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蛋白替代戰略構想

2023-09-09 02:29:56浦華楊靜王永偉涂濤李燕松羅會穎姚斌
中國工程科學 2023年4期
關鍵詞:大豆資源

浦華 ,楊靜 ,王永偉 ,涂濤 ,李燕松 ,羅會穎 ,姚斌 *

(1.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北京100193;2. 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北京100125;3.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北京100037;4. 全國畜牧總站,北京100125)

一、前言

隨著居民收入穩步增長、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對肉、蛋、奶的消費量日益旺盛,帶動了飼料糧需求的不斷增加[1]。然而,我國飼用蛋白資源高度依賴國際市場,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地緣政治沖突風險加大的背景下,保障國家蛋白資源安全供給面臨不小的壓力[2]。進一步提高現有蛋白資源的利用率、積極尋找新的蛋白源、開辟新的蛋白飼料資源,是緩解我國蛋白資源短缺的有效途徑。《糧食節約行動方案》(2021 年)提出,推廣豆粕減量替代技術,充分挖掘和利用雜糧、雜粕、糧食加工副產物等替代資源,改進制油工藝,提高雜粕質量[3]。保障飼料糧供給安全是大食物觀下增強肉、蛋、奶等畜產品供給能力的基礎條件。我國飼用蛋白資源短缺、綜合利用率不高,加之糧食國際貿易的金融化、能源化、武器化特征趨于明顯,使畜牧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受到嚴重制約。豆粕減量替代是應對國際市場不確定性的被動之選,也是保障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主動之舉,對產業節本增效、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生物工程、合成生物學、代謝工程、生物信息學等新興技術的應用與融合加快,以餅粕低溫制油工藝改造、生物發酵酶解、昆蟲蛋白 / 菌體蛋白開發等為代表的豆粕替代技術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在踐行大食物觀要求,聚焦“提效減量、開源替代”,以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優質畜產品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實現我國蛋白飼料資源安全供給等方面,仍然面臨諸多挑戰。當前的飼用蛋白資源研究,多從單一飼料蛋白資源、單項高效利用技術的視角來分析[4],僅關注大豆作為蛋白飼料原料對居民糧食安全穩定性的影響[5,6],導致有關我國蛋白飼料資源全面剖析與宏觀構思等的探討不夠深入。

針對于此,本文梳理蛋白飼料資源基本情況、分析飼料蛋白替代潛力、提出蛋白替代戰略構想,以期為增強蛋白飼料資源的有效供給提供借鑒。

二、我國蛋白飼料資源的基本情況

(一)蛋白飼料資源的利用現狀

1. 豆粕是我國畜禽主要的蛋白飼料

我國飼用蛋白資源的主要形式包括5 大類:油料籽實及其加工產品(如餅粕)、谷物及各類加工產品(如玉米蛋白粉、酒糟等)、水產畜產品類飼料(如魚粉、肉骨粉等)、牧草與木本飼料(如苜蓿、構樹、飼料桑等)和新型蛋白飼料(如單細胞蛋白、昆蟲蛋白等)[7]。如圖1所示,2020年,我國蛋白飼料總量為1.08×109t,其中豆粕是最主要的蛋白飼料,為7×108t,占比高達64.6%[8]。

圖1 2020年我國主要蛋白飼料資源

2. 大豆是我國糧食進口的重要品種

豆粕是大豆壓榨生產食用油后得到的副產物,因其蛋白含量高、氨基酸組成與畜禽需求相近,成為我國畜禽飼料的主要蛋白來源。我國飼用豆粕主要來源于進口大豆壓榨生產,每噸大豆可產豆粕約780 kg,絕大部分進入了飼料生產環節。2022年我國糧食進口量、進口總金額分別為1.47×108t、8.26×1010美元,其中大豆進口量為9.11×107t,進口金額為6.12×1010美元,占比分別為62%、74%,是我國重要的進口糧食品種。

