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旭琴

近年來,全球范圍內大部分國家的甲狀腺疾病發生率都在快速上升,我國也是如此。正常人群中提示有甲狀腺結節的可以達到50%左右,而且沒有任何癥狀。
甲狀腺結節目前發現原因并不完全清楚,但科學認知甲狀腺結節對早期干預甲狀腺病變具有重要意義。
結節就是腫塊,一般將小的腫塊稱為結節。甲狀腺內的腫塊統稱為甲狀腺結節,是甲狀腺內存在一個或多個結構異常的團塊,是最常見的一種甲狀腺病癥。
增生、腫瘤、炎癥都可以造成甲狀腺結節,腫瘤還要分良性和惡性,從臨床統計來看,絕大多數甲狀腺結節是良性的,惡性僅占10%,而且即使是惡性甲狀腺結節,其侵襲性也比肺癌等癌癥小得多。
甲狀腺結節的病因復雜,目前認為與放射性接觸、自身免疫、遺傳、碘攝入等因素有關。
(一)輻射接觸史是甲狀腺癌的一個重要致病因子,兒童期接受照射劑量10~1000rad的個體,甲狀腺癌的發病率較高。
(二)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患者易發甲狀腺結節。
(三)除家族性髓樣癌以外,目前并沒有證據表明其他甲狀腺癌有遺傳性,僅有約7%的甲狀腺乳頭狀癌患者可能有家族遺傳傾向。
(四)嚴重碘缺乏可引起地方性甲狀腺腫,但碘攝入過多同樣會引起多種甲狀腺疾病,如甲狀腺功能異常和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結節對身體有沒有危害,取決于結節的良惡性、大小、生長方式和功能
良性結節對身體基本無害,只需每6~12個月復查一次即可(復查彩超、驗血由醫生判斷)。
惡性結節即甲狀腺癌,需要及時治療,否則有可能轉移,甚至導致死亡。當然,大部分甲狀腺癌經過及時、合理的治療,病人可以長期生存。
如果結節過大,或生長速度很快,可能會壓迫到周圍的組織、器官,導致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吞咽困難等。
有些結節可以自主分泌甲狀腺激素,就會導致甲亢,表現為怕熱、多汗、心慌、手抖、失眠、消瘦、腹瀉、月經失調等。
有些結節可能伴有甲減,表現為怕冷、皮膚干燥、水腫、體重增加、嗜睡、沒精神、腹脹、便秘、月經失調等。
如果是惡性甲狀腺結節,需要采取手術治療,考慮到手術風險等問題,除非結節體積很大或有反復出血,否則良性結節一般不選擇手術治療。
如果是良性甲狀腺結節,可以嘗試縮小結節。
1.藥物治療:
即口服甲狀腺素制劑治療。但藥物療效很不理想,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服藥后有結節縮小,大部分人都沒什么效果。
2.消融術:
消融術包括熱消融、無水乙醇注射、碘131治療,但消融術問世時間還比較短,它的安全性、適用人群、不良反應、復發風險等問題都還不是很清楚。所以目前主流醫學界并不推薦消融術,這種治療方法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研究來驗證。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并沒有縮小結節的好方法。所以對于甲狀腺良性結節,醫生一般只囑咐患者定期復查(每6~12個月復查一次)。
特別警示:如果良性結節在復查過程中出現明顯增大等惡性表現,需要及早手術。
大部分甲狀腺癌能活到正常死亡,尤其是小于1cm的乳頭狀癌,不會因為這個疾病危及患者生命。
甲狀腺癌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惡性腫瘤,近年來由于彩超精準度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較前也明顯提高。治療方式主要是采用手術切除,手術后輔助內分泌治療和碘放射治療,能夠進一步提高患者治療效果,降低復發轉移的概率,即使是對晚期的甲狀腺癌患者給予對癥處理以后常常也能獲得長期的生存,所以這個腫瘤應該積極地治療,治療結束以后患者也需要按時地隨訪,主要觀察甲狀腺功能的情況,以及是否有復發轉移的現象。
從經濟及效益等方面考慮,目前區別甲狀腺結節良性或惡性的最好方法是超聲引導下的甲狀腺結節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
那么細針穿刺細胞會導致腫瘤擴散嗎?答案是:不會。
甲狀腺細針穿刺采取抽吸取材的方法(針筒及針芯保持負壓狀態,針芯極細),吸取的組織被吸在針芯中,不會漏出、污染其他組織,所以也就沒有腫瘤擴散的可能。
此方法操作簡便,組織損傷小,安全經濟,診斷迅速,一般半小時即可作出診斷,是術前甲狀腺結節良惡性鑒別的金標準,也是多種甲狀腺疾病診斷與鑒別診斷的有效方法。
(一)兩種極端:驚慌失措,置之不理。
(二)首先應進行甲狀腺功能檢測,以判斷是否合并有甲亢或甲減。
(三)在排除甲狀腺功能異常后,進一步檢查判斷結節的良惡性(彩超,穿刺)。
(四)良性結節不需要“一刀切”(并發癥),可以定期復查;惡性的結節當然要盡早手術切除。
總之,正常人群中甲狀腺結節的出現率很高,體檢發現不必感到驚訝,而且這些體檢發現的甲狀腺結節通常沒有可感知的癥狀。體檢發現甲狀腺結節后,接下來應該去咨詢專科醫生的診斷和治療意見,進行一次高質量的超聲檢查。這對判斷結節的性質以及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具有決定性作用。
(作者系山西省人民醫院甲狀腺外科主管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