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關工委 沈丹琳

經過幾年的發展,“少兒進步獎”的支持團隊不僅僅只有最初的發起人團隊,還發展出了工作室,結對教師已有100多位
在浙江北部一座有60 萬人口的小縣城——德清,有一群退休老教師,用12 年的光陰為246 名“進步少兒”的成長護航,用“三春暉”照耀“園中葵”,以火熱的愛心詮釋師者的情懷。
2012 年3 月,德清縣正在轟轟烈烈開展“學雷鋒”系列活動。一位82 歲的退休教師李愷看到新聞后,回憶起自己兒時的貧困生活,萌生了要為家庭經濟困難的孩子們辦些實事的想法。
說干就干。考慮到自己年事已高,力量有限,李愷牽頭,聯絡到一群熱心老教師,一起商量為困難孩子們辦實事的方式。老教師們對這件事都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有的說,“我小時候條件不好,后來得到幫助才讀成書、當上了老師。要說這輩子最感恩的事,那肯定是這一件了。”有的說,“當年工資不高,上有老下有小,那時我們都在資助學生。現在退休金高了,日子好過了,更有能力資助困難學生了。”
在這次會議上,老教師們還提出,直接捐錢可能會給孩子們造成心理壓力,要從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多方面關懷,幫助他們取得更大進步。考慮再三,2012 年4 月初,16 名老教師聯合申請設立了“德清縣少兒進步獎”,用以表彰全縣范圍內在義務教育階段公認進步較快的少年兒童,特別是來自貧困家庭的、取得進步的學生。
老教師們一致認為,光有表彰并不夠,這些孩子大多來自經濟困難家庭,更需要正面鼓勵和長期關愛。為了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老師們還在“少兒進步獎”實施章程中增加了一項跟蹤聯系制度。
“每位學生獲獎后都會有一位退休老師聯系幫助,直至高中畢業。”“少兒進步獎”工作室負責人沈曉偉說:“我們希望每位獲獎學生都能夠通過努力實現夢想,成為學習進步、身心健康的孩子。”不問寒暑、不計得失。為了共同的目標,一群退而不休的老教師就這樣心甘情愿地投入關愛工作中,化身孩子們的慈母慈父、良師益友。
洛舍中心學校的小豪是姚鳳華老師結對的第一名學生。兩人相識于2012 年的春天,那時的小豪還是一名五年級的小學生。他未出生時,爸爸因車禍高位截癱,4 歲時,媽媽改嫁,留下他與爺爺奶奶相依為命,家里負債累累。姚鳳華老師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用自己的退休金為小豪購買學習資料,出資幫助他渡過難關。從此,小豪的人生多了一束溫暖。
干山中心小學退休教師何雪梅是“少兒進步獎”發起人之一,今年77 歲,一生愛生如子。退休后,她重拾心理健康教育特長,當起結對少兒的“知心奶奶”,用愛心和耐心作“敲門磚”,幫十余名因家庭原因導致缺乏安全感、自信心和行為偏差的孩子打開了心扉。每每回憶起何老師的幫助,結對少兒小紅的奶奶總是紅著眼眶說:“沒有何老師,我們家就沒有今天。”
還有的老教師發動子女捐資助學,或聯系村委、學校和上級關工委幫助結對的孩子解決實際困難,想方設法為孩子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2023 年8 月31 日,“少兒進步獎”舉行了第十二屆表彰活動。這場連續12 年的愛心接力,一直有一個規定:結對的“進步少兒”在本校畢業后,如果到異地求學,老教師會將其交到新學校的一名老教師“聯系人”手中,開啟新一程的愛心陪伴,保證關愛不斷檔。
2021 年度“少兒進步獎”特等獎獲得者小哲,曾因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被迫中斷學業。得益于“少兒進步獎”,他受到“聯系人”胡松年老師無微不至的關懷,除了在精神上打氣,胡老師還隔三岔五幫他輔導功課,追回落下的學業。身體恢復后,小哲順利成為一名初中生,新的“聯系人” 又馬上與他見面聯系,主動關心他的學習進度和身體情況。
12 年來,老教師與孩子們之間通過“少兒進步獎”架起了連心橋,孩子們充分體會到和諧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喜人的改變也在悄悄發生,這些貧困家庭的孩子們個個變成了陽光開朗、學習努力、愛做好事的好少年。
大手牽小手,接力傳遞愛。目前,246 名“進步少兒”中,40 名已在老教師的護航下走進了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工商大學等高校大門。
受到“少兒進步獎”老教師團隊的示范帶動,全縣廣大離退休教師關心下一代的熱情被迅速點燃。目前,全縣近千名退休教師參與了獎項捐款,100余名參與了“少兒進步獎”結對工作。此外,還有近300 名退休教師參與了失依生、貧困生、學困生、問題生等特殊學生的結對幫扶,100 余名擔任了關心下一代講師團成員、“春泥使者”、“德育輔導員”,發揮特長參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有的老教師聯合設立了“夕陽紅”獎學金,還有的發起了“為愛再授課”公益行動,涌現了一大批先進典型。
近年來,縣教育局關工委先后榮獲了浙江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等稱號,“少兒進步獎”團隊也被評為浙江省“最美五老”。
“春節里,結對過的那些孩子都到我家里來,還在上學的,已經上班的都有,他們都想著我。”全國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少兒進步獎”團隊成員蔡永法老師高興地說,“我們不是祖孫,卻勝似祖孫啊!”
在關心下一代的道路上,老教師們12年如一日,默默奉獻,用樸實的愛心和堅定的初心書寫了動人的愛之華章,用實際行動展現了“最美五老”的精神風貌。
愛的接力將生生不息,孩子們的人生將別樣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