3. 蛋白飼料資源開發利用不斷加快

近年來,相關科研院所和企業在提高傳統蛋白飼料資源利用率、開發新型蛋白飼料資源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的技術研發,推廣了油料作物育種與高產高效栽培、餅粕低溫制油工藝改造、生物發酵酶解、飼料桑、構樹等木本飼料開發利用、昆蟲蛋白和菌體蛋白開發等技術,同時對傳統加工工藝進行了升級改造;實現了油料作物擴種增產、餅粕資源提質增效、新型蛋白資源開發利用,為有效增加蛋白飼料資源供給、發揮替代豆粕潛力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蛋白飼料供給面臨的問題

1. 大豆進口容易“受制于人”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費轉型升級,全國大豆及油料消費呈快速增長趨勢,畜牧養殖業對蛋白飼料的需求不斷增加,油料產需缺口明顯,對外依存度偏高,其中大豆產需不足問題尤為突出。2012年以來我國大豆的對外依存度一直維持在80%以上,如2022 年的大豆進口量為9.11×107t,對外依存度為83%。我國的大豆供給高度依賴國際市場,占全球大豆貿易總量的60%以上,進口來源地集中于巴西、美國和阿根廷,大豆進口量合計占比超過96%。

當前,全球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地緣政治風險、極端氣候災害、供應鏈不暢等多重不利因素疊加,我國利用國際大豆市場保障國內蛋白原料供應的現狀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一是大豆生產、貿易高度集中,我國雖有進口大國優勢,但主要定價權尚不在掌控之中,一旦國際市場上生產或貿易發生波動,將對我國進口的穩定性、可靠性產生負面影響。二是全球貿易限制措施頻出,影響了我國通過國際貿易滿足大豆供應的可獲得性。大豆主產國若發布出口禁令或限制措施,將直接影響大豆供應。三是國際航路不安全性、區域性沖突可能導致局部地區供應鏈出現斷點、堵點,如近期的區域性沖突影響了黑海糧食港的糧食出口、全球海運運費起伏等都可能導致國內大豆供應階段性減少、市場價格大幅波動。四是價格上漲、國際貿易支付體系和美元貨幣政策等變化造成進口成本攀升、渠道不暢。例如,俄烏沖突發生后,歐美國家宣布禁止俄羅斯主要銀行使用SWIFT國際資金清算系統,對俄羅斯中央銀行的國際儲備實施限制,造成我國部分金融機構暫停對俄羅斯的結算業務,致使貿易商無法結算支付訂單,這對我國大豆等農產品進口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2. 油料作物大規模擴種和增產“空間不大”

提高國內大豆產量的根本解決途徑是提高單產、增加種植面積[9],但提升空間有限。一方面,我國大豆等油料優良品種選育起步較晚,高產、高含油率的油料作物與國外仍有差距。另一方面,我國耕地資源總量不足,現有耕地面積約為1.28×108hm2,比2009 年減少了7.53×106hm2[10];耕地質量總體不高,高標準農田有4.2×107hm2,僅占耕地總面積的31.24%,超過2/3 的耕地是中低產田[11]。雖然推廣了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等新模式,但在生產中仍存在一定的困難[12]。此外,油料作物的機械化水平較低,如2021年花生、油菜的“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僅為65.7%、61.9%。

從種植效益來看,我國大豆、油菜籽的經濟效益明顯低于稻谷、玉米和小麥,種植戶缺少開展油料作物生產的內生動力。如表1所示,2019—2021年,大豆、油料種植的平均利潤率為-10.41%、-15.48%,明顯低于稻谷、小麥和玉米的3.41%、4.08%和4.03%[13]。鑒于部分地區大豆補貼已達到4.5×103~1.2×104元/hm2,未來繼續依靠增加補貼拉動油料擴種有一定難度。

表1 2019—2021年主要糧食作物和油料作物的純收益情況(單位:×102元/hm2)

