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病是中老年人視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病因復雜,致盲率高。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全身疾病均可導致眼底病變。定期眼底檢查可以直觀發現眼底的形態變化,早診斷、早治療可以減少致盲風險。
我們可以把眼球比喻成一臺照相機,肉眼可以看到的是照相機的外表結構,而“眼底”就相當于照相機里面的膠卷,肉眼下看不到,需要通過特殊儀器檢查。眼底包括了眼球內部的玻璃體、視網膜、脈絡膜等結構,當這些結構出現病變時,我們統稱為“眼底疾病”。
老年性黃斑變性。黃斑變性是60 歲以上人群的主要致盲原因,主要表現為視物模糊,眼前黑影遮擋,視物變形等。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在眼部的一種嚴重并發癥,如不及時治療,會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
視網膜靜脈阻塞。多發生于“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黏度)病人,常突然發病,出現突然視力下降或黑影遮擋感。
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多發于伴有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老年人,是一種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表現,可導致嚴重的視力喪失,是心腦血管疾病進展的先兆。
視網膜脫落。可發生在任何年齡段,高度近視患者發生率高。主要表現為視野缺損、視力減退和(或)視物變形等,如不及時治療,將會導致患者視力的永久喪失,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高血壓、高血脂患者。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等患者,若病程發展到一定程度時,視網膜上會出現水腫、出血、滲出等,嚴重時可導致視神經水腫及萎縮,造成視力不可逆損害。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發癥很多,包括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白內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其中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已經成為繼白內障之后的首要致盲性眼病。
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妊娠高血壓疾病可導致視網膜出血、水腫、視網膜脫落等,嚴重影響視力。眼底檢查可了解其輕重程度,為臨床醫生適時終止妊娠、保護母子平安,提供一定的客觀依據。
高度近視患者。高度近視會造成一系列眼底病變,如視網膜裂孔、視網膜脫離、視網膜劈裂、黃斑裂孔等,對視力造成嚴重危害。每年定期散瞳眼底檢查,可以早期發現視網膜變性及裂孔,避免病變進一步發展為視網膜脫離,造成視力永久損害。
健康的生活習慣。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作息規律,飲食定時定量,戒煙酒,低脂、低膽固醇飲食,適當進行體育鍛煉,保持充足睡眠,增強自身免疫力。
心理調節。患有全身疾病的患者因病程長,需長期用藥,易出現消極情緒,不良心理不利于疾病治療,甚至可能會引起一系列并發癥。
避免過度用眼。青少年患者應避免過度用眼,防止度數加深發展為高度近視。高度近視會導致眼底疾病。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避免過多使用電子產品等
遠離有害光線。紫外線等有害光線可以穿透視網膜。在強陽光下進行戶外活動時,應注意佩戴墨鏡,避免直視強光,造成視網膜及黃斑損傷。特殊工作人群如電焊工、科研工作人員需佩戴防護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