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憲梅
公主嶺市動物衛生監督所,吉林公主嶺 136100
中國養殖業,特別是蛋雞行業的快速發展,使其規模不斷擴大,不僅實現了標準化經營,而且實現了信息化管理。為了提高經濟效益,農民增加了雞的養殖密度,從而使疾病的發病率增加,疾病的發生提高了養殖戶的養殖成本。為了避免疾病的增加,養殖戶會使用抗生素給雞飲用作為預防,這樣就可能存在藥物殘留的問題,如果沒有在休藥期內就把雞蛋銷售出去,那就會影響雞蛋的品質,并嚴重影響人類健康。因此,應努力生產綠色雞蛋,以確保其安全性和無抗性,這已成為蛋雞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趨勢。
為了實現經濟效益,養殖戶會增加養殖密度,養殖環境會惡化,各種疾病會迅速發生和傳播,也會影響雞肉和雞蛋的質量。在蛋雞養殖過程中使用無抗養殖技術的目的是避免雞的疾病,即使不使用抗生素,也會降低雞患疾病的風險。因此,在無抗養殖過程中,養殖戶應高度重視疫苗接種,在制定免疫程序時確保合理性,并謹慎選擇合法生產商的優質疫苗。定期檢測抗體水平并檢查雞的健康狀況,以盡快發現和解決各種疾病問題,使無抗養殖有效發揮作用。
為了更好地發揮作用,非抗生素養殖技術要求對養殖環境有嚴格要求,根據衛生防疫標準選擇養殖場所,確保水源清潔、養殖場所無污染、空氣清新。養殖戶選擇全封閉的雞舍進行非抗性養殖,并在屋頂上使用鐵皮夾芯板,使雞舍在夏天更陰涼,在冬天更隔熱,這類似于籠式喂養。進入潛伏期時,如果需要保溫處理,則需要使用熱風爐,熱風爐可以手動調節,也可以自動控制。室內照明處于全天候照明控制模式。
雞舍環境的各項指標,包括噪音、溫濕度、通風狀態、除塵效果等,都會自動調整,通過創造良好的環境來提高飼養質量。蛋雞可以在良好的環境中滿足生長需求,防止因空間有限而產生的不良后果,避免應激反應,降低疾病的發病率。在無抗養殖技術的應用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相關防疫規定,因此雞舍應進行全封閉管理,未經授權的人員不得進入。此外,養雞戶應密切監測雞群的狀況,如果出現異常情況,可以及時發現并采取隔離措施來解決問題。養殖戶應該使用科學的方法來評估管理系統,并檢查環境條件。如果存在安全隱患,應及時發現并采取措施加以解決。
通過實施基本免疫,雞的特異性抗病能力大大提高。當對雞接種疫苗時,它們會在自己的體內產生抗體,提高免疫力,并具有高水平的特異性抗病能力。在非抗生素養殖過程中,要做到科學合理,充分考慮蛋雞品種、飼養環境條件、季節特點、當地疫情等,確保制定的免疫計劃更加全面合理。此外,還需要充分考慮當地的疫情和血清型,合理選擇疫苗。
預防重點疾病是基礎免疫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接種過程中,應高度重視雞的傳染性支氣管炎,因為它可能會對生殖系統造成損傷,使雞無法正常產卵。因此,要定期做好監測工作。
其次,提高雞的非特異性免疫力,避免對環境產生應激反應。當雞舍的環境條件發生變化時,雞群會出現應激反應,嚴重影響蛋雞的生長發育速度。疫苗無法達到良好的免疫效果,包括容易發生的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疾病。對于免疫增強劑的合理應用,雞群不會產生強烈的應激反應,使用的過程可以通過多渠道提高蛋雞的免疫系統功能。雞群常用的免疫增強劑主要是黃芪多糖和維生素C,可以有效控制應激反應。
在養殖管理工作的實施中,如果飼料的營養成分不合理,就會影響蛋雞的健康狀況。因此,養殖戶應合理搭配日常飼料營養。由于蛋雞品種不同,營養標準也存在差異。要充分考慮它們的生長環境和生長階段,提供有針對性的營養,使它們擁有充足的能量、充足的氨基酸,包括各種微量元素、生長素、礦物質等。所有這些都要經過科學加工,以確保各種營養素的平衡。蛋雞飼料的營養平衡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即蛋白質氨基酸、鈣磷比、能量和蛋白質飼料結構以及微量元素,這些都要平衡,以確保雞群的健康。
雞群免疫力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環境溫度不穩定,溫差過大就會導致雞產生應激反應,室內溫度過高,雞群補水不足,就會導致消耗的水量過多,因此出現腹瀉現象,很容易導致腸道患有疾病。當進入到冬天,室內溫度比較低,沒有良好的通風,室內有害氣體濃度增多,雞的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比較高。智能化環控技術合理應用,可以有效解決這些方面的問題,具體如下。