3. 蛋白資源傳統加工技術存在短板

目前我國的蛋白資源多采用傳統加工工藝獲取,存在消化利用率低、蛋白質含量變異大、氨基酸組成不理想、含有內源毒素和抗營養因子等限制因素。① 油料籽實制油工藝有待進一步提升優化。用于榨油的加工設備殘油率高,加工產品單一、同質化嚴重,在系統集成優化、高附加值產品分離和利用方面工藝仍需提升。例如,菜粕蒸炒溫度較高、時間較長,導致蛋白質和氨基酸破壞嚴重,餅粕價值降低。② 谷物及加工副產物類飼料資源開發利用水平總體不高。谷物蛋白及加工產品主要采用堿法、酶法、物理法等提取蛋白,糟渣類蛋白主要通過干燥、粉碎、擠壓膨化、青貯等工藝獲取,木本與塊根塊莖類飼料資源的綜合利用率低。③ 新型蛋白資源尚未形成穩定供應,多數菌體蛋白產品處于實驗室階段。在飼料酶工程方面,對代謝途徑關鍵基因和酶的功能機制、方便有效的基因編輯工具與基因組工程方法、系統性表達體系、低成本工業化連續氣體發酵大工業裝備、能量代謝流短缺限制生物量等研究不充分;缺乏對昆蟲蛋白飼料資源的系統化研究與評價,缺少飼料飼喂試驗與安全性控制技術。

三、我國蛋白飼料替代潛力分析

(一)國內蛋白飼料資源測算

1. 國產大豆

2020 年,我國大豆種植面積為9.87×106hm2,產量為1.96×107t。有專家提出,轉移部分玉米種植面積供大豆種植,運用土壤 - 作物系統綜合管理技術將大豆單產水平提高至3 t/hm2,在不擴大耕地的情況下,預計到2035年,可以生產出滿足我國大豆需求的45%(約為6×107t)[14],此情景意味著大豆產量和種植面積分別增長50%和100%,實現條件近乎苛刻。如果在5.33×106hm2的面積上實施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并疊加采用生物育種技術,預計到2035年我國的大豆產量可以達到3.28×107t[15],此情景實現條件適中,為此本研究采用該數據。

2. 油料籽實及其加工產品

根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十四五”全國種植業發展規劃》,到2025 年,預計全國油菜、花生的播種面積將達到8×106hm2、5×106hm2,單產分別為2.25 t/hm2和3.8 t/hm2,油菜籽、花生產量有望達到1.8×107t、1.9×107t,由此測算,飼用菜籽粕、花生粕的產量可達9.6×106t、3.9×106t。再加上,向日葵、胡麻、芝麻等特色油料面積穩定在1.66×106hm2,餅粕產量將達到3.17×106t[16]。此外,我國油茶籽餅粕產量達1.2×106t,目前尚不能作為飼料原料使用,預計到2035 年油茶籽餅粕產量將達到2×106t,其中大部分可通過脫毒加工處理后進行利用。

3. 谷物及各類加工產品

谷物及各類加工產品雖然蛋白含量低,但使用量占飼料總量的70%。經測算,2020 年谷物類飼料提供的蛋白總量為2.27×107t,約占飼料蛋白總量的30.4%。谷物類飼料結構的變化會對蛋白飼料的供給造成一定影響。2021 年,我國飼料企業較2020 年相比增加小麥用量約2.25×107t,由于小麥的粗蛋白含量為13.4%,較玉米增加了5.4個百分點,相當于蛋白含量增加了3.03×106t,同年玉米用量減少了1.5×107t、稻谷用量增長了1.1×107t,三大谷物“兩增一減”,增加了蛋白含量約2.69×106t,相當于減少了8×106t 大豆進口[1]。我國糧食倉儲能力超過7×106t,常年糧食庫存量占全世界糧食庫存總量的50%以上,每年的污染糧食、陳化稻谷和小麥合計約為8.7×107t,未來對超過正常儲存年限糧食的資源化利用也可滿足一部分蛋白飼料的需求[17]。

4. 水產畜產品類飼料

畜產品加工副產物如肉骨粉、血粉、魚粉、羽毛粉等都可以作為動物源蛋白飼料,目前通過提高畜產品加工和集中屠宰比例,產量有望進一步提升。病死動物進行無害化處理、安全性檢測后,未來也可以作為飼料原料使用,若將其加工成肉骨粉,年產量將超過7.5×105t。

