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琦,楊裕坤,方 爽
1.臨江市花山鎮綜合服務中心,吉林臨江 134600;2.臨江市畜牧總站,吉林臨江 134600;3.臨江市新市街道綜合服務中心,吉林臨江 134600
養豬生產中,無論預防管理多好的豬場,各種常見病都會經常發生,只是規模的大小而已,都需要進行及時地治療。要求對藥物的使用原則要科學合理,避免大劑量、亂用藥。
在選擇用藥時應該結合當地豬病發生的特點、流行的規律以及季節特點等,有針對地選擇抗菌抗病毒的藥物,要確保使用的藥物用后不易產生耐藥性,同時具有較好的藥效以及安全可靠性,例如氧氟沙星、強力霉素、克林霉素等都符合以上要求,一定不能盲目用藥甚至濫用藥。有些具有相同作用的藥物,可能會有藥物抑制性能,因此選擇使用的藥物時應該具備合理性,可以進行藥敏試驗來測試出高度敏感性藥物,能夠有效地提高預防效果。
根據患畜的體重和相應病癥,應該給予不同的藥物適當劑量。藥物過量使用不僅會造成浪費,更嚴重的會產生毒副作用;劑量不夠會影響到治療效果,使得用藥時間變長,而長期的相同藥物治療就容易使細菌形成耐藥性。因此,在使用藥物時一定要遵守規范,劑量要根據規定確定,并且定期要進行藥物種類的更換,防止長期使用同種藥物而產生耐藥菌株。在用藥時,同樣要考慮到豬的品種、年齡、個體差異等等,應該謹慎用藥。
有些藥物在進入機體之后比較難以被分解,會滯留在機體內較長時間,長期使用體內積累的藥物過多就會導致中毒,例如防止豬慢性胃炎的鏈霉素和慶大霉素,這兩種藥物長期使用就會在體內積累導致豬產生中毒癥狀。還有一些藥物雖然能夠預防疾病,但同時進入機體內也會產生毒副作用,例如喹諾酮類藥物,長期使用會導致豬肝腎功能異常。
一些藥物之間會產生某種物理和化學反應,例如產生沉淀、分解、結塊等,當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同時使用時,就需要特別注意,配伍不當會導致藥效降低,達不到想要的預防效果,甚至會產生中毒現象。例如,磺胺類藥物可以中和抗生素,因此兩者不能搭配使用,維生素B 和維生素C 是酸性的,堿性藥物會使酸性藥物分解失效。
根據國家衛生安全規定,在豬病預防中也要留有充足的休藥期,保證豬肉產品中沒有殘留的禁止藥物,要保障產品的安全和衛生。
目前大多數的養殖戶由于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缺乏專業養殖知識,認為防治生豬疫病只要根據要求規定及時注射疫苗就可以了,就能夠有效地防范生豬在養殖過程中不受疫病侵害,這是不正確的,養殖戶沒有樹立科學的防疫觀念。然而,引起豬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細菌、病毒、寄生蟲感染、飼養不當等。疫苗的使用只是起一個防范的作用,并不能做到完全免疫疫病的感染。很多養殖戶并沒有正確的認識到這一點,防疫觀念和防疫知識也比較落后,就會產生在生豬打了疫苗之后放松疾病防范的情況,從而導致在豬病出現時不能及時發現,最后大規模的暴發豬群疾病,嚴重的就會導致大規模死亡,產生巨大的經濟損失。
不僅要選擇正確的疫苗,在接種時也要嚴格按照流程執行,對于劑量的選擇以及方法也要慎重,這樣才能讓疫苗發揮其防疫的效果。相反,如果在疫苗的接種過程中任何環節出現問題,對于疫苗的作用都會產生不良影響,嚴重的甚至疫苗會失效。尤其是在豬呼吸道綜合征和豬繁殖障礙綜合征這兩種病癥的處理中,這種情況經常出現。對于這兩種疾病的防治,一般會選擇滅活疫苗或活性疫苗。滅活疫苗的特點是安全性高但是見效慢,而活性疫苗的特點是安全性較差但是見效快。因此,更多的養殖戶在選擇疫苗時會更傾向于滅活疫苗,最大程度的保障生豬安全。但是往往出現的問題是,如果遇到病癥來勢較快的情況,滅活疫苗可能還沒有發揮作用,生豬就病死了。
一般來說,養殖場里都有大量的豬。一旦某頭生豬出現疾病,就可能會造成大量傳播的嚴重后果,因此建立科學的防疫制度和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定時消毒、隔離病豬、免疫制度等措施。但是很多養殖戶只重視免疫措施,對于其他的防疫措施不重視也沒有按規定實施,例如沒有進行定期消毒,沒有及時地隔離病豬等,極大地增加了疫病發生的概率。
