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健

雷尼爾國家公園的“日出游客服務中心”和停車場。服務中心里設有咨詢臺和與雷尼爾國家公園有關的各種展覽。
美國西北部華盛頓州的雷尼爾國家公園“日出游客服務中心”背靠著雷尼爾山東北側,夏日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在高聳的雪山頂,慢慢將整個山頭染成金色。給這樣一個地方起名為“日出”應該不需要太費腦筋。
2022年8月下旬,我們第二次來這里走山,算是舊地重游。第一次來是8年前,有一件事印象深刻:在山路上遇到一位身穿公園管理員制服的老人,向他問路并聊起來。他已經退休,在公園里做義工。工作是在山路上轉悠,回答走山客的問題。記得聊了很長時間,我心想,這個工作不錯,將來我退休,也來這里做義工。
巧的是,第二次來這里走山時,我們剛退休,從中西部搬來西雅圖,在停車場遇到一位年近80歲的老太太, 也穿著管理員制服。問了她許多問題,老太太都耐心解答,對有人提問題顯得很高興。她說這是她接觸社會的好機會。老太太和老伴兒一起在公園做義工已經有10年了。她告訴我們,現在申請義工已經太晚,建議我們2023年春天試一試。
也許,不久的將來,你們來走山觀景,看到一位中國人模樣的小老頭兒,穿著制服笑瞇瞇地在山徑轉悠,那很可能就是我,別忘了打個招呼吆。
2023年6月17日下午,接受了4個小時的義工培訓,7月初,再接受4小時一對一的實地訓練,我就成為一名雷尼爾國家公園的志愿者了。老伴兒雖然沒有正式申請,卻全程參與。我的正式職稱是巡山員(Meadow Rover),這個詞不好譯,字面意思是草甸漫游員,聽起來很浪漫,實際工作是在景區內巡視步道,為游客回答問題,排憂解難;關注游客安全,維持公園秩序,勸阻游客不要偏離步道;不要靠近野生動物,不要亂丟垃圾。我的理解中,這個工作是眾多義工中最初級的,一般人都能干。對我來說,做義工除了可以來公園走山之外,最大的好處是公園提供免費露營地。
隸屬于美國聯邦政府內政部的國家公園管理局是一個龐大的管理和服務機構,負責管理遍布美國各州共計400多個自然保護區和歷史文化遺產,它的雙重職責是保護所轄地區的生態和歷史完整性,并為大眾提供接觸和享用這些國家資源的機會。要完成這一使命,國家公園管理局的2萬多名正式雇員遠遠不夠,還要招募近30萬名志愿者,其中約半數是像我這樣的退休人員,有專門的義工招募網站(volunteer.gov)。4月初,我在這個網站遞交了申請,除了正常的個人信息之外,還包括:你希望在哪個國家公園服務,你希望干什么工作,有什么適合該項工作的特殊才能等。記得我特別提到了中文是母語,因為我觀察到來公園的眾多游客中講中文的不少,能用中文和他們直接交流,應該會更有效。這個網站包含美國國家公園系統內所有需要義工的單位,將來還可以在此申請其他公園的其他工作。義工接受嚴格的管理和系統訓練。在招募、培訓和管理方面,義工比正式雇員更復雜,因為沒有報酬,還因為工作的季節性(夏秋為主)、靈活性(每周工作數小時到幾十小時不等)及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等等。“VIP”,估計大家都知道其常用意思,但用在這里是“Volunteers in Parks”的首字母縮寫,既公園義工。總之,我當上了VIP,巡山時會身穿公園統一制服并攜一部對講機,可以及時通報在山徑上遇到的各種情況,和總部保持聯系,及時咨詢或呼救。公園嚴格規定:沒有對講機不允許巡山。義工雖然沒有報酬,但像正式的聯邦雇員一樣,享受工傷待遇。
出門在外,在衣食住行里,最怵頭的是住宿。做VIP最好的一點是免費留宿露營地,而且是從工作的前一天開始,這樣就解決了最棘手的問題。雷尼爾國家公園對一般游客開放兩個入口,一個是南面的天堂(Paradise),另一個是東北的日出(Sunrise)。我選擇了日出景區,因為離家稍近,單程約2個半小時車程。這里的露營地在山腳下,叫白河營地,不能預約,憑先來后到。因此,能不能在這里得到一席之地,平時是一個未知數。現在,公園替你安排好,提前一天到,不再擔心了。7月7日,周五,我們下午3點出發,5點多到了專門為VIP預訂的營地。營地老樹環繞,遮天蔽日,旁邊有山溪流過。我們支好帳篷,將食物鎖在營地提供的防熊柜里,吃過飯后一切安排就緒,早早入睡。

作者在雷尼爾國家公園。作為公園義工,巡山時會身穿公園統一制服并攜一部對講機,可以及時通報在山徑上遇到的各種情況,和總部保持聯系,及時咨詢或呼救。