5. 飼草與木本飼料

近年來,我國相繼實施了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糧改飼、振興奶業苜蓿發展行動等政策措施,優質飼草供給能力得以不斷增強,預計2025 年、2035年,全國優質飼草產量將達到9.8×107t、1.2×108t。此外,我國木本飼料資源豐富,且具有產量高、粗蛋白含量高等特性,對其合理開發利用可以緩解我國“畜多草少”的壓力;另外,通過青貯等措施還可以實現高質量保存,保全飼草的營養養分[18]。

6. 新型蛋白飼料

乙醇梭菌蛋白等新型蛋白飼料資源產能將進一步增長。如果我國所有的工業尾氣氣源利用率達到20%,即可年產蛋白飼料超過1×106t[19]。廚余垃圾飼料化技術可以將廚余垃圾加工成蛋白含量為20%~30%的動物飼料[20]。隨著制止餐飲浪費顯成效,餐桌剩余食物產生量將逐步減少,如果2035年餐桌剩余食物量減少20%、飼料化達到50%,則廚余垃圾加工而成的蛋白產量將為2.75×106t;昆蟲飼料被認為是對環境影響最小的動物蛋白資源[21],預計2025 年、2035 年我國昆蟲加工產品的產量將分別達到1.5×106t、2.5×106t。

(二)國際市場蛋白供應潛力分析

1. 豆粕仍是飼料蛋白供應的主要來源

豆粕一直是飼料蛋白產量的主要來源,近20年來豆粕蛋白在蛋白總產量中的占比超70%。巴西、美國等大豆主產國在國際蛋白市場中的地位舉足輕重。近年來,葵花籽粕、菜籽粕等蛋白產量增速較快,但貿易量占比較小,未來豆粕仍是飼料蛋白供應的主要來源,美洲仍將在全球飼料蛋白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

2. 北美地區仍是重要供應來源

2022 年,美國是僅次于巴西的大豆出口國,出口量為5.68×107t,在國際市場中的占比為34%;加拿大的大豆出口量為4.51×106t。從生產潛力來看,得益于大豆單產的提高,預計到2031 年,美國、加拿大的大豆出口量將小幅增長到5.97×107t、5.55×106t[22]。受經貿關系不穩定因素影響,未來我國可能逐步減少對該區域的大豆進口。

3. 南美地區占據國際蛋白飼料供應主體

2022年,南美地區的大豆出口量占全球大豆出口總量的60.9%。其中,巴西穩居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國地位,出口量為8.23×107t,占比為49.3%;阿根廷、巴拉圭和烏拉圭等國家大豆出口量的合計占比約為11.6%。從生產潛力來看,在大豆和玉米間作套種的帶動下,未來該地區的大豆產量仍將繼續增長,預計2031 年的出口量將達到1.09×108t。鑒于巴西大豆較美國大豆的價格競爭優勢增強,該區域在我國大豆進口的比重中可能進一步提高。

(三)2025年和2035年的豆粕替代潛力測算

1. 畜產品產量預測

到2035年,我國畜產品產量將穩步增長,但漲幅將逐步回落;除水產品外,許多畜產品的生產和供需缺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飼料糧貿易、草牧業發展政策[23]。比對相關機構和專家的預測結果[24,25],結合我國畜牧業發展現狀和本研究組織的專家調研,預計2025年,我國肉、蛋、奶、養殖水產品的產量分別將達到9.62×107t、3.48×107t、4.25×107t、5.59×107t。受需求結構變化等因素影響,畜產品產量增速將逐步回落,2035年,我國肉、蛋、奶、養殖水產品的產量將分別達到1.02×108t、3.48×107t、4.94×107t、6.1×107t。預計2025年和2035年,主要畜產品的產量預測情況如圖2所示。

圖2 我國主要畜產品產量情況

2. 畜禽飼料轉化效率提升

向規模化、現代化轉變是我國畜牧業發展的基本特征和必然選擇[26]。隨著畜禽養殖規模化率、標準化率的不斷提高,精準飼喂、環境控制等技術的逐步推廣,特別是酶制劑和微生物制劑使用量的快速增長(2018—2021 年的復合增長率分別為28.7%和25.4%),畜禽飼料的轉化效率將得到快速提升。到2025 年、2035 年,我國畜禽平均蛋白飼料轉化效率較2020 年的30.1%[8]再分別提升5 個和10 個百分點。

