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哲予 壽敏好 郭 旭
近年來,在鄉村振興實踐中,滬浙兩地緊密協作。上海的資金、技術、管理與浙江的鄉村資源、制度供給相結合,發展出中介化運營鄉村振興的新模式。浙江湖州以“村莊經營”為突破口,進一步拓寬“兩山”轉化通道,推動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本文以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李家巷鎮劉家渡村為案例,研究其中介化運營模式、績效與風險。
劉家渡村位于浙江省北部的浙、蘇、皖三省交界地帶,村域面積3.37平方千米,人口2474人。該村過去以水果種植、特種豬養殖為主導產業,村莊周邊工業企業聚集,企業員工多數是外來人口,食宿、娛樂等方面的需求旺盛。2021年,鎮政府引入上海國盛集團旗下鄉村振興服務平臺公司思爾騰,通過鎮、村、企三方共同組建合資運營公司——長興思騰,結合浙江省精品村建設,創新EPC模式,運用于村莊改造,圍繞周邊企業配套打造“高端產業共同富裕社區”,創新性地發展出鄉村振興“中介化運營”模式。
劉家渡村的運營模式中主要為“基金”與“運營”兩個相互關聯的運作機制。在“基金”方面,上海思爾騰、長興思騰與國資集團內的其他資本出資設立私募基金公司,成立本地化的“鄉村振興基金”,通過該基金尋找合適的鄉村產業項目,為意向項目注入資金,助力鄉村產業發展。在“運營”方面,上海國盛集團、地方政府與村集體共同出資設立了平臺公司在當地的子公司(長興思騰),并形成深度合作。長興思騰公司結合當地的稟賦條件以及政策支持,為當地制定了打造以“集中居住樣板+產業配套示范+新老居民融合”為目標的高端智能產業社區發展方案。長興思騰負責策劃深化、工程承包、業態招商以及盤活產業項目,村委會負責擬定劉家渡村發展定位,征收村中閑置資產、基礎工程建設開銷、協調村民矛盾。鎮政府負責撥出建設款項以及過程監督。通過明確的股權架構與項目分工,在劉家渡村建設過程中,各方主體的合作資源得到了合理的分配和使用。
1.平臺公司。村企合作伊始,平臺公司就利用上海的人才、技術優勢為劉家渡村設計了發展方案。劉家渡村憑借該方案獲得了“精品村”建設項目資格,爭取到上級政府的財政支持。子公司將流轉集中后的宅基地住房打造成住宿、經營空間,并從外界引入餐館、酒吧等業態,滿足企業的配套需求,定期收取村內業態的租金,用于支付村民的土地流轉租金。同時,子公司負責建立私募基金公司,用于吸納政府、村集體以及各類社會資本,子公司充當基金管理人的角色,負責運作出資方的資金,并從投資的最終收益中收取管理費用與績效提成。經過專業的投資分析,基金公司會用匯集的資金投資甚至收購一些未上市但前景良好的公司,并利用國資集團的資本,將其運作上市。隨著該公司規模的擴大,平臺公司就可引導該公司在劉家渡附近投資建廠,從而為村內業態提供市場需求。
2.村集體。村委會負責與村民溝通,協調農戶將其宅基地流轉給集體經濟組織,并由經濟組織將土地出租給平臺公司統一打理。就村民的安置與補償問題,村委會與村民作了如下約定:一是村民可選擇“以地換地”的方式,放棄原先宅基地,在村內集中安置點新建。二是村民也可選擇保留宅基地,將舊居出租給村集體,獲取相應租金(10-12元/㎡/月,每戶年租金約4萬-5萬元)。三是業態引入后,優先解決村內人員的就業問題。待村內業態投入運營后,村經濟組織將從平臺公司每月的收益中抽取部分用于支付農戶的租金。但在前期建設階段,村委會將承擔三年的搬遷戶補償費支付,從而給予平臺公司三年的免租優惠,減輕子公司建立之初的資金壓力。目前該村已通過宅基地流轉集中了村內的405間民房,用于后期的業態引入。
3.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承擔著審批村莊項目與提供前期建設資金的責任。村莊的所有前期建設項目都會打包,交由地方政府一次性立項。目前,縣政府與鎮政府已分別在劉家渡村前期的基礎設施建設中投入1000萬元。此外,政府還將在基金公司的資金池中投入財政資金,為基金公司的信用背書,從而引導更多社會資本進入基金池。
1.業態運營收入。主要包括前期的村莊規劃費和業態租金。首先,通過為村集體設計發展方案,平臺公司可獲得設計費用。其次,通過基金制度引入需求并努力與周邊企業形成配套合作,通過業態引入與運營產生收入。
2.政府優惠政策。地方政府的優惠政策為平臺公司提供了一定的政策補貼。縣級政府將外來商戶、企業上繳稅收縣級留存部分的80%予以返還。作為業態引入中介的子公司,也可從稅收返還部分中獲取分成。此處的80%僅為一個基準比例,具體的實施細則因不同商戶和企業的營業額、所繳稅種而異。
3.基金運營收入。無論該基金的運作是否虧損,作為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子公司都可獲得占投資總額2%的管理費用。此外,當基金資本退市上岸時,會售賣投資公司的股票,獲得股票溢價。這時平臺公司可以從中獲得額外的績效提成。目前,該基金公司計劃募集10億元的首期資金,基金的運作收益也將成為子公司主要的收益之一。
4.土地運營收入。劉家渡村的業態搭建和周邊文旅產業發展將為土地帶來增值效應。目前,劉家渡仍處于業態搭建的前期,土地尚未實現增值,子公司計劃提前收購周邊農產品物流中心,利用其中的部分土地和建筑物開發房地產。按照業態建設完后的房地產市場價格測算,預計會有3000—4000元/平方的房地產增值,通過提前謀劃業態布局與土地增值收益,運營土地將為平臺公司帶來可觀的預期收益。
第一,績效分析。一是中介化運營模式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周邊企業的潛在需求,有利于劉家渡村的產業升級,有利于鄉村振興中的內在“造血機制”生成。二是平臺公司收入的多樣性使得其償付村民租金的能力增強,村民權益更有保障。該模式下村民不僅可獲得租金收入,而且能獲得就近的就業崗位,增加了村民在鄉村振興中的參與感與獲得感。三是整合了地方政府、村集體以及下鄉資本三方利益。地方政府與村集體出于發展需要,為先進的資本與技術企業提供政策與資源上的保障;下鄉資本須經營管理良好,才能使劉家渡的業態與土地價值增值,并長期獲得政府給基金的信用背書。與傳統的資本下鄉相比,中介化運營模式降低了下鄉資本“惡意跑路”的可能性。
第二,風險分析。一是若基金投資因為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出現虧損,平臺公司、地方政府、村集體將會承擔虧損,投資對象的引入也存在一定的風險,進而影響村內業態與服務的需求量。二是基金公司在選取投資對象時需要考慮該對象是否適合落地湖州長興,以及該公司入駐長興的意愿。而符合這些考量的優質投資項目在實踐中數量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