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達 亓永玲 劉妍 朱怡芳
河南省人民醫院日間病房,鄭州大學人民醫院,鄭州 450003
非梗阻性無精子癥系臨床常見男科疾病,以睪丸組織喪失精蟲制造能力,以致精液檢查時呈現無精蟲狀態為主要特征,該病通常由47XXY性染色體異常癥、長期慢性生殖系統炎癥、內分泌失調等引起。目前,睪丸切開取精術是治療非梗阻性無精子癥最為有效的治療手段之一,該手段主要通過從赤道平面切開睪丸,尋找發育相對良好的“局部生精灶”,以獲得發育較好、活性較高的精子〔1〕。但在實際臨床治療過程中,多數患者常因對非梗阻性無精子癥和睪丸切開取精術缺乏了解,產生羞愧、焦慮等消極情緒,更有甚者可能會感受到男性尊嚴喪失,幸福感降低,從而抵觸治療,不僅影響治療效果,還會增加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對患者身體康復和生活質量均造成嚴重影響。PERMA理論是“積極心理學之父”Seligman在《持續的幸福》一書中提出的心理學理論,該理論將幸福感的影響因素歸納為積極情緒、投入、人際關系、意義、成就等5個要素,并認為人們擁有這5個要素,便可以擁有自己的快樂,享受蓬勃的人生〔2〕。為尋求一種能有效改善睪丸切開取精術患者心理狀態、提高手術效果的護理干預模式,本次研究針對睪丸切開取精術患者實施基于PERMA模式的心理干預模式,并對其應用價值進行研究分析。
選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間河南省人民醫院收治的238例睪丸切開取精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照患者及家屬護理意愿將其分成兩組。對照組:113例患者,年齡24~45歲,平均(34.71±2.55)歲;病程2~11年,平均(6.28±1.14)年。觀察組:125例患者,年齡25~43歲,平均(34.51±2.49)歲;病程2~13年,平均(6.40±1.18)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禁欲>24 h,經2次精液離心檢查均未發現精子,癥狀表現、B超/CT檢查結果均符合非梗阻性無精子癥診斷標準;②符合睪丸切開取精術手術指征,且初次經歷手術治療;③知曉研究內容,自愿參與,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輸精管道阻塞引發的梗阻性無精子癥;②有輸精管結扎史〔3〕;③合并心、肝、肺等器官嚴重慢性疾病;④合并惡性腫瘤;⑤入院前患焦慮癥和抑郁癥;⑥合并凝血功能障礙。
1.3.1對照組 實施常規護理。入院后由護理人員為患者開展健康知識教育,提高其疾病和手術相關知識掌握度;由心理咨詢師提供心理疏導,排除患者消極情緒;術中護理人員嚴密監控患者生命體征,確保手術安全;術后加強飲食管理,由營養師評估患者營養狀態并制定飲食方案,以確保患者獲得充足營養支持;強化并發癥預防與風險評估,鼓勵患者盡早參加康復運動;出院前開展居家自我護理培訓,叮囑患者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并堅持進行康復運動。
1.3.2觀察組 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基于PERMA模式的心理干預模式。
1.3.2.1成立PERMA心理干預小組 護士長1名,負責任務分配與護理質量監管;心理咨詢師1名,負責護士心理相關知識培訓;康復師1名,負責康復訓練指導;主治醫師1名,負責病情評估;專科護士2名,負責臨床信息收集與整理。小組成立后,護士長帶領小組全員學習PERMA理論知識,掌握PERMA理論核心內容。
1.3.2.2制定干預方案 專科護士檢索國內外關于PERMA理論、睪丸切開取精術、非梗阻性無精子癥等方面的文獻,初步擬定干預方案。預選8例滿足納入、排除標準的患者(非研究對象)作為測試者,基于初步擬定干預方案對其實施護理措施,干預過程中及時發現護理措施不足之處,并對干預方案進行補充、調整。
1.3.2.3實施干預方案 ①疾病與自我認知。以熱情態度與患者溝通,明確患者疾病知識掌握情況和心理特征;溝通中利用微笑、眼神、身體接觸等非語言溝通技巧,與患者建立良好關系;鼓勵患者講出內心真實想法,并對此表示理解與支持,幫助患者正確對待疾病和自身心理問題;結合患者心理狀態,選擇適當方式對患者進行病情分析,轉變患者對待疾病的不良看法;篩選并邀請治療配合度高的患者與其他患者分享自身心路歷程,幫助其他患者重鑄康復信心〔4〕。②非理性信念矯正。以人生信念和近期負面情緒為中心,與患者進行一對一訪談,訪談過程中發掘患者存在的非理性信念;向患者詢問其產生非理性信念的主要依據,結合現實案例將該非理性信念的不合理之處和危害性講解給患者,促使患者從認知層面明確改變非理性信念的意義;幫助患者建立積極理性信念,并通過舉例子的方式對患者理性信念加以強化〔5〕。③培養感恩向上品質。以人生和治療期間需要感恩的人或事為中心,與患者進行一對一訪談,通過交談使患者明確學會感恩對自身情緒改善的重要性;鼓勵患者留意日常生活中積極向上的人和事,并讓患者在每日睡覺前借助微信朋友圈、抖音短視頻、微博等方式記錄當日發生的3件好事,思考感恩對象和感恩原因;指導患者進行正念減壓訓練,訓練過程中回憶人生中需要感恩的人,并在訓練后以面對面或電話交談形式向其表示感謝。④積極情緒(Positive emotion,P)。以積極情緒概念和作用為中心,與患者進行一對一訪談,使患者明確積極樂觀心態對疾病治療的重要意義,培養患者積極樂觀思維,提高患者對睪丸切開取精術治療的積極性;幫助患者學會自我鼓舞,并在患者積極配合完成某項護理操作后給予表揚。⑤投入(Engagement,E)。以投入為中心,與患者進行訪談,向其講解“福流(Flow)”的定義與作用;結合患者個人喜好和身體狀態,開展下棋、圖書閱讀、觀看電視節目等集體活動,分散患者疾病和手術治療的注意力。⑥積極人際關系(Relationship,R)。