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成年人會患上齲齒,據調查,兒童患有齲齒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兒童的牙齒問題會直接影響到日后的身體健康,因此應該重視兒童牙齒的保護,預防齲齒,注意牙齒衛生,養成一個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
胎兒在第6 周左右時就會形成牙胚,孕婦應該注重營養的攝入以及自身的健康情況,這與兒童出生之后牙齒的狀況息息相關。孕婦日常應該吃一些含有蛋白質、維生素、鈣等元素的食物,比如肉類、蛋、奶、魚等,這些都能夠加快兒童牙齒硬組織的鈣化。不僅如此,孕婦服用藥物之前一定要向專業醫師咨詢,有些藥物會對兒童的牙胚造成一定影響。
嬰兒所飲用的食物當中,糖類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相對較多,因此這個階段兒童患上齲齒的概率也會大大增加。父母要注重喂養方式,有些兒童在晚間睡覺之前經常會含著奶瓶,如果發現有這樣的行為,父母一定要糾正。在晚間睡覺之前,父母要在手上裹上紗布,然后使用清水輕微擦拭兒童的牙齒,擦去上面的殘渣。
一般來說兒童3 歲左右時乳牙就會完全長出,這個階段父母要讓兒童養成早晚刷牙的習慣,而且要給他講解正確的刷牙方法,并確保刷牙的時長。此外,父母要讓其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好習慣,盡量不要讓兒童吃太多的甜食,喝含有糖類的飲品,吃喝完甜食與飲品之后要立即漱口、刷牙。在每次飲食之前,父母都要將兒童餐具進行全面消毒,并且定期帶兒童去專業的牙醫診所檢查牙齒狀況。
將近7 歲時,兒童乳牙就會開始依次脫落,進而長出恒牙。在此期間,父母要注重兒童六齡齒的保護,六齡齒對于兒童日后成長發育等各個層面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通常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去專業的牙醫診所給兒童做窩溝封閉,能夠有效預防齲齒。對于教育教學機構來說,應該在日常注重口腔保健工作的預防和開展,與此同時還要提升日常的婦幼保健,對校園飲食做好科學搭配。
(1)洋蔥 對于兒童來說,應該在日常生活當中多吃洋蔥,不僅能夠有效起到預防蛀牙的作用,還能夠使口腔抗菌能力得到提升,讓兒童有一個健康的口腔環境。洋蔥富含硫化合物,能夠起到殺毒、抗菌的作用,兒童長期食用洋蔥,其中的硫化合物能夠將口腔當中引發蛀牙的變形鏈球菌完全殺死。
(2)粗纖維食物 芹菜、豆角等蔬菜,由于自身所含的粗纖維相對較多,因此兒童在食用時能夠帶走附著在牙齒表面的細菌。不僅如此,兒童在咀嚼芹菜這類的粗纖維食物時能夠激發口腔中唾液的分泌,使口腔當中的酸堿度達到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
希望父母能夠付諸行動,讓兒童減少患齲病的概率,給兒童營造一個健康的口腔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