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美琴 邵蕾(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
急診輸液是常見治療方式,指利用靜脈途徑將治療藥物注入體內,以實現急診癥狀緩解或治療的目的。其中包括營養支持、輸血治療及臨床治療等,是一種具有高度技術性和專業性的治療方式。但為規避急診輸液治療濫用和治療風險問題,需要通過科學護理予以支持,消除潛在威脅。
在急診輸液治療中,需要嚴格執行相關操作規程,尤其注意應科學篩選治療對象,防止過度治療問題的產生。在治療患者的界定上,一般需要具備下列條件:(1)需要靜脈快速給藥的危重癥患者,如嚴重感染、高燒不退等;(2)實施搶救的患者、昏迷患者等;(3)具有嚴重腹瀉、嘔吐、胃腸道嚴重病變患者;(4)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5)須使用無法口服藥物的患者;(6)服藥依從性差的低齡兒童;(7)因嚴重燒、燙傷而體液失衡的患者等。若無上述情況,一般仍以口服藥物治療為主。
依據急診輸液治療的具體要求,通常要科學有序地安排輸液治療,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為此,護理環節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則:(1)針對患者病情,控制輸液總量及藥液流速;(2)嚴格規范輸液治療的流程,強化相關器具規范化管理,提升護理人員專業能力;(3)實施靜脈輸液前,應履行相關內容告知義務,并由患者簽字;(4)有效評估患者生命體征,依據需求執行相關操作;(5)落實輸液治療的健康教育,完善護理記錄和制定巡視計劃,降低潛在風險。
在急診治療中,大部分患者處于危重狀態,輸液治療可以達到快速起效的目的。但輸液治療同樣也存在諸多潛在危害,相關藥物副作用比較明顯。如藥物過敏產生的皮疹、皮膚瘙癢、水腫等癥狀,或者相關癥狀加重,出現胸悶憋氣、呼吸困難、發紺、惡心、嘔吐、血壓變化、意識障礙等并發癥,可能會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急診的輸液治療護理中,嚴格依據操作規程,杜絕潛在風險。
為進一步提升治療及護理質量,在急診患者輸液治療過程中,應當切實了解患者的具體情況,謹慎選擇輸液治療方案。
(1)患者入院后及時進行檢查,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案,再結合患者病情實施輸液治療,期間要履行好告知義務,引導患者積極配合治療。
(2)在采取輸液治療前詳細詢問既往病史及過敏史,并做好患者檔案記錄,若存在易引發藥物過敏的因素,需要及時對患者進行皮試,并依據實際情況對藥物進行調整或循序漸進用藥,避免輸液治療對患者安全產生影響。
(3)在輸液治療期間,護理人員必須落實巡查,掌握患者的情況變化,發現問題及時停藥并處理。護理人員應持續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必要時開展搶救工作。
綜上所述,急診輸液治療能夠發揮作用,但也需要權衡其利弊,科學規范地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