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水林 李曉芳 馬慧雪
走進獲評第二屆全民閱讀大會“最美農家書屋”的福建省連城縣姑田鎮中堡村農家書屋,一陣書香撲面而來,書架上的圖書碼放得整整齊齊。三三兩兩的村民正圍著書桌,有的專門翻看農業種植類書籍,有的閱讀小說,還有的閱讀養生保健類讀物,書屋內洋溢著濃厚的書香氣息。
姑田鎮中堡村農家書屋系連城縣“冠豸書屋”分館之一,自建成開放以來,以需求為導向,共建閱讀環境;以活動為載體,提高閱讀實效;以干部為示范,優化閱讀氛圍,使書香浸潤鄉村,讓書香為鄉村振興賦能。
以需求為導向? 共創閱讀環境
“從學校到書屋僅有幾分鐘路程,孩子們來此閱讀方便又安全。”書屋里,帶著幾名學生閱讀名著的姑田中學江建老師介紹說,以前很多學生的閱讀面比較狹窄,特別是留守兒童,放學后就在家玩手機、看電視,現在有了書屋這么好的閱讀環境,對他們可謂有益身心、增長學識。
中堡村農家書屋地處集鎮中心,緊鄰姑田中心小學和姑田中學,姑田鎮將中堡村農家書屋作為惠民工程,投入120余萬元于2022年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館內面積160平方米,內設閱覽席60個,共收藏黨建類、農業類、少兒類、生活類、文化類、政經類、科技類、雜志等8000余冊。服務對象大多是鄉村(社區)群眾和學校學生,書屋地址和圖書選取都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精準對接讀者的閱讀需求,確保大家真正“看得懂”“用得上”。開放以來已成為周邊群眾、學生的休閑去處,節假日甚至成為周邊鄉鎮居民的“網紅打卡地”。
為了方便群眾借閱,農家書屋取消了傳統借閱證,啟動社保卡功能,使用自助借還系統,讀者可直接通過自助借還機操作完成借閱,也可通過圖書管理員實現圖書借閱,并由專人負責做好日常圖書登記、整理等工作,嚴格執行圖書分類、登記、上架、保管和借閱等規程。針對不同人群工作、學習的特點,合理設置農家書屋開放時間。針對在校學生,周末及節假日集中開放;針對白天外出務工人員,合理安排晚上開放時間,提高群眾閱讀率,切實打通閱讀服務的“最后一米”。
據當地農家書屋負責人華璟蓉介紹,姑田鎮從實際出發,精心設計規劃農家書屋的陳設和空間布局,科學整理排列不同種類書籍,同時完善農家書屋管理規定和借閱制度,認真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并充實農家書屋存書種類,補充書刊數量,滿足群眾不同的閱讀需求。
以活動為載體? 提高閱讀實效
今年“六一”兒童節,中堡村農家書屋內,10多名志愿者和留守兒童共同制作蛋糕、玩趣味游戲。之后,還進行《神奇的小石頭》繪本閱讀活動,并模擬天上飛的熱氣球、水里游的大鯨魚等,讓孩子們提升想象力和創新力,在互動閱讀中拓展生命體驗,感受閱讀樂趣。
姑田鎮積極探索推進“農家書屋+”共建模式,以農家書屋平臺為載體,不斷延伸閱讀方式、拓展服務內容、深挖平臺功能,讓農家書屋“活起來”“動起來”“用起來”,將農家書屋打造成孩子們課外學習的好去處、村民掌握技術的“充電站”,使農家書屋真正成為傳播先進文化的“窗口”、學習知識的課堂,為鄉村振興凝魂聚力。
姑田鎮聚焦“農家書屋+鄉村振興”,將農家書屋打造成農民學習科學知識的“充電站”。書屋配足農業科學技術相關書籍,引導農民從書籍中學習農業科學技術,并將所學知識用于指導實踐,極大豐富了農民的科學素養和知識儲備,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農產品收益,增加農民收入,助力鄉村振興。同時,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姑田鎮通過農家書屋文化陣地,對群眾尤其是貧困群眾開展政策宣講、種植技能培訓等活動,使農家書屋逐漸成為廣大貧困群眾脫貧致富不可或缺的“充電站”,持續推進鄉村振興。“農家書屋用精神食糧裝滿了我們的錢袋子。我經常來這里看書,從書上學到不少新的種植養殖技術,對我幫助很大。”姑田鎮中堡村種植大戶華崇灶說。
姑田鎮積極探索“農家書屋+志愿服務”“農家書屋+新時代文明實踐”模式,充分發揮農家書屋功能,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文化服務中心等各類文化資源有效結合,組織青年志愿者到農家書屋開展課后輔導、防溺水知識宣講等具有教育性、引導性的集體活動,讓孩子們在和諧快樂的氛圍中健康成長;舉辦“繪本故事會”、培訓會等各項活動,用有趣的活動激發少年兒童的閱讀興趣;開展兒童閱讀“伴讀”計劃,陪伴小讀者讀完一本書,讓他們在參與閱讀、享受閱讀的過程中,從書中不斷汲取知識,豐富其精神世界。此外,還邀請身邊好人、老黨員等典型代表人物,在農家書屋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宣講活動,提高鄉村文明程度,讓文明之花開滿鄉村每一個角落。
2023年4月以來,書屋組織開展繪本故事會、經典誦讀等各類閱讀活動10余次,有效提高農家書屋的吸引力及服務群眾的水平。
以干部為示范? 優化閱讀氛圍
中堡村農家書屋與姑田鎮政府相鄰修建,廣大黨員干部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常常去書屋閱讀,形成“我愛讀書”“人人讀書”的良好閱讀氛圍。黨員干部通過閱讀,在養成讀書好習慣的同時,增長才干、增加見聞并學以致用,更好地為群眾服務。通過閱讀,不斷更新知識結構,讓工作有底氣、有朝氣。從黨員干部自身出發,輻射周邊群眾,將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語言,把知識傳達給文化素質較低的村民群眾,以優質多樣的服務豐富村民群眾的“文化糧倉”。
姑田鎮積極拓展農家書屋內涵,以黨員活動日為契機,村支部書記帶領引導黨員群眾充分利用紅色書籍進行集中或自主學習,推動農家書屋成為紅色教育“新陣地”,變身紅色教育“加油站”。
黨的二十大召開以來,該鎮以黨員干部帶頭,引導群眾走進農家書屋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黨員群眾圍坐在一起,結合各自生活經歷和切身體會踴躍發言,暢談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感悟,交流分享學習心得。
守一份匠心,照一方凈土。姑田鎮中堡村農家書屋發揮好文化陣地作用,以群眾文化需求為導向,進一步發揮文化引領作用,增加優質閱讀內容,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引領廣大群眾在閱讀中增長知識,在書香中陶冶情操,讓優質讀物真正成為群眾的精神食糧,讓全民閱讀的春風吹進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