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益梅
(天津工業職業學院,天津 300400)
加強崗位實習的教學管理,實現人才培育模式的有效管理,是適應我國高職院校人才培育的重要規劃,也是我國經濟發展戰略的必然需求。在崗位實習過程中,作為工科類高職院校的學生,將會接觸更多的動手操作的實踐技能,能夠將課堂中學到的理論知識轉換為企業生產一線的實踐能力,作為機械類專業的崗位實習,學生們大多會去機械加工、機械維修等專業性較強的實習崗位參加培訓,此時,崗位實習的優勢便凸顯出來了,在崗位實習中,學生的操作技能得到提升,脫離出以教室為主的第一課堂,能夠根據遇到的實際問題鍛煉自身的綜合能力。
近年來,隨著全國高校學生數量的不斷增加,我國社會的就業率普遍下降,高職學生需要到企業進行1 年的崗位實習,畢業后直接進入企業,但是一部分學生由于高校畢業生數量的壓力,出現找不到工作的情況,他們會選擇創業、提升學歷或者在家待業等。高職學校崗位實習制度的完善,能夠將企業的用人需求和崗位實習內容傳達到學生群體中,使學生和企業實現對接,幫助企業找到合適的用人需求,同時,解決了學生的就業問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業的壓力。
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學校所學到的課程除了一部分理論課程,也會接觸到集中實訓課程,但是和企業相比,還會存在一定的差距,表現在和企業的實際生產設備相比,學校的教學設備較為老舊,教師教的知識不一定是企業生產實際中用到的,因此,讓學生參與到企業生產一線的崗位實習中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技能,而且還能夠使學生了解到目前企業生產一線的真實情況,能夠緊跟時代步伐,加強自身能力素養,解決更多企業一線中遇到的問題。
目前,我國的各個工作崗位上有很多技術性工人,并且崗位上的工人大多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技術性工人儲備不足仍舊是未來影響我國發展的因素。目前來看,能夠達到持續在工作崗位上的工人仍在少數,并且員工能夠持續工作的時間又很短,如果能夠將高校和企業聯合起來,共同為社會輸出高素質的人才,這樣能夠實現資源的合理化配置,高職學生的能力素養也能夠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在學生進行崗位實習過程中,學校和企業是學生活動的主要場所,但是學生實習的企業與學校間聯系不緊密成為了崗位實習過程中存在的難題。主要體現在:學生離開學校進入企業進行為期1 年的崗位實習,學生在這1 年的實習過程中,并不是企業的正式員工,企業對學生的管理勢必會有所松懈,而學生沒有在學校,學校對學生的管理也會不全面,這就導致學校、企業對崗位實習學生的管理存在銜接不到位的情況出現。
近幾年,隨著擴招的步伐不斷加快,高校學生的數量也在與日俱增,這就導致高職學生的招生質量有所下降,出現的問題有:學生的基礎知識不扎實,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不強,自主學習能力下降,學習的主動性降低,并且缺少吃苦耐勞、迎面挫折的精神狀態。大部分學生對即將參加的崗位實習和就業崗位茫然,對即將面臨的實習工作內容不熟悉,而且覺得實習崗位只是臨時的崗位,沒有產生強烈的責任心,缺少主動學習的意識。對于高職學生來說,崗位實習的工作崗位大多數處于車間一線,較大的工作強度和企業嚴格的制度,需要學生具備吃苦耐勞、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和專業的職業素養以及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學生離開了管理比較松懈的學校,進入了有嚴格規章制度的企業,勢必會從心理上產生極大的不適感,因此,學生對崗位實習的積極性不高也是必然。
學生在校進行了2 年的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第3年進入企業進行崗位實習,實際上是對專業理論知識的驗證和鞏固,以此來提升專業技能,提高職業核心素養能力。這就要求學生進入的實習崗位最好要和所學專業匹配,以此來增強對所學專業理論知識的提升,但是現實情況是,由于實習崗位數量有限,學生找到和自身專業相匹配的崗位少之又少,更有甚者,學生的實習崗位和所學專業天壤之別,這就導致和最初的實習初衷相去甚遠,打消了學生實習的積極性和實習的效果,還有一部分學生存在“打醬油”心理,認為只要在實習鑒定表里蓋章就完成任務了,并沒有想過從實習崗位中獲取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特別是在企業缺乏指導教師的情況下,學校的指導教師又不能做到實時監管,這就導致學生崗位實習的效果不理想,沒有達到學校通過崗位實習鍛煉學生專業技能的預期。
教育和產業相互融合、良性發展是產教融合的最終目的,這就需要在崗位實習過程中注重學生的教育和崗位實習的效果,而在實際的崗位實習過程中,對學生的監管和考核不是特別全面,這就使得產教融合缺乏應有的廣度和深度。首先,崗位實習教師對進入崗位實習學生的監管停留在學生是否真正到達企業參與了崗位實習,在實習過程中學生的實習情況和表現,崗位實習教師無法深入了解,這就導致難以實時掌握學生崗位實習的工作成效和質量。然后,崗位實習的指導教師基本上都是由專業課教師擔任,不僅要完成自身的教學任務,而且還需要兼顧崗位實習的指導教師職責,因為工作量較大,加之科研任務重,難免會有顧及不到之處。最后,在崗位實習的最終考核上,崗位實習指導教師一般會在學生實習前進行崗位實習的考核要求、注意事項及安全教育,每月提交月總結及崗位實習的心得體會,考核比較單一且相對簡單,無法真正達到崗位實習的核心要求,無法突出理實一體、產教融合的目標。
首先,學校和企業加強溝通交流,可以通過組織座談會,了解企業用人需求,學??梢酝ㄟ^企業單位的實際用人需求,提供切實可行的用人方案,實現學校和企業雙向的用人管理制度,真正實現校企合作。然后,企業和學??梢陨套h組建完善的管理機制,成立專門針對崗位實習的管理辦公室,能夠實現崗位實習信息的實時共享,使得崗位實習工作在企業和學校得到高效的管理。再有,在完善崗位實習管理機制的過程中,還需要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養,實現學校專任教師到企業中不斷歷練,增長經驗,了解企業用人需求,企業職工也可以到學校進行以訪學、講座等不同形式的交流,促進校企之間不斷深化交流,明確崗位實習過程中不同階段校企之間應盡的職責和義務。