以人際關系為中心,與患者進行訪談,訪談內容涉及人際關系的重要性,并向患者講解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技巧,演示各種回應方式,幫助患者明確積極溝通的重要意義。⑦意義(Meaning,M)。以人生意義為中心,與患者進行談話,談話內容涉及人生意義的正確定義和提升人生意義的正確方法與途徑;通過談話向患者解釋人在世界上的獨一無二性,無需與他人比較;糾正患者對非梗阻性無精子癥和睪丸切開取精術與人生意義之間關聯程度的認識;鼓勵患者以樂觀態度對待人生百態,使其明確逆境在人生中的重要意義〔6〕。⑧成就(Accomplishment,A)。以人生成就為中心,與患者進行談話,向其解釋成就感與積極心理效應之間的重要關聯;鼓勵患者在治療期間做自己擅長的事,使得患者獲得足夠成就感。選擇院內安靜、光照充足房間開展訪談,以上8項訪談,每周開展2項,連續訪談4 w,每項訪談時間30~60 min,患者出院后,叮囑其根據預定時間準時到院進行訪談。
觀察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負性情緒、幸福指數及并發癥發生率。
①選用貝克焦慮量表(BAI)和貝克抑郁量表(BDI-21)評估患者負性情緒。BAI量表涉及21個條目,每個條目設置4個選項,依次賦予0~3分,總分0~63分,評分≥15分即表明患者存在焦慮情緒,評分越高,焦慮癥狀越嚴重,量表Cronbach α系數為0.800〔7〕。BDI-21量表涉及21個條目,每個條目設置4個選項,依次賦予0~3分,總分0~63分,評分>10即表明患者存在抑郁情緒,評分越高,抑郁癥狀越嚴重,量表Cronbach α系數為0.899〔8〕。②選用幸福感指數量表(WBIS)評估患者幸福指數,該量表由總體情感指數量表和生活滿意問卷兩部分組成,總體情感指數量表涉及8個條目,生活滿意問卷涉及1個條目,每個條目設置7個選項,從“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依次賦予1~7分,前者各條目總分加上生活滿意問卷評分,根據權重計算獲得總分,總分2.1~14.7分,評分越高,表明患者幸福程度越高,量表Cronbach α系數為0.820〔9〕。

干預前兩組BAI評分和DBI-21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BAI評分和DBI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BAI和DBI-21評分比較分)
干預前兩組WBIS各量表評分及總分均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WBIS各量表評分及總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WBIS評分對比分)
對照組感染3例、陰囊血腫2例、陰囊墜脹不適2例、深靜脈血栓1例,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7.10%顯著低于觀察組(陰囊血腫1例)的0.80%(χ2=4.822,P=0.028)。
隨著現代社會人文關懷的興起,以及以發掘個人潛力和積極品質為基本要求的理念快速傳播,心理研究領域逐漸將研究重點轉向個體生活質量精神層面,愈加關注人們的主觀幸福感〔10〕。PERMA模式作為一種由積極心理學對幸福定義進行拓展后提出的新型幸福模式,先后在感染科、神經科、腫瘤科等疾病患者治療中得到應用,且獲得不錯效果〔11-12〕。王佳佳等〔13〕在乳腺癌患者康復治療期間實施PERMA模式下積極心理干預,結果證明,PERMA模式下積極心理干預能有效緩解患者復發恐懼感。非梗阻性無精子癥是導致男性不育的重要疾病之一,臨床研究發現,相比正常人,不育患者往往會經歷更多的負性情緒,如自卑、內疚、羞辱等,影響患者社交、婚姻及家庭幸福〔14〕。此外,睪丸切開取精術的手術部位相對私密,故多數患者面對手術治療時往往十分敏感,并有可能表現出多疑、神經質、罪惡感等人格特征,長期如此,便可導致患者幸福指數降低,影響患者對療護工作的配合度,從而阻礙治療進展〔15〕。
本次研究針對睪丸切除取精術者實施基于PERMA模式的心理干預模式,圍繞積極情緒、投入、積極人際關系、意義及成就等5個元素向患者實施一對一積極心理學談話,通過“積極情緒”談話,使患者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通過“投入”談話,幫助患者進入全身心投入一項活動或工作的“Flow”狀態,實現時間停止,使其忘記自身疾病和手術治療,通過“積極人際關系”談話,幫助患者重新建立正常的人際交流關系,通過“意義”談話,幫助患者找到實現人生意義途徑與方法,通過“成就”談話,讓患者借助自身興趣與努力,達成自我目標與理想,從而幫助患者消除治療過程中產生的負性情緒〔16〕。本次研究兩組經干預負性情緒均有明顯緩解,幸福感指數也均有所提高,但觀察組負性情緒緩解效果與幸福感指數提高程度均優于對照組。谷家儀等〔17〕針對艾滋病患者實施基于PERMA模式的積極心理學干預,患者圍繞PERMA模式連續展開8次積極心理學談話,干預后患者幸福感指數評分顯著提升,與本次研究結果大致吻合。在負性情緒消除和幸福感有效提升的基礎上,患者便會在治療中表現得更加積極,為療護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的同時,還能有效規避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促使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降低。
綜上所述,基于PERMA模式的心理干預模式可緩解睪丸切除取精術患者負性情緒,提高患者幸福指數,減少術后并發癥,在促進治療進展、提高治療效果等方面可發揮積極作用。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