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柴,徐志豪,王凱,羅幼君
(1.寧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農村發展和信息研究所,浙江 寧波 315014;2.寧波江北晨源靈芝專業合作社,浙江 寧波 315014)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關鍵是鄉村產業振興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鄉村休閑旅游蓬勃發展是重要路徑之一。“南果北移”一直以來都是休閑觀光果園彰顯特色、提升知名度的關鍵措施。寧波市場銷售的鳳梨全部來自南方,為了讓本地消費者品嘗到新鮮的地產鳳梨,寧波江北晨源靈芝專業合作社從2016年開始從臺灣地區引進鳳梨種植,初步試驗顯示,通過應用保護設施,加上高適應性品種選擇,鳳梨可以在寧波地區種植,2019年已有地產鳳梨成功產出,市場反響很好,地產鳳梨供不應求,越來越多的農業種植戶開始探索鳳梨種植技術。但總體來說,寧波的鳳梨種植尚處于起步階段,種植品種選擇性少,質量參差不齊,上市時間難以控制,因此,引進合適鳳梨品種在寧波種植、研究關鍵環節種植技術對進一步擴大本地鳳梨種植面積、開發鳳梨主題休閑旅游模式至關重要。
鳳梨,原產于美洲熱帶和亞熱帶,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喜溫暖,最適生長的年均氣溫為 24~27 ℃。15 ℃以下生長緩慢,5 ℃是受凍的臨界溫度,43 ℃高溫即停止生長[1]。2010年前,國內鳳梨種植品種主要是從國外引進,之后中國臺灣在鳳梨育種方面進展迅速,先后培育出臺農系列新品種,迅速占領國內各主產區[2-3]。丁明利等[4-7]在2004年探索在山東郯城引進菲律賓鳳梨品種種植,通過棚內設火爐、暖氣道等保暖措施,打破了北方不能種植鳳梨的歷史,隨后科研人員在北京、上海甚至黑龍江、吉林試種鳳梨都有成功的例子。雖然目前在長江以北也開展了鳳梨的引種試驗,但研究重點集中在耗能加溫越冬栽培技術方面。本研究更側重通過選擇合適品種、最適宜催花時間等方式讓鳳梨能夠低成本過冬,并結合鳳梨觀花、觀果價值以及休閑采摘便利等需求,篩選出適宜寧波地區栽培、綜合性狀好、市場潛力大的鳳梨品種。
1.1.1 材料
參試的鳳梨品種(表1)來源于臺灣地區屏東縣高樹鄉綠地生產合作社,鳳梨苗株高勻稱,葉片數相近。試驗于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在寧波市江北區王家壩晨源靈芝合作社基地內進行。

表1 參試鳳梨品種
1.1.2 方法
5個試驗品種均種在單體棚內,每個品種種植1畦,畦間距離為50 cm,每畦種植兩排,按照株行距30 cm×40 cm密度定植,同一品種種植70株。2021年3月份定植,2021年10月用40%乙烯利800倍溶液灌心催花。果實正常生長,不進行人工催大處理,各品種于2022年4—5月份成熟。
每個鳳梨品種固定10株測定苗期性狀,分別是株高、葉片數、最大葉片長度、最大葉片寬度,觀察葉片形狀、質地及葉刺情況。從2021年3月28日起,連續7個月每月相同時間對固定植株的生長期性狀進行測量。
鳳梨果實性狀和果肉品質測定:各小區分別隨機采摘10個九成熟鳳梨進行果實性狀和果肉品質測定。果實性狀觀測指標包括果實高度、果實直徑、果形、果皮顏色、果肉質地、果肉香味。果肉品質測定指標包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總糖含量、總酸含量、維生素C含量(VC含量)、粗纖維含量和蛋白酶含量[7]。采用Excel和SPSS數據處理系統對試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1.2.1 臺農鳳梨植株生長表現
鳳梨苗期植株性狀比較。不同臺農品種鳳梨從苗期到成熟期有明顯差異。5個品種的鳳梨幼苗在引進后都有一段時間的適應期,株高、葉片數、最大葉片長度和寬度在種植2~3個月后都出現不同程度下降,臺農4號、臺農17號表現較為明顯,大部分葉片呈現由濃綠轉換為紅褐色,甚至是黃葉。臺農16號、臺農18號、臺農22號對環境適應性較強,各項生長特征下降幅度較小。對比幼苗和成熟期的植株數據,引進的臺農系列鳳梨生長狀況都表現良好,對寧波地區高溫高濕的夏季環境都有較強的適應性,綜合來看,臺農4號、臺農16和臺農18號從幼苗期到成長期生長變化最明顯,4項指標增長都比較明顯(圖1)。

