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縣農業農村局 丁紅波
濮陽縣緊緊圍繞省政府“四優四化”和市政府“六優四化”的戰略定位,積極調結構、育主體、延鏈條、創品牌,全力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
濮陽縣按照“一扶、二引、三培育”的工作思路,全力培育農業產業化經營主體。“一扶”即通過政策、項目、人才支持,改善龍頭企業的生產、加工、銷售條件,扶大主體;“二引”即通過招商引資,先后引進成都國宏食品有限公司、濮陽縣牧原農牧有限公司、濮陽新六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等大型農業企業到濮陽縣投資興業,引進主體;“三培育”即組織人員主動下沉,幫助企業拓市場、擴規模、上項目、延伸產業鏈條,培強主體,有力促進農業產業化組織健康快速發展。濮陽縣積極引導晉檔升級,全縣擁有市級以上示范性農業產業化組織132 家,其中,龍頭企業52 家,示范社63 家,示范農場17 家;先后創建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4 個。各類農業產業化組織帶動種植基地面積6.67 萬hm2,養殖基地規模25 萬頭(只),本地農戶18 萬。
濮陽縣按照“經營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發展產業化”的要求,以龍頭企業為依托,通過土地流轉、托管等形式,積極打造標準化原料生產基地。在糧油生產方面,2022年濮陽縣成功創建全國綠色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其中,小麥種植面積4 萬hm2、水稻種植面積6 666.67 hm2;建設花生良種繁育基地333.33 hm2。
在特色經濟作物方面,濮陽縣建設以文留鎮為核心的絲瓜生產基地800 hm2;建設以八公橋鎮為核心的金銀花基地1 666.67 hm2;建設以胡狀鎮、魯河鎮為核心的食用菌生產基地488 hm2;建設以慶祖鎮為核心的辣椒生產基地666.67 hm2;建設以河南葡櫻種植有限公司、凱盛浩豐農業有限公司、濮陽縣綠盛農牧發展有限公司等企業為依托的高端果蔬生產基地166.67 hm2。
在畜禽養殖方面,濮陽縣建設以濮陽縣牧原農牧有限公司、濮陽新六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為依托,建設 年出欄規模80 萬頭的生豬基地;建設以濮陽市裕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濮陽市宇鑫農牧有限公司等企業為依托的雙牛生產基地,年產鮮奶2500 t,年出欄肉牛2.6 萬頭。
目前,濮陽縣已基本形成了優質小麥、水稻、花生、果蔬、畜禽五大支柱產業,濮渠路、106 國道、引黃入冀補淀工程沿線及黃河大堤兩側四大現代農牧業產業帶。
濮陽縣按照“做優一產、做強二產、做活三產”的發展思路,把產業鏈、價值鏈、生態鏈等現代產業組織方式導入農業,積極探索“一產接二連三”的互動型、融合型發展模式,不斷延伸產業鏈,加速產業融合發展。濮陽縣已基本形成以河南省凱利來食品有限公司、濮陽市龍祥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為引領的“小麥—面粉—面條、蛋糕、水餃”面制品產業鏈,以河南省家家宜米業有限公司等企業為引領的“水稻—大米—米餅、沙琪瑪”米制品產業鏈,以濮陽訓達糧油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為引領的“花生—花生油—休閑食品—花生蛋白—花生功能肽”花生制品產業鏈,以濮陽天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為引領的“菌種—生產—倉儲—冷鏈物流”食用菌產業鏈。同時,濮陽縣積極拓展農業休閑、觀光、教育功能,先后打造徐鎮鎮壽星莊園、清河頭鄉旗盛莊園、海通鄉文信荷園、梨園鄉玫瑰園等一批集休閑、采摘、體驗、教學研于一體的鄉村休閑旅游示范園區。濮陽縣積極參與國家、省農村產業融合項目創建,先后認定國家級“一村一品”示范村文留鎮齊莊村絲瓜,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慶祖鎮,省級小麥現代農業產業園,與內黃縣、正陽縣等其他7 個縣區共同爭創國家級特色花生產業集群,在國家農業農村“四圈”經濟發展過程中展現了濮陽縣的實踐和探索精神。