為了使崗位實習最大程度的發揮效力,使學生真正的從崗位實習中獲得技能的提升,需要引導學生轉變對于崗位實習的態度。同時,作為崗位實習的指導教師、專業任課教師和輔導員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加強崗位實習在就業創業中重要作用的灌輸,使學生從內心深處認識到崗位實習的重要意義,不僅能夠提升其專業技能,鞏固理論教學中的知識點,而且還能夠鍛煉學生們的人際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真正的實現從校園向社會的過渡。同時,學??梢哉堃恍﹥炐惝厴I生回校開展座談,與在校生交流在企業中遇到的問題,分享在崗位實習中的心得體會,請同學們能夠切身的感受到通過崗位實習確實能夠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和實踐技能,從而希望早日到崗位中接受鍛煉。
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向學校傳達用人需求,學校根據企業的需求調整人才培養模式,達到能夠在企業中快速勝任崗位的能力,這樣企業能夠發揮最大的生產空間,學生也能夠在企業中獲得成長。這種培養模式對于學生崗位實習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可以得到有效的解決,這促使學生能夠在企業實現自主學習,主動去發現并解決問題,無論是對于企業還是學生自身都是一種提升,實現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環。對于學生來說,在企業崗位實習,不僅獲得專業技能的鍛煉,如果表現突出,還會獲得繼續留在企業的機會,以此來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索的精神品質。對于企業來說,學生不斷上進的精神會激勵企業管理者以未來企業員工的姿態去培養,傳授真知識,增強企業中師傅的指導力度,改變了以前學生在企業崗位實習過程中“混日子”的局面。
我國一直在大力培養“雙師型”的教師隊伍,要求教師既要有扎實的理論功底,還要有一定的實踐能力,能夠解決在企業生產實際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教師不再是以往的紙上談兵,還要有深入企業生產一線的經驗。這樣,學生在崗位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向指導教師請教,指導教師能夠快速的給予指導,使學生能夠將遇到的問題快速解決。因此,在進行崗位實習時,崗位實習指導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深入企業生產一線,了解目前企業的實際生產狀況,這樣無論是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是作為教師個人的成長都是一種促進,能夠使教師隊伍真正地實現雙師。
企業生產一線的教學實踐活動就是崗位實習的實質,其中崗位實習的2 個核心是學生的“學”和指導教師的“教”。崗位實習要保障實習的質量和最終考核的科學合理,首要因素是崗位實習的時間保證。高職院??梢詫厴I課題與崗位實習結合起來,學生在做畢業課題時可以結合自身的崗位特點來開展,將畢業課題的內容與實習總結、實習體會進行融合,由企業指導教師、學校崗位實習指導教師和畢業課題指導教師三方來進行考核評定,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將崗位實習的工作內容轉化為內在對知識的凝練,并體現在畢業課題論文中,使之達到“做中學、學中做”的效果,不僅可以保障崗位實習和畢業課題的質量,而且還能夠減少學生離職的現象。
在崗位實習過程中,可以將企業指導師傅、崗位實習指導教師、學生輔導員和學生家長四方聯合起來進行有效管理。企業指導師傅在崗位實習中對學生的崗位指導和安全教育進行全權負責,崗位實習中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實習動員等由崗位指導教師來負責,輔導員需要定期下企業了解學生的實習狀況以及實習政策解讀,對實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和企業指導師傅、崗位實習指導教師多方溝通交流,同時,學生家長應當做好后援工作,多給學生心里溫暖,解決學生的后顧之憂。只有這四方聯動,才能發揮崗位實習的最大效能,提高學生的實習效果。
崗位實習的關鍵在于實習過程中的管理和質量,崗位實習的質量評價體系可以從企業師傅、崗位實習指導教師和學生三方作為考核主體,使崗位實習的考核方向更加多元。首先,在崗位實習前,充分發揮崗位實習指導教師的責任,對學生的實習單位和實習內容進行核實,在實習過程中,企業指導師傅可以針對實習內容定期組織實習考核,加深學生對于企業文化和專業技能的掌握程度,崗位實習指導教師針對學生在線上提交的實習總結開展進一步的談話了解,保障和學生有充分的溝通了解,畢業課題指導教師針對學生崗位實習的工作內容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在實習結束后,可以針對實習階段崗位指導教師和企業師傅的工作進行相應的考核評價,以此來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高職院校中,崗位實習對于人才培養路徑和模式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學生實現知行合一、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形式,對于學生專業技能的提升,提高學的就業率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作用,高職學校應做好校企之間的有效合作和溝通,整合優質教學資源,豐富學生崗位實習新模式,完善崗位實習制度,提高崗位實習的效果,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就業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