3. 低蛋白日糧技術推廣

隨著國內低蛋白日糧技術日趨成熟,合成必需氨基酸供給能滿足生產需要,來源于飼料原料的蛋白占比進一步減少,加之畜禽養殖結構的調整,蛋白飼料轉化效率較高的禽肉在肉類總產量中的占比有望進一步提升,牛、羊等反芻動物飼養中的青貯玉米、苜蓿等優質飼草供應能力將進一步增強。2025 年和2035 年,畜禽飼料中平均蛋白水平較2020年的18.9%[8]將分別下降5個和10個百分點。

綜上所述,到2025年、2035年,我國飼用蛋白供應總量將分別達到5.7×107t、7.04×107t,如果這部分蛋白主要依賴進口大豆壓榨獲得,屆時我國進口大豆(按照豆粕平均蛋白含量為43%、出粕率為78%)的數量將分別為7.92×107t、4.15×107t,有望較2020年減少2.11×107t、5.88×107t(見表2)。

表2 2025年和2035年飼用蛋白供需平衡表(單位:×107 t)

四、未來豆粕替代的基本策略與重大工程

(一)基本策略

面向2035年,為應對飼用蛋白產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基于“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徑開發蛋白飼料資源”的基本原則,實現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蛋白替代,可采取以下策略。

一是挖潛拓源策略。在不與糧爭地的條件下,科學合理開發冬閑田、鹽堿地等未利用或利用不充分的土地資源,啟動實施大豆、油菜等油料作物單產提升行動,實現油料作物的擴種增產。加快新型蛋白飼料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顯著提升國內蛋白飼料資源的數量與質量。優化畜禽養殖結構,提高蛋白飼料轉化率較高的肉禽和水產的養殖占比。

二是科技支撐策略。建立以酶工程技術為核心的工農業副產物、廢棄物高效利用與轉化技術體系,研發以合成生物學、代謝工程為基礎的新型飼用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高產新菌株[27]。加快乙醇梭菌單細胞蛋白等新型單細胞蛋白和酵母、微藻傳統單細胞蛋白的低成本技術研發,開發餐廚等有機廢棄物生產昆蟲蛋白低成本安全生產技術。開展低豆粕日糧和氨基酸平衡技術研究,提升畜禽蛋白轉化效率。

三是適度進口策略。明確國內蛋白飼料資源供給優先序和國際貿易優先序,鞏固和擴大對南美地區和俄羅斯的大豆投資合作;重點布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推進覆蓋育種、生產、加工、倉儲和物流等關鍵環節的境外大豆全產業鏈建設,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科技領域合作,推進多元化進口,穩定蛋白產品進口渠道[28];加大支持力度,進一步提升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等大型農業企業在全球蛋白產品產業鏈中的地位。優化“走出去”發展戰略,完善蛋白飼料全球供應鏈,確保蛋白飼料“買得到”“用得起”“運得回”。

(二)重大工程

1. 替代豆粕資源的農作物和牧草增產工程

一是加強對油料等農作物增產技術的推廣示范和政策支持。提高油料作物單產,加強油料作物品種選育,建立快速育種技術體系,提高優質種源供給能力。結合自然資源條件,明確優勢區域主推油料品種,加大新品種擴繁及病蟲害防控技術的應用推廣力度。

二是繼續執行對大豆等油料作物和棉花種植的補貼政策。充分利用國外土地資源,尤其是在中亞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種植糧油資源,如可以在中亞種植棉花,運回棉籽生產棉粕;在俄羅斯種植大豆;利用好東南亞國家特有的棕櫚、椰子等資源開發蛋白飼料。

三是加強對非耕地糧油資源開發技術的推廣示范和政策支持。做好非耕地設施高效農業發展規劃、制定和完善非耕地高效農業發展的相關優惠政策,適度加大財政補貼投入支持非耕地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對糧油資源開發利用的政策引導,鼓勵農戶利用冬閑田、鹽堿地等未利用或利用不充分的土地資源種植油料和糧食作物。

