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一到三伏天就頭痛?而且好像天氣越熱頭就越痛?每年都是這個‘套路,我這到底是怎么了?每個夏天都過不好!”走進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神經內科的診室,就聽到江阿姨在向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張云云教授抱怨自己的頭痛問題。據江阿姨說,夏季頭痛是她的老毛病了,這幾天因為氣溫攀升,“蟄伏”了一個春天的頭痛再次“卷土重來”,而且氣溫越高,頭痛就越劇烈,“就像個溫度計,今天痛得厲害了,我就知道氣溫低不了”。因為頭痛的問題,江阿姨白天只得蜷在床上,就連最愛的廣場舞也擱置了,晚上更是因為頭痛的問題輾轉難眠。前幾年江阿姨也去醫院檢查過,CT、核磁共振都做了,并沒有發現什么大問題。雖然檢查結果讓她放心不少,但是頭痛的毛病卻從未在夏天“遲到”過,一犯病總是折磨得她苦不堪言。
夏季頭痛屬于原發性頭痛
據張云云教授介紹,造成頭痛的原因其實很多。從頭痛本身來說,主要分為原發性頭痛和繼發性頭痛兩大類。繼發性頭痛是由于某種疾病產生的,比如腦血管病、顱內炎癥、頭部外傷、感染等引起的頭痛,而原發性的頭痛則是指不能歸因于另外一種疾病或者沒有繼發病因的頭痛,包括偏頭痛、緊張性頭痛、叢集性頭痛等等。江阿姨所患的夏季頭痛也可歸屬于原發性頭痛。
雖然原發性頭痛的明確病因大多并不十分清楚,但一般認為是多因?素綜合影響下的結果,既有內因也有外因。
內因
與遺傳相關?一個家族中有多名頭痛患者,這是基因帶來的頭痛。
與內分泌代謝有關??有的女性在月經期會有頭痛的癥狀,經期后頭痛會逐漸消失,還有的女性在絕經后會明顯感到頭痛的發作有所減輕。
外因
藥物因素?部分藥物會引起患者頭痛,比如某些有擴血管作用的藥物。食物因素?含有酪氨酸、亞硝酸的食物可能引起頭痛,如奶酪、巧克力、柑橘、腌制食品。
壓力因素?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家庭負擔重,過度的緊張和焦慮也很容易引起頭痛,導致緊張性頭痛。
張云云教授表示,從性別而言,女性通常比男性更容易發生頭痛的問題,這可能與女性內分泌系統以及植物神經調節功能更為復雜有關。
內外環境失衡?都是夏季頭痛的“導火線”
環境因素也被認為在夏季頭痛的發病過程中起到了主要作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外環境
強烈光照?臨床觀察發現,有相當一部分患者會因刺眼的光照誘發或加重頭痛,他們表示非常不愿意看到強光。
氣?溫?過?高?持?續?的?高?溫?容?易?導?致?血?管?擴張,而?擴?張?的?血?管?牽?拉?到?顱?腦?內?某?些?傳?導?痛覺的神經,就會引發頭痛。夏季持續的高溫還會引起血壓下降,血壓過低也會引起頭痛。此外,高血壓患者如果在夏季沒有很好地對藥物進行調整,引起血壓下降過低或者血壓控制不良,都可能引發頭痛。
不少人一到夏季就經常頭痛,并伴有食欲不振、全身無力、低燒、消瘦,至入秋后氣候涼爽時便不治自愈,其主要原因是胃腸功能紊亂和睡眠不足,血糖的濃度下降,以致大腦缺少儲存營養的能力,造成中樞神經出現“能源危機”,引發疰夏性頭痛。
此外,飲水量不足或因氣溫過高后出汗太多也會引起頭痛,這種夏季頭痛也稱為“失水性頭痛”。