圖1 臺農系列鳳梨苗期生長情況比較
鳳梨成熟后不同品種植株性狀具有明顯差異。5個品種株高分布在46.20~59.56 cm,臺農16號株高與其余4個品種相比較小,臺農22號樣本標準差較小,植株較為勻稱。葉片數分布在33.80~48.67片,臺農18號葉片數較多。最大葉片長度相對比較集中,臺農17號和臺農22號樣本更為集中。最大葉片寬度相差不明顯。冠芽高度分布在20.5~29.6 cm,臺農4號最低,臺農16號最高。葉面有厚薄差距,臺農4號和16號葉片韌性較差長大后觸碰易折斷。株型有緊湊和半開張型,葉片普遍有刺,臺農16號、臺農18號、臺農22號僅在葉尖處有微刺,采摘時更方便(表2)。

表2 不同品種鳳梨成熟期植株性狀
1.2.2 鳳梨果實比較
果形果色方面,5個臺農品種鳳梨外形有圓錐形、圓柱形和圓球形差異。果皮顏色差異明顯,臺農4號、臺農17號、臺農18號為黃色,臺農16號為黃綠色,臺農22號為橘紅色。果肉顏色都為黃色和淡黃色。質地口感方面,以香甜多汁為主,臺農16號為清甜,臺農22號為酸甜。香味分為清香和濃香兩種,臺農18號濃香,香甜,纖維較少,表現更出色。臺農22號酸甜,香味不足,纖維較多。果實大小方面,5種鳳梨縱徑分布在105.13~147.50 mm,臺農18號和臺農22號縱徑都超過141 mm。鳳梨中心位置橫徑分布在87.42~132.10 mm,臺農22號、臺農4號、臺農18號橫徑相對較大。果實質量差異明顯,臺農16號相對較小,平均單果重是1 284.2 g,其余品種都在1 400 g以上,臺農22號平均單果重1 653.8 g(表3)。

表3 不同品種鳳梨果實性狀
果實內在品質。總糖、總酸、VC、粗纖維、蛋白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糖酸比是反映鳳梨內在品質的重要指標[8]。臺農22號總糖含量最低為10.7%,臺農4號、臺農17號和臺農18號總糖含量均在14%以上。臺農16號總酸含量最高為0.8%,臺農17號和臺農18號總酸含量少于其余品種。糖酸比決定口感,臺農17號最高,臺農18號其次,臺農16號最低。綜合來看,臺農17號和臺農18號口感更好。內部營養物質比較,臺農4號VC含量最高,臺農22號最低。粗纖維含量相差不大,臺農17號略低。臺農18號蛋白酶含量最高,鮮食更易消化,臺農4號蛋白酶含量相對較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臺農16號最多,臺農18號最少,入口即化(表4)。

表4 不同品種鳳梨果實內在品質
總結5個鳳梨品種苗期生產變化、植株形態、果實品質等大類具有明顯差異的指標,對每個細化指標排名前三的品種進行相應賦分,賦分靠前的為寧波推薦種植品種(表5)。

表5 不同臺農鳳梨品種比選
統計各品種出現的次數,見表6。臺農18號在寧波種植各項指標綜合最全面,最穩定,臺農22號表現其次。臺農16號表現最差。考慮到寧波地區鳳梨種植以休閑采摘和鮮食為主,其中葉面少刺、微刺,纖維少,果大小適中,糖酸比高、VC含量多、粗纖維含量少、蛋白酶含量高等品質更為重要,這些指標中臺農18號鳳梨都有不錯表現。