四是加強關鍵技術研發與推廣,為促進非耕地設施對發展高效農業提供的技術支撐。在不與糧爭地的條件下,大力發展油菜種植,加大投入促進油茶籽增產,挖掘林地木本糧油資源,利用非耕地在新疆和東北等地區種植油莎豆、在南方地區種植山桐子等,在實現增加植物油供給潛力的同時,提高餅粕蛋白飼料資源的供給能力。

五是加強對優質飼草利用的政策和技術引導,充分挖掘農閑田、鹽堿地、草山草坡等各類土地資源潛力,推廣農閑田種草和草田輪作。建立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現代飼草產業體系,建設高標準優質飼草生產基地,提高優質飼草產品供給能力。增加全株青貯玉米、苜蓿、飼用燕麥、黑麥草等優質飼草供應,引導改變牛羊養殖過多依賴精飼料的飼養模式,減少飼料糧消耗。大力開發構樹葉、飼料桑資源,增加飼草在工業飼料中的應用。

2. 非常規蛋白飼料資源提質增效工程

一是雜粕等增值利用產業化集成技術示范。根據制油工業實際情況,開發雜粕增值利用產業化集成技術,推動現有棉粕、菜粕、花生餅粕等雜粕加工企業進行技術升級改造。

二是谷物及副產物提質增效利用產業化集成技術示范工程。針對不同谷物生產主產區,開展谷物及其副產物增值利用、谷物精深加工副產物增值利用、糟渣副產物增值利用和污染糧食及副產物、超期儲存糧食及副產物利用產業化集成技術示范。

三是其他農副產物高值化利用技術研發與產品創制。針對糧油以外農副產品,研究高水分原料多效組合無熱脫水預處理技術,優化高纖維原料蒸汽爆破工藝,選育抗逆性強、高效降解果膠和纖維素的功能益生菌株,優化發酵菌酶組合和工藝參數;創新適配于不同原料的全流程工藝技術,創制“果蔬薯”加工副產物新型飼料產品。

四是建立智能化、自動化和高通量的蛋白資源生物工程科技工程化研究平臺,實現工業農業副產物、廢棄物高效轉化與利用。支撐基礎性、前瞻性、引領性的蛋白資源生物工程科技關鍵技術創新,連接基礎研究成果、企業技術需求和實際生產需求;以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主攻方向,完善蛋白資源生物工程科技及其下游制造技術,打通一體化創新研發路徑;建立完整的以生物工程技術為核心的合成生物學、代謝工程、發酵工程等蛋白資源生物工程科技研發體系,在緩解人畜爭糧問題的同時,保障我國蛋白飼料資源的有效供給。

3. 新型蛋白飼料資源開發利用工程

一是加快微生物蛋白飼料研發。基于乙醇梭菌、甲烷氧化菌、氫氧化菌、微藻等一碳同化微生物天然底盤細胞,利用合成生物技術,創建高版本合成生物體,高效同化一碳氣體生物固碳產乙醇、乙酸、脂肪、菌體蛋白和微藻蛋白。開展不同氣體發酵反應動力學及工藝優化研究,開發氣體發酵 -蒸餾耦合膜系統技術及高效氣液傳質發酵反應器裝備。研發小型化、經濟性的甲烷氣體發酵裝備及工藝技術,秸稈氣化高效生產一碳菌蛋白技術。

二是安全高效地開發和利用餐桌剩余食物。加強餐桌剩余食物快速收集、安全儲運技術研究,建立餐桌剩余食物營養評價模型及數據庫,研究儲運溫度、時間等對有害微生物消長規律的影響和病原微生物的控制機制。加強餐桌剩余食物飼料化利用加工工藝的優化篩選,分析采用不同加工工藝生產的餐桌剩余食物飼料化產品的營養成分指標、消化吸收率之間、產品的安全衛生指標的差異,篩選出最優的加工工藝;對餐桌剩余食物飼料化產品的使用效果及安全性進行評價。