周六進山,天好得讓人忍不住感嘆。這天是上崗前最后一次培訓。VIP協調主管簡短交代一些注意事項后,把我們(我和另一位學員)交給一位在這個景區工作了5年多的老VIP吉姆。吉姆在VIP中人緣不錯,退休前在醫院做麻醉師,今年69歲,退休后過不慣閑散的生活,開一輛皮卡到處跑,拖著一個活動屋(trailer),可以卸在露營地。他每次來連續工作2周,中間開車出去補充給養。最近不慎扭傷了腰,只好在附近特別是停車場,為人排憂解難。他說話幽默,很受歡迎,看得出來樂此不疲。跟著他1個多小時,學到很多東西。和我一起受訓的學員叫查爾斯,也不得了,一直在華盛頓州的一所大學里教地質學,對這里的山徑了如指掌,而且他對雷尼爾山的地質、火山的構造也非常熟悉。后來我們又遇到另一位VIP,叫貝齊,她有一張飽經滄桑的臉,走起路來扎實穩重,一看就是走山老手。她生長在山里,家里兄弟姐妹10個,她排行最小,小時候經常來山里玩兒,登山如履平地。她掏出手機,給我們看她今早拍到的兩只狐貍,在空曠的草甸上打鬧,令我們羨慕不已。和這些人一比,原來趾高氣昂的我頓時感覺矮了半截。看來還是要低調再低調,認真學習,爭取早日成為稱職的巡山員。
培訓期間,對講機里就不斷有報告說附近有熊出沒。培訓快結束時,有人說熊就在附近,我們趕緊沖過去,一邊指揮交通,不讓游客靠近,一邊“利用職權之便”小心翼翼地接近看到熊的地點。果然,一只半大的熊正在不遠處悠閑地摘花吃。據懂行的人說,這是一只2歲的公熊,很可能最近被熊媽媽從身邊趕走,開始獨立生存了。在公園里看到熊是很幸運的,大家都很興奮。熊倒是無所謂,旁若無人。公園里的熊是黑熊,從來沒有攻擊人的記錄,公園的管理原則是不要讓游客靠近熊,影響熊的正常生活。公園里常見的野生動物主要有山羊、麋鹿、黑尾鹿、狐貍、旱獺和花栗鼠,還有許多叫不出名的鳥類。巡山員的另一項職責是學會辨認各種植物,特別是生長在惡劣環境下的高山野花。人們喜歡這些美麗而纖弱的野花,總希望知道它們的名字和特性。我們隨身攜帶印制精美的野花指南,隨時拿出來與游客分享,并找機會告誡游客不要偏離步道,不要踩踏野花,盡可能保護這里的植被。
巡山員的工作性質是教育,不是執法。看到有人帶狗來走山,我只能告訴他公園步道上不允許帶狗。他如果不聽,我無權阻止,只能通知公園的執法人員來處理。看到有人在公園放無人機,我只能告訴他公園內禁止放飛無人機,然后用對講機通知執法人員。如果遇到有人受傷,我不能出手救助。我的理解是,巡山員是公園派到山徑上的耳目,將看到聽到的偶發事件及時報告,僅此而已。而且即便是教育,也要和顏悅色,在和游客的交往過程中,不能造成負面影響,讓游客不高興。接受培訓時不斷聽到兩個縮寫詞,一個是PSAR,意思是預防搜救(Preventive Search and Rescue),即避免需要搜救的偶發事件,防患于未然。另一個是LNT,不留痕跡(Leave No Trace),不丟垃圾,還要盡可能對自然環境不造成任何改變。
7月9日,周日,我第一次穿上義工工作服,腰里別著對講機,正式上崗。和協調主管商定好巡山路線,上午9點開始,下午3點結束。
走了約1個小時,突然陰云密布,狂風大作,下起了大雨。此時,我們正走到冰川觀景臺(Glacier Outlook)。在正常情況下,這里可以遠眺雷尼爾峰和峰下最大的冰川,現在卻只能看到濃霧。此時,對講機里傳來惡劣天氣的報告,有VIP甚至聽到雷聲。主管當機立斷,命令所有VIP不論走到什么位置,全體后撤,回到游客中心。我們冒雨往回走,走到游客中心,天已基本放晴。此時,不可能再回去,但收工又太早,便和主管重新選定另一條山徑,去凍湖(FrozenLake)。
凍湖邊是日出景區主要步道的集散地,至少6條步道從這里呈星狀向四面八方散開。對走長途山路的人來說,公園里最有名的步道是奇境(Wonderland Trail),繞山一周,全長約150公里。有時在這里遇到背著露營包的走山客,我總是忍不住要和他們聊幾句,看到這些人總會崇拜有加,視為知己。
凍湖還是通往日出景區最熱門的山徑弗里蒙特(Fremont)的必經之地。那里的山頂上有一處山火瞭望臺,以前有專人負責,住在里面,現在有自動監控,不需要住人。但小屋還在,幸運的走山人如果能在那里下榻過夜,觀景,避風寒,觀日月升降,將終身不忘。這個路徑不難走,老少皆宜。從凍湖往北,單程約2公里,緩坡。稍有點兒腳力的游客,這里是首選。
美國著名紀錄片導演肯·伯恩斯10多年前拍過一部關于國家公園的6集紀錄片,把國家公園尊為“美國最好的理念”。我認同這個觀點。從1872年黃石公園成立以來,國家公園在保護生態和愉悅大眾這兩個方面所起的作用有目共睹。
退休前,我有意要多接觸自然,多享受國家公園的福利,也計劃要多接觸人,多為社區作奉獻,但不能確定具體做什么。我一直在大學圖書館任職,原來計劃做和本職工作相關的事情。但是,3年疫情讓我對人多的室內環境卻步,也不愿像過去那樣長期坐辦公室。思前想后,公園義工或許是最佳選擇。戶外、自然、美景、身心受益,而且可以和老伴兒同步,兼顧回饋社會,在山徑上為來賞景的同好服務,與游客分享關于自然的認知,協助他們完成親近自然的目標。一舉多得的美事,何樂而不為?公園的義工管理是到位的,是嚴肅認真的。我感覺受到重視,而且安全。做好這件事之后,我會探索其他類似的機會。愿以此文與同齡人共勉。
(責編:劉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