬戶,通過活躍資本市場來提振市場表現,進而讓更多投資者獲得收益。這將大大提高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有利于拉動內需。
居民收入分為工薪收入和財產性收入。工薪收入是按勞分配獲得的收入,比如工資、獎金等。而財產性收入則是通過投資獲得的收入,比如股票、債券、基金、信托、理財產品和房產等資產,通過資產價格的增長獲得投資收益,增加財產性收入。目前傳統行業產能過剩現象明顯,許多行業的投資機會在減少。通過投資股票、基金和其他理財產品來獲得收益,成為居民財產性收入的重要來源。在股市上漲的過程中,會產生更多的財富效應,有效提升居民的財產性收入,有利于直接拉動消費。
在政治局會議提出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后,多個部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穩定經濟增長的政策。隨著這些政策逐步落地,市場反轉的趨勢越來越明朗。在6月份市場最低迷的時候,我提出三重拐點的觀點,得到了很多投資者的認可。無論A股和港股,當前都處于三重拐點疊加的階段,是布局下半年行情的一個好時機。
第一重拐點是經濟的拐點。今年上半年雖然經濟出現復蘇,但復蘇力度不大,屬于弱復蘇。下半年隨著穩經濟增長的一攬子政策逐步落地,我國經濟復蘇的力度有望增強,復蘇勢頭會加快。
第二重拐點是市場的拐點。大盤在下半年有望迎來回升的機會,近期已經開始出現勢頭,7月份市場走出了“七翻身”的行情。8月份行情已經拉開了序幕,預計市場會延續反彈的走勢,市場的賺錢效應將明顯提高。下半年市場整體的趨勢是震蕩上行的,與上半年相比,當前正是一個拐點。
第三重拐點是市場風格切換的拐點。上半年市場風格偏向追捧題材股、概念股,AI板塊大漲。但現在市場風格已經開始發生切換,從追題材轉向追業績。一些估值被抬高的AI概念股從高點出現大跌甚至腰斬,而業績優良的白酒、醫藥、食品飲料、新能源等行業的龍頭股出現大幅反彈。下半年市場風格將逐步切換到業績優良的白馬股上,價值投資將成為主導下半年行情的主流投資理念。
在當前三重拐點疊加的階段,大家要堅定信心、保持耐心,抓住市場的機會。從長期來看,通過做好公司的股東或者布局優質基金是最好的投資策略。建議大家在市場趨勢逐步確立的情況下,要果斷地逢低布局業績優良的好公司、好基金,抓住本輪行情的機會。堅持價值投資理念,做逆向投資,在低位布局好公司、好基金是實現超額收益最好的投資策略。
近期出臺的政策很多,除了促消費政策之外,未來可能在很多方面繼續發力,因為穩增長是當前最重要的政策目標。后續的政策都是圍繞著如何推動經濟復蘇、提振經濟增速展開的。在樓市方面,住建部已經提出認房不認貸來滿足改善性住房需求,提振房地產銷售。但是這些政策還不夠,后續可能會因城施策,取消一些限購限貸措施,讓房地產市場更加市場化。
另一方面,在推動投資增長方面,可以通過發行地方專項債來提高投資增速,通過政府投資來彌補民間投資的不足。在貨幣政策方面,現在降準仍然有一定空間,但降息的空間不大,因為我國今年保持了低利率、寬流動性的策略,這無疑會大大提高國內外資金對中國資產的信心。
港股的人民幣資產也有望出現估值回升,經濟復蘇是推動中國資產出現估值回升的重要推動力。隨著經濟復蘇力度增強,人民幣匯率也有望升值,從而帶動人民幣資產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