2.1.1 實施信息化智能環控
采用全封閉立體籠式雞舍養雞,其先進之處在于能夠應用智能技術對環境予以控制,整個養殖過程為自動化操作,這包括飼料喂養、飲用水、糞便清潔、除塵和降噪等自動化操作。雞舍內的小窗戶、濕窗簾和風扇都是根據特定的環境條件自動調節的,包括室內溫度、濕度和照明的自動控制。雞舍關閉后,應用計算機技術控制機械通風,全天候持續監測環境溫度變化,合理調整通風量,保持室內溫度穩定,避免溫度大幅波動,從而降低疾病造成的經濟損失。
2.1.2 對養殖設備實施改造升級
雞糞的運輸使用傳送帶進行,傳送帶可以直接到達堆場或裝載到卡車上。雞舍不儲存糞便,避免了對環境空氣的污染,防止了雞舍內蚊子和蒼蠅的繁殖,避免了病原體的傳播。雞蛋是用機械化的方法收集的,雞蛋直接傳輸到雞舍外,雞蛋容器不能進入到雞舍中,避免有細菌傳播到雞舍當中。
2.2.1 中草藥添加劑的應用
使用中草藥替代抗生素,可保證雞蛋質量,還提高安全可靠性,不會有藥物殘留,包括蛋白質含量以及氨基酸含量都會有所提高,雞蛋更有營養。中草藥添加劑的使用過程中,很多細菌得到有效抑制,諸如抑制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還能夠降低寄生蟲發生概率,蛋雞免疫力提高,死亡率降低。
常用的中草藥添加劑包括大蒜素、青蒿、花椒籽、山楂、生姜粉、白頭翁、黃芪、黨參、雙黃連等。在蛋雞飼料中各添加大約1%的黃芪、苦參、艾葉和參曲,以提高10%的產蛋率,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維持在6%左右。在飼料中添加5%松針粉,產蛋率會有所提高,蛋黃顏色變暗,也會變得更加粘稠。在飼料中添加青蒿粉,使得青蒿采食量提高,產蛋量也明顯提高,蛋重增加,蛋黃顏色比較深,抗球蟲作用明顯。在蛋雞飼料中添加大約0.2%的大蒜素粉,可使雛雞成活率有所提高。在130 日齡海蘭褐蛋雞每天的飼料中添加100 mg/kg 大蒜素,試驗組產蛋率明顯提高,幅度達到3.6%,蛋重增加3.15%,料蛋比提高8.15%,破損蛋數也相應地減少,幅度為20.8%。飼料添加大蒜素之后,雞蛋的膽固醇水平會有一定比例的下降,蛋黃和血清中的膽固醇含量也都明顯下降,幅度為18%。
2.2.2 微生態制劑的應用
比較常用的益生菌包括乳酸桿菌、枯草芽孢桿菌以及雙歧桿菌等等,所發揮的作用是促進腸道有益微生物快速生長,有害微生物得到抑制,避免其增殖,同時還會有各種酶產生,對降解飼料中蛋白質、脂肪以及糖類非常有幫助。同時,還會有各種營養素產生,諸如B 族維生素、氨基酸以及各種類型的促生長因子等等。
在養殖蛋雞的過程中,使用中藥添加劑的同時,還要添加一定量的微生態制劑,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在使用中藥添加劑一周后,可以使用微生態制劑飲用一周,效果顯著。微生態制劑對腸道起到很好的調節作用,保證微生物群平衡,雞的身體抵抗力提高。同時,飼料轉化率相應地提高,飼料與雞蛋的比例降低,蛋殼增加了厚度,有害氣體產生量減少。
糞便直接排放之后,可以委托第三方對其實施無害化處理,各項指標合格之后,則可以返回田間再利用,廢水和糞肥可以進入發酵罐進行好氧發酵,用于綠化苗木以及周邊農田,有助于提高經濟效益,并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采用無公害處理技術,還可以避免病菌傳播。
建立可追溯系統的重要性在于,能夠讓每個雞蛋都有唯一的“身份碼”標識。消費者通過使用手機掃描每個無抗性雞蛋上面所粘貼的可追溯二維碼,可以直接查詢有關雞蛋生產的各種信息,包括生產雞蛋日期、雞養殖農場環境、防疫措施、用藥方法以及飼料信息等等。這使得無抗性雞蛋產品運輸流程被跟蹤,并使消費者能夠吃到真正安全和無抗性的雞蛋。
通過上面的研究可以明確,蛋雞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和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導致各種疾病頻發,養殖成本逐漸增加,影響了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因此,為了降低養殖成本,一些養殖戶使用抗生素,導致藥物殘留影響雞蛋質量、食品安全和消費者健康。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雞蛋質量的需求也在增加。蛋雞非抗生素養殖技術是指在不使用任何類型抗生素的情況下養殖蛋雞,這是蛋雞養殖的未來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