濮陽縣通過發展農業品牌,推廣先進農業科學技術,提高農業發展科技含量;鼓勵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做強做大,發揮農業規劃效益;促進現代農業建設,實現由數量型、粗放型增長向質量型、效益型增長的轉變。濮陽縣現有綠色食品生產單位21 家,認證綠色食品33 個,認證綠色原料生產基地2 個;有機食品生產單位1 家,有機食品2 個。濮陽小麥、濮陽大米、濮陽花生、濮陽蓮藕4 個產品被評為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訓達醇香花生油、豫航餃子粉、家家宜黃河精米、菇芝源杏鮑菇4 個企業品牌入選河南省知名農業企業品牌;德甫精品西瓜、原食香絲瓜、三禾眾秋月梨、濮蜜源辣椒、濮金園麥仁、豫濮英倫玉米糝6 個產品品牌入選河南省知名農產品品牌。
濮陽縣規模較大的涉農企業偏少,規模化、集約化水平低,缺乏領軍龍頭企業。濮陽縣有涉農企業120多家,但國家龍頭企業只有2 家,年產值超10 億元企業只有1家,與全省及其他縣區相比,明顯存在規模小、檔次低、產業引領弱的問題。
濮陽縣農業生產大部分處于種養一產和初加工階段,產業結構層次低,以初級加工為主,農產品精深加工率低,產業綜合效益低。糧油初級產品占比高達90%,在市場物流的“三產”環節,物流配送體系建設落后,市場銷售渠道單一,影響農產品走出去的步伐。
濮陽縣農業經營主體大多重生產,輕品牌,不注重品牌塑造和挖掘,不在品牌宣傳推廣上投資,致使濮陽縣沒有在全省乃至全國叫得響的知名品牌。例如,濮陽縣花生油產量高、品質好,是綠色食品,但因宣傳力度不夠,品牌推介措施少,自有品牌包裝銷售只占10%,散裝油銷售占90%,自有品牌銷售市場占有率不高,導致品牌不響,影響不大。
根據中央和省委1 號文件對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要求,濮陽縣立足實際,認真吸取總結整合原有扶持政策,研究制定扶持力度更大、扶持范圍更廣、扶持效果更好、操作性能更強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政策,給予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更多財政、金融、科技、人才、土地等方面政策扶持,支持龍頭企業加快技術改造、轉型升級步伐,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
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是以龍頭企業為引領、農民合作社為紐帶、家庭農場為基礎的產業發展綜合體,是推動產業全產業鏈融合發展的主要載體。濮陽縣重點以小麥、水稻、油料、食用菌4個省級產業化聯合體提升為突破口,整合資源,專班推進,實現四大產業跨越式發展。
1.規劃區域布局。重點對濮渠路、106 國道、黃河大堤、307 省道、帝舜大道及高速、高鐵兩側的行政村及各級鄉村振興示范村進行“一村一品”示范村鎮規劃、設計,做好頂層設計。
2.打造產業亮點。“一村一品”示范鎮重點打造慶祖辣椒小鎮、文留絲瓜小鎮、徐鎮稻香小鎮、魯河麥香小鎮、胡狀菇香小鎮、八公橋花生小鎮6 個產業強鎮。結合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集鎮提升建設,重點打造一批重點示范村。
1.做好產品認證。大力推進綠色、有機食品和地理標志產品的認證,盡快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監測監管體系,推進農產品追溯碼制度,綠色、有機產品全部實現產品“有碼”銷售,打造濮陽“有身份的農產品”。
2.培育企業品牌。引導經營主體積極注冊商標,爭創國家、省農業知名品牌,結合濮陽文化資源,深入挖掘品牌文化內涵,融入農產品,講好品牌故事。
3.打造區域品牌。加大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申報力度,實現濮陽縣地理標志農產品大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