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賈厚明
朱自清先生說:“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畫。”這句名言道出了有文采的語言對于作文的重要性。所謂“有文采”,就是要把話講得漂亮,讓文章言辭傳神、生動活潑,全篇流暢自然,優美動人,富有表現力,讓讀者感到有味。
語言是文章的外衣,光亮與否,直接影響著別人對你作文的第一印象。古人云:“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同學們應努力錘煉自己的語言,追求語言的亮麗醉人,如此,習作才會美起來。
可以從錘煉詞語入手。錘煉詞語要求我們選用恰當簡練的詞語準確地表意;相同的意思盡量用不同的詞語來表達;多用動詞和形容詞,以增強表現力。王亦辰同學的習作《夏天的味道》就善于錘煉詞語。比如:“望向遠處,此時天高云淡,落日顯得格外悠遠。天幕下是翻滾著的植物海洋,暮色正一點一點蔓延開,蟬鳴一聲接一聲。”此處用動詞“翻滾”來描寫“植物海洋”,突出夏日植物生長繁茂之態;用動詞“蔓延”來描寫“暮色”,給人一種延展感和漸趨性。
可以從“經營”句式入手。“經營”句式要求我們做到長短句交替,整散句配合。在整齊中求變化,使句型錯落有致,營造出文章的參差美和勻稱美。邵如熹同學的習作《我的火山之旅》就善于“經營”句式。比如:“如今這些黑色的熔巖凝結成嶙峋的怪石,千姿百態地堆砌著,奇形怪狀地橫臥著,一塊接著一塊,擠擠挨挨地鋪展開來。”此處文字長短交替,整散結合,讀起來富有音韻美。
可以從妙用修辭入手。綜合運用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反問、設問、反復、對偶等修辭手法,可以更準確、貼切、連貫、生動地傳情達意,把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準確無誤地傳遞給讀者。盧卓慧同學的習作《總有一種聲音直達心底》在描寫“小溪”時,就善于妙用修辭。比如:“撥開翠綠的柳枝,一條藍飄帶般的小溪流呈現在我的眼前。”此處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小溪流”比作“藍飄帶”,將小溪流的“色”和“形”直觀地告訴了讀者。
當然,有文采的語言歸根結底是為表意服務的。在追求文采的同時,同學們還應注意講求意蘊,做到內涵深刻、情韻豐富,表達真誠而理性,避免陷入“華而不實”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