另外,部分養殖戶在治療豬病時,一心只追求痊愈的速度,就會在藥物的選擇上出現很多錯誤的操作。在養豬場中一旦發現病豬,正確的操作應該是先將患畜隔離,再單獨對病豬進行診斷,確認好病癥之后對癥下藥。而實際很多養殖戶由于缺乏專業知識,往往都是根據個人經驗盲目診斷和用藥,最終造成用藥錯誤加重病癥,導致病豬死亡甚至引發豬群疫病的嚴重后果。另一方面在選擇使用的藥物時,部分養殖戶存在的錯誤觀念就是新藥比舊藥好,不根據病癥選擇最合適的藥物,一味地追求更新、更全的藥物,這就可能會出現藥不對癥的現象。
為了讓養殖戶能夠樹立起正確的防疫觀念,當地畜牧獸醫管理部門應該定期組織對養殖戶的防疫知識培訓,加強防疫知識的宣傳。具體來說,可以定期舉辦豬瘟防治講座,講座中要給養殖戶科普專業的防疫知識,讓養殖戶建立起正確的防疫觀念,學習到具體的防疫措施,讓養殖戶在后續的養殖過程中能夠采取正確的防疫措施,全面深刻地了解豬病防疫,消除部分養殖戶“一有免疫萬事休”的念頭,并對養殖戶的防疫做好督促工作,確保養殖戶在發現疫病時及時采取措施并且上報,能夠更加科學有效地處置疫病。
養殖生豬的過程中病癥越來越復雜,種類也越來越多,這無疑是對養殖戶和動物衛生防疫部門帶來巨大的威脅。因此,完善制度體系,建立健全的生豬疫病防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加強管理:第一,從飼料喂養環節就要加強管理,飼養人員在配比飼料時要確保其科學性,保證飼料的質量,從喂養方面就提高豬群的抗病性;第二,對于豬場要進行嚴格的消殺工作,有效地避免細菌病毒的傳播,防止疫情的發生;第三,在疫苗的選擇和使用上,一定要確保合理性,保證疫苗使用的效果;第四,對于進出養殖場的物品、人員和車輛等等,也要進行嚴格的消殺工作,確保病毒不進入,不帶出。
養殖戶一定要高度重視防疫工作,要結合當地的疫情動態調整防疫制度,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養殖場的消殺工作,完善防疫措施,還要防止養殖場外部的細菌進入,要定期進行場內消毒工作。對于豬群的狀態一定要做到每日定期觀察,要確保能夠及時地發現異常情況,并且發現異常要立刻采取防治措施,在確保經過診治的豬痊愈后才能重新投入養殖場。而不能痊愈甚至死亡的病豬,一定要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治疫病擴散。跟病豬同群的其它生豬,在發現之初也要及時隔離觀察,確保其情況正常才能投入養殖場。
獸藥市場繁榮,但也存在許多問題。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生產源頭不明確、銷售渠道不正規、劑型品種不規范等現象,這些問題都擾亂著豬病防治的有效展開。尤其是近些年來,很多獸藥名稱相近、品牌混亂,給獸醫和養殖戶都產生了很大的困擾。很多藥物說明上,廠家只標注了用途和用法,完全沒有提及該藥的成分和配方,這種行為是不符合國家法律規定的,會直接導致發生重大的醫療事故。
病豬一般都會有明顯的外在癥狀表現,比較容易辨別出病豬,而致病的原因一般都是內在因素,因此,有必要針對具體癥狀和體征進行治療,以根除病原并使病豬恢復健康。由于生豬的食量比較大,并且攝入的飼料粗,一般在臨床的診療當中,都會將靜注或者肌注的整體用藥,與口服用藥一起混合在飼料或飲用水中;目前,有許多中草藥粉末、中西藥混合物和中藥注射劑,治療時也可以采用中西藥結合的方法,效果比較顯著;尤其是在疫情早期,僅僅觀察臨床癥狀,是很難確定病因的,例如生豬出現拉稀癥狀時,是由細菌還是病毒引起的,因此可以結合抗菌與抗病毒藥物,同時使用效果比較顯著。
在養豬業中,對于生豬疫病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是保證生豬安全育種的基礎,還能夠有效提升養殖效益。目前豬病防疫工作仍存在很多問題,養殖戶一定要高度重視,同時一定要遵循科學的用藥原則,明確用藥時的注意事項,樹立科學的防疫觀念,確保生豬養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