三是大力開發基于餐余垃圾、果蔬廢棄物等有機廢棄物生產昆蟲蛋白技術,促進黑水虻、黃粉蟲等昆蟲資源低成本安全生產。重點優化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途徑,建立不同規模的智能化成套裝備,加強環境友好型健康安全產品生產技術開發和全程評價,形成良好性價比的產品系列。

五、結語

供需緊平衡是我國糧食安全的長期態勢,糧食安全的最突出矛盾表現在飼料糧方面。在蛋白飼料需求持續增長的態勢下,我國又面臨著越來越緊的資源環境制約,迫切需要將豆粕減量替代的潛力充分發揮出來,保障飼料糧供給,維護糧食安全。一方面,應內部挖潛,健全農民種植大豆和油料作物的收益保障機制,合理確定大豆和油料作物生產者補貼標準,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開展飼草種植保險,充分調動農民種植大豆和油料作物以及優質飼草積極性;實施增值稅和所得稅減免優惠政策,鼓勵企業開發生產微生物蛋白等新型蛋白飼料產品;適時出臺低蛋白飼料應用補貼政策,推廣低蛋白日糧技術。另一方面,應有序推進多元化進口戰略,開展戰略性農業國際合作。明確“走出去”重點方向,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關系,以境外投資和科技合作方式獲取一定的海外高質量蛋白飼料供應鏈掌控能力。加強對國內外飼料蛋白資源市場供需形勢跟蹤監測,利用國際市場、衛星遙感、大數據等渠道和技術,對全球及我國蛋白飼料資源市場狀況進行科學研判和預警,確定進口閾值。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開源、提效、調優多措并舉,據此強化豆粕減量替代,確保實現國家糧食安全。

利益沖突聲明

本文作者在此聲明彼此之間不存在任何利益沖突或財務沖突。

Received date:June 12, 2023;Revised date:July 13, 2023

Corresponding author:Yao Bin is a research fellow from the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d a memb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His major research field is feed enzyme engineering. E-mail: yaobin@caas.cn

Funding project: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project “Research on National Grain Security Strategy in the Context of Dual Circulation”(2022-XBZD-12)

猜你喜歡
大豆資源
讓有限的“資源”更有效
注意防治大豆點蜂緣蝽
今日農業(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從大豆種植面積增長看我國糧食安全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巴西大豆播種順利
今日農業(2021年20期)2021-11-26 01:23:56
大豆的營養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今日農業(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34
一樣的資源,不一樣的收獲
資源回收
用大豆“炸沉”軍艦
資源再生 歡迎訂閱
資源再生(2017年3期)2017-06-01 12:20:59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五月丁香综合AⅤ| 亚洲 欧美 偷自乱 图片| 天堂网亚洲综合在线| 一级片免费网站| 五月天久久综合|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一区| 日韩不卡免费视频| 免费人成视网站在线不卡| 国产黑人在线| 日韩色图区| 中文字幕乱妇无码AV在线| 亚洲一区网站|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超碰91免费人妻| 天堂亚洲网| 亚洲日本www|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主播第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影视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三级色|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久久|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WWW丫丫国产成人精品| 欧美午夜精品| 日韩在线视频网站| 无码'专区第一页| 亚洲黄色片免费看| AV无码国产在线看岛国岛| 亚洲综合片|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播放2019| 欧美高清三区| 国产不卡国语在线| 久久青草免费91观看| 粗大猛烈进出高潮视频无码| 国产18在线| 毛片免费高清免费| 白丝美女办公室高潮喷水视频 | 国产成人一二三| 青青操视频在线| 91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综合天天色|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欧美日韩午夜|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熟视频在线多多| 91小视频版在线观看www| 456亚洲人成高清在线| 久久国产精品麻豆系列| 国产成人狂喷潮在线观看2345| 欧美一级黄色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226114| 91小视频在线| 国产九九精品视频| 青青操国产视频| 六月婷婷激情综合|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制服丝袜亚洲| 中文字幕久久波多野结衣| 色偷偷男人的天堂亚洲av| 成人年鲁鲁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无码视频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久久美女精品|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品| 91精品国产91久无码网站| 91久久国产热精品免费| 国产你懂得| 欧美性久久久久| 无码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成人av免费|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亚洲中文无码h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