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成瓊(簡陽市人民醫院)
(1)休息和活動 急性期重癥肺炎患者要臥床休息,并控制探視人數和次數,以免影響患者的休息。與此同時,患者休息姿勢要利于呼吸,以降低組織耗氧量,利于機體恢復。
(2)心理護理 對于出現負面情緒的重癥肺炎患者要給予心理支持,以緩解或消除患者恐懼、煩躁、焦慮等負面情緒,避免引起應激反應,進而影響治療效果。
(3)環境護理 要為重癥肺炎患者營造安靜、舒適、整潔的休息環境,并限制親屬探視,預防交叉感染。除此之外,控制好室內溫度和濕度,溫度維持在20℃~22℃,濕度控制在60%~70%,避免室內空氣過度干燥導致不適。
(4)用藥護理 遵醫囑對重癥肺炎患者進行抗感染治療,并密切觀察患者用藥后是否出現不良反應,以及用藥治療效果,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除此之外,對于情緒焦躁者、失眠者,須謹慎使用鎮靜藥物,避免抑制呼吸。
(5)飲食護理 若患者能自主進食,則叮囑其食用高蛋白、易消化、營養豐富、高熱量的食物,且要保持少食多餐。若患者進食困難,則為其鼻飼營養,以保證攝入足夠的水分和營養。鼓勵患者多喝水,稀釋痰液,使其更好地排出。此外,對于存在明顯腸梗阻或者胃擴張的患者,則要叮囑其禁食,并遵醫囑為其靜脈補液,以保證其攝入足夠的水分和能量。
(6)呼吸護理 根據患者病情給予藥物、吸氧等治療,以保證其呼吸順暢。此外,去除患者緊身衣物和厚重被褥,避免壓迫胸部而引起呼吸困難。
(1)對于有咳痰能力且意識清醒的患者,指導其正確咳痰,即先深呼吸5 次或6 次,然后深吸氣,淺咳讓痰液到達咽喉部,隨后再快速咳出。此外,注意觀察痰液性質,包括顏色、量等,且要及時留取痰液樣本,以確定病原菌,進而進行針對性治療。
(2)對于長時間臥床、咳痰無力的患者,則需為其叩背,即并攏手指,內合掌,然后從上至下、由外向內對患者背部進行叩擊,叩背的同時指導患者咳嗽,以利于痰液的排出。
(3)對于痰液黏稠的患者,則遵醫囑對其進行霧化治療,以利于痰液排出。
(4)對于呼吸道全部或者部分堵塞的患者,應為其建立人工氣道吸痰,以盡快消除呼吸梗阻。
掌握并熟悉呼吸機功能,密切觀察呼吸機情況,以便及時發現故障,及時進行應急處理。與此同時,密切觀察患者的呼吸節律和頻率,是否與呼吸機同步,并觀察患者是否因呼吸阻塞、通氣不足等導致緊張、焦躁等現象,及時發現,及時處理。除此之外,患者上機后調節呼吸機參數,30 分鐘后采集動脈血進行分析,以判斷病情。
對于存在胸痛癥狀的重癥肺炎患者,應協助并指導其調整到舒適的體位,一般患側臥位可降低胸部活動幅度,進而緩解胸痛。與此同時,可以轉移患者注意力,以減輕其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