室內外溫差過大?夏季離不開空調,總有一些人因貪涼把空調溫度開得過低,造成室內外溫差過大,此時如果從很熱的室外環境進入很涼的室內環境,血管容易發生猛烈收縮,進而引發頭痛。
人體內環境
煩躁情緒?夏日驕陽似火,悶熱難熬,許多人心情煩躁、情緒低落,甚至對外界和他人懷有“抵觸”情緒,結果出現胸悶和頭痛現象,這主要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關。
勞逸不當?很多人有夏日晚上納涼的習慣,夜生活過于歡暢,次日又要工作或學習,連續疲勞容易引發頭痛。
飲食不節?冰淇淋入口的那一瞬間,如果吃得太快、太猛,會對口腔黏膜造成較強烈的寒冷刺激,使額部皮膚的神經產生放射性疼痛,還可能導致大腦血管痙攣,供血減少,產生頭痛、頭暈、耳鳴、目眩、惡心等癥狀,嚴重者會致搏動性頭痛。這類因貪食冷飲引起的夏季頭痛也被稱為“冷飲性頭痛”或“冰淇淋頭痛”,患者多表現為雙目緊閉,還會出現耳鳴、目眩或輕度的惡心。
分辨頭痛的性質?尤為重要
夏季一旦發生頭痛,首先需要甄別頭痛的根源,因為頭痛既可能是夏季頭痛,也可能是腦中風、顱腦腫瘤等嚴重疾病的典型癥狀。
張云云教授告訴我們,在診斷頭痛問題時,醫生通常會詳細詢問病史,并對患者進行體格檢查,有助于識別疾病的其他信號。

如果是發作性、一過性的頭痛,或者是反復發作的,相對來說屬于偏頭痛、緊張性頭痛的可能性更大;如果是一種持續性頭痛,且痛感?逐?漸?加?重,那?么?很?有?可?能?是?某?些?器?質?性?疾病引發的頭痛;如果是急性發作、痛感劇烈的頭痛,很可能就是腦血管病變(如腦出血或是蛛網膜下腔出血、中樞神經感染等)引發的頭痛。換句話說,如果你的頭痛是突發的劇烈頭痛,或是持續性越來越明顯的頭痛,一定要引起高度警惕。
除了體格檢查外,影像學輔助診斷也是必不可少的,必要時需要進行頭顱?CT和(或)MRI檢查,有時候還需要配合做經顱的血管超聲、腦電圖檢查以及血液的生化檢查等。
夏季頭痛
預防重于治療
在張云云教授看來,根據氣候特點針對性地進行預防,是應對夏季頭痛最理想的方法。
減少光照?如果是因強光直照而發生的頭痛,陽光灼烈時盡量減少外出,若需外出可以使用遮陽帽、太陽眼鏡、遮陽傘等遮陽。
避免不合適的飲食?夏季容易頭痛的人群應盡量少喝冷飲,酒、咖啡、濃茶也需控量。
避免空調冷風直吹?將空調溫度設置?在26℃以上,且冷風不要對著頭直吹。
及時補充水分?發生因脫水而出現的夏季頭痛時,及時輸入一定量的生理鹽水,以消除或減輕脫水癥狀。同時,患者應臥床休息,采取低枕或無枕臥位,使血液盡可能多地流向大腦。夏季易發腹瀉,腹瀉時也要防止脫水,否則易發生缺水性頭痛。
控制血壓?高血壓患者要根據季節及自身血壓情況及時調整用藥,避免因降壓藥使用過量,而引起夏季頭痛。
勞逸結合,適當運動運動?可以增強體質,提高人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還可以緩解緊張情緒,所以即便在流汗不止的夏季,也建議頭痛患者保持規律運動。
做好情緒管理?心情緊張、煩躁時可以聽一些舒緩的音樂,以此排解不適情緒。
當然,如果上述方法仍然無法緩解夏季頭痛,那就需要去神經內科就診了。
針對夏季頭痛,中醫一般都會辨證用藥來緩解,比如瘀血引起的頭痛,可以用活血化瘀的藥物;肝陽上亢型的頭痛,可以平肝熄風;痰濁所致的頭痛,可以用祛痰化濕的藥物;氣血虧虛所致的頭痛,可以用益氣養血的藥物;屬于腎虛頭痛的類型,可以用補腎的藥物;對于夏季月經期頻繁發作的頭痛,可在經期之前用藥進行預防,避免經期性頭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