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馮睿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2023年是“雙減”政策落地的第二年,筆者將97個考區的97套、共113道作文題整理出來時,不得不說“今朝晴朗可喜”(山東濟南卷)。這是因為,在中考省級統一命題的轉折年,各地作文題命制均圍繞《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理念,堅持“穩中求進”的原則,根據本考區的命題歷史沿革和著眼點,更加注重考查學生的素養、能力和品質。其中,作文題“越來越甜”(江蘇泰州卷),讓考生“這一次,我全力以赴”(廣東卷),收獲了“會心之樂”(上海卷)。
了解2023年中考作文命題透露出哪些風向標,會“照亮”(四川綿陽卷)我們“在路上”(湖北十堰卷),“韌戰”(福建卷)2024年中考,“堅守”(四川內江卷)“種什么樣的種子,開什么樣的花”(湖北黃石卷),“踏出一條路”(甘肅卷),“圓”(湖南懷化卷)我們“青春三色彩”(山東德州卷)之夢。
請看2021-2023年全國各地中考作文題型統計表:
由上表可知,2023年中考作文命題仍相對保持了各地考區的連續性、穩定性。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材料作文、話題作文四種形式并存,選題作文與任務驅動型作文稍有增長。
一、材料作文持續“升溫”
在搜集的113道作文題中,33道材料作文題占29.2%,與2021年的17.7%、2022年的28.3%相比,上升幅度較大。尤其引人關注的是重慶A卷、B卷連續11年,天津連續6年考查了材料作文,浙江連續10年、四川連續7年超過半數的考區都采用了材料作文。還有不少考區采用了圖文結合的形式,這也屬于材料作文的類型。如浙江金華卷采用“兩個人圍繞天上能否有兩個太陽展開討論”的漫畫加要求的形式,引導考生據此寫作,“行、思、坐、憶”皆可成文,兼具限制性與開放性,帶給考生親切感,體現人文關懷。從以上數據可知,中考材料作文題雖未像高考一樣成為主流,但也在持續“升溫”,逐漸與高考接軌。
二、命題作文注入新的活力
命題作文雖然一直穩坐中考“榜首”,但近年的命題并非粗糙制作,而是把“有新意、做精致”作為努力追求的目標。如2023年山西卷要求考生從“相見歡”“定風波”和“少年游”三個詞牌名中選擇一個作為題目來寫作,從古香古色的“詞牌名”入手,彰顯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實現了經典與創新的高度統一。為了不讓考生產生陌生感與突兀感,材料還將熱映電影作為命題背景,以“意蘊悠遠的詞牌名”“即使不談辭調,不言平仄,僅其字面義也別具美感、引人遐思”的導語提示考生,從詞牌名本身的字面義切入即可,不必考慮對應某一首具體的宋詞詞意。這在客觀上大大降低了審題立意的難度,激發了考生的寫作興趣。又如北京卷作文題二,緊承作文題一,以“讀”引出話題,引導考生自然步入熟悉的課內閱讀內容中——“我們讀過高大的皂莢樹,頑強生長的小桃樹,力爭上游的白楊樹”,在日常閱讀中突出主體特征,轉化觀察思考的角度——“樹,見證歲月,寄托情感,象征精神。倘若發揮想象,在鳥兒、小草、泥土、風雨等的眼中,樹也會有不同的故事,呈現不同的風采”,要求學生以“我生活中的一棵樹”為題作文,新穎精致,而且充滿童趣,廣闊空間任馳騁,有利于凸顯和展示學生的個性。
三、選題作文的命制更加科學
2023年,選題作文仍呈上升趨勢,且備選題目的匹配更趨科學合理,更利于考生進行選擇,組合種類也更加多樣,以“二選一”居多,但有微妙的變化。如針對同一材料從不同角度出兩或三道題讓考生去選擇。2023年浙江溫州卷的作文題提供了一段文字:“無論怎么小心,我們似乎都難以避免犯錯。左邊三本書都與‘犯錯有關,它們的封面內容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與思考?選擇以下一個任務進行寫作”,并附上圖片,要求考生或根據自己的經歷和感悟,寫一篇記敘性文章;或發揮聯想與想象,進行文學創作;或提煉觀點,展開論述,寫一篇議論性文章。湖北荊州卷作文題圍繞材料“或許你正吹著楚王吹過的風,走過宋玉走過的路。你不想拿起你的筆,寫一寫你熟悉的荊山楚水,你深愛的荊風楚韻,還有那些瑰意琦行的荊楚人物(嗎)”,要求考生或以“
故事”為題,寫自己的或身邊的故事;或寫一篇有關荊州的游記或說明文;或以“一只鳳鳥的奇幻之旅”為題,寫一篇想象作文。這種一則材料統領三個作文任務的形式,帶有較強烈的任務驅動型寫作的特點。還有浙江紹興卷、浙江麗水卷、江蘇南京卷、山西卷、江西卷、湖北恩施卷等,都以“一材多用”的形式進行考查。這樣命題,要求更具體、明確,主題更集中、深刻。
四、任務驅動型作文繼續“走俏”
在2023年的113道作文題中,任務驅動型作文有21道,占18.6%,較之前兩年又有所上升。這種題型繼續“走俏”的原因是考試更注重情景化,更注重考查考生提煉觀點及邏輯思維的能力。如2023年海南卷作文題一提供了文字材料:“閱讀可以照亮自己前進的方向”“勞動可以給人帶來幸福”“我們要樂于助人,無私奉獻”,以談話的形式出示題目,考生可敘述經歷、故事,可表達觀點、看法,可以用書信、發言稿、演講詞等形式寫作,這樣的形式激發了考生的寫作興趣,驅動了考生的寫作動力。又如2023年陜西卷以“征稿啟事”的形式設置,要求考生根據情境、帶著任務、按照要求進行寫作,形式活潑有趣,考查考生對生活多角度的觀察和體悟。作文題目情境創設真實,任務引導明確,內容貼合實際,引導學生留心生活,體驗生活,捕捉細節,體現了中學語文教育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新要求。可以預測,在未來的中考作文考場上,任務驅動性作文將會更加“走俏”。
同學們,2024年將實現中考省級統一命題,只要我們“與自信為伴,讓青春飛揚”(湖北荊門卷),“鍥而不舍”(山東棗莊卷),不怕“吃苦”(四川涼山州卷),就一定會“翻過那座山”(湖南懷化卷),“定風波”(山西卷),譜寫出更新、更美的“奮斗之歌”(山東聊城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