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角
促進退役風電和光伏設備循環利用
經濟日報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國資委等部門日前印發《關于促進退役風電、光伏設備循環利用的指導意見》。這是我國首份系統部署退役風電、光伏設備循環利用工作的政策文件。
國際首套300兆瓦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膨脹機下線
從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獲悉,我國在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研發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由該所和中儲國能公司聯合研發的國際首套300兆瓦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膨脹機完成集成測試,順利下線。
今年8月初,研發團隊完成了300兆瓦壓縮空氣膨脹機的集成測試,各項測試結果均達到或超過設計指標,具有集成度高、效率高、啟停快、壽命長、易維護等優點。相關人士介紹,相比100兆瓦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300兆瓦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的規模將提高3倍,單位成本會降低20%—30%,效率提高3%—5%。
數字
全國首條525千伏直流海纜通過預鑒定試驗
近日,全國首條525千伏直流海纜在國網舟山供電公司海洋輸電工程技術實驗室通過預鑒定試驗,意味著525千伏直流海纜具備使用條件。超高壓海纜是“國蛟一號”國家海洋輸電技術的重要研究項目,是島際聯網和海上風電場的重要設備,驗證其是否具備應用條件至關重要。海纜預鑒定試驗可以充分驗證海纜本體、接頭和終端等各方面性能,是海纜應用前必不可少的檢驗環節。
此次試驗對象為525千伏直流海纜,是全國電壓等級最高的直流海纜。該海纜通過預鑒定試驗,“國蛟一號”國家海洋輸電技術又一次填補行業空白,將為島際聯網、海上新能源遠距離、大容量輸送提供可靠通道保障。
前7個月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超1.7億千瓦
從國家能源局獲悉:今年前7月,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超1.7億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產8773萬千瓦。其中,風電新增裝機2631萬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產1138萬千瓦;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9716萬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產5943萬千瓦。風電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超1.2億千瓦,占全部新增發電裝機超七成。
截至7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27.4億千瓦,同比增長11.5%。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4.9億千瓦,同比增長42.9%;風電裝機容量約3.9億千瓦,同比增長14.3%。
電源電網工程完成投資穩步增長。前7月,全國主要發電企業電源工程完成投資4013億元,同比增長54.4%。其中,太陽能發電1612億元,同比增長108.7%;風電960億元,同比增長40.3%;核電439億元,同比增長50.5%。前7月,電網工程完成投資2473億元,同比增長10.4%。
關注
中央媒體走進新型電力系統一線活動成功舉辦
本報訊 8月18日至20日,以“推動能源轉型 建設美麗中國”為主題的中央媒體走進新型電力系統一線活動成功舉辦。此次活動由中國行業報協會主辦、英大傳媒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承辦。
構建清潔低碳、安全充裕、經濟高效、供需協同、靈活智能的新型電力系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本次活動旨在深刻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采訪報道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的生動實踐。
中國記協國內部主任殷陸君、中國行業報協會會長張超文在活動啟動儀式上要求,參加此次活動的記者要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通過實地采訪感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新變化和新機遇,感知國家能源結構調整取得的新成就、新面貌,圍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講好電網企業心系國之大者、勇于創新實踐的責任擔當,講好推動能源轉型、建設美麗中國的動人故事,為加快能源結構調整、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3天時間里,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新社、《科技日報》、《中國環境報》等11家中央媒體和行業媒體的記者們走進國家電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一線,在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能源大數據中心、國家風光儲輸試驗示范工程、張北柔直工程、豐寧抽水蓄能電站、承德塞罕壩機械林場供電所等地采訪報道國家電網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的進展和成就,感受我國新能源的蓬勃發展,用鏡頭和文字記錄國家電網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建設綠色電網、守護綠水青山的生動實踐,展現央企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