表6 不同鳳梨品種比選綜合得分
催花是鳳梨生產中非常關鍵的環節,有助于實現鳳梨觀花期統一,成熟期可控。經過前人研究,選擇利用電石、乙烯利兩種方式為鳳梨催花較多,但電石易燃易爆,多數科研人員更偏向利用乙烯利進行催花[9-11]。不同鳳梨品種對乙烯利催花的敏感程度不同,選擇合適濃度和合適時間催花對鳳梨果實的大小、成熟時間有著重要影響。結合鳳梨引種比選結果,本部分以臺農18號鳳梨為試驗對象,研究不同月份不同濃度下乙烯利對鳳梨的催花效果,為實際生產提供參考。
2.1.1 材料
參試品種為臺農18號鳳梨。植株于2020年10月份種植。催花植株均要求高度80 cm以上、葉片數達到25片以上。催花前1個月不施氮肥。催花試劑為安道麥牌40%乙烯利水劑,江蘇安邦電化有限公司生產。
2.1.2 方法
試驗設置13個處理,以40%乙烯利水劑400倍液(400 mL·L-1)、800倍液(800 mL·L-1)、1 200倍液(1 200 mL·L-1)3種濃度,分別在2021年5月28日、6月28日、7月28日、8月28日各選10株鳳梨植株進行催花處理,并選10株株型相近的鳳梨施清水進行對照。催花后每隔30 d進行田間觀察,記錄鳳梨植株現紅日期(現紅是鳳梨分芽分化完成后,鳳梨心葉發紅,表示催花成功)、開花成功率,測定植株高度、葉片數、最長葉的長度和寬度、單果重、果實縱橫徑。
2.2.1 對鳳梨開花結果的影響
乙烯利3種濃度在不同時間催花效果見表7。從時間線來看,乙烯利各濃度溶液在5月和6月催花效果比較好,1個月開花率都在70%以上,2個月全部都開花,且果實生長時間平均140 d能上市(在10月下旬—12月),趕在寧波寒冬之前。乙烯利800倍和1 200倍溶液在6月份催花后1個月開花率分別達到100%和90%。對照組1個月和2個月開花率分別是30%和60%,雖然開花率也是100%,但成熟期需要270 d左右。7月和8月催花效果相比較差,催花1個月后開花率最高為40%,2個月后開花率超過80%也較少,且果實主要生長期是12月—2月,成熟期更久。從濃度來看,乙烯利溶液800倍和1 200倍溶液催花效果要優于400倍溶液,即便是7月和8月催花效果不好的情況下,兩種濃度在2個月開花率也能超過70%。

表7 不同濃度乙烯利在不同時間催花成功率
2.2.2 對鳳梨果實的影響
從果實形狀來看,5、6月份催花的鳳梨縱徑和橫徑均值更高,果實形狀更勻稱修長,呈圓柱和圓錐形,8月份催花的鳳梨果實呈圓球形。從單果重來看,5月份乙烯利溶液3種濃度,6月份和7月份乙烯利800倍和1 200倍溶液催花處理平均單果重均超過對照組。根據全部單果重,將單果重小于1.2 kg確定為小果形。5、6月份催花鳳梨小果率在10%以下,符合種植要求。7、8月份催花小果形和未結果比率明顯上升,最高達到60%,對照組小果比率為20%左右。折合計算667 m2產量,5月份催花的鳳梨產量均超過對照組,6月份乙烯利800倍和1 200倍溶液催花的鳳梨產量也均超過了對照組,7月和8月份催花鳳梨產量多數偏低,7月份乙烯利1 200倍溶液催花后產量較高,但7月份催花處理的鳳梨生長期較長,管護成本高,優勢不明顯(表8)。

表8 不同濃度乙烯利在不同時間使用對果實性狀的影響
寧波地區引進種植鳳梨是滿足市場休閑采摘需求,不僅要保證果實大小,也對果實勻稱、規格大小統一有著特殊要求。結合上述分析,5—7月份之間用乙烯利800倍和1 200倍溶液催熟鳳梨單果重和667 m2產量相對較高。進一步分析樣品果均勻程度進行驗證。
如圖2所示,在乙烯利800倍溶液處理下,5月份催花效果最好,鳳梨果實較為均勻,6月份處理后果實大小有一些差異,也滿足種植要求,7月處理雖相對勻稱,但成果率不高,8月份處理成果率最低。

圖2 不同月份乙烯利800倍溶液對鳳梨催花后果實形狀比較
如圖3所示,在乙烯利1 200倍溶液處理下,5—7月處理后果實都比較勻稱,5月處理果形稍微大一些,6月和7月處理果實大小較為集中,但7月處理后生長期長,8月處理果形較小。

圖3 不同月份乙烯利1200倍溶液對鳳梨催花后果實形狀比較
綜合分析,用40%的乙烯利800~1 200倍溶液在5—6月份對鳳梨植株進行催花處理可以使寧波地區鳳梨商品果率更高,既能保證在寒冬來臨之前上市,又能使鳳梨具有較好的品質,能很好滿足鳳梨休閑觀光采摘等多元化的需求。
一個菠蘿品種能否為優良品種,能否被種植者和消費者共同接受,主要從果實質量、口感品質、果形外觀等方面綜合考量[12]。鑒于寧波地區引種鳳梨目的是為本地休閑旅游采摘引入新資源,同時要考慮鳳梨采摘便利性、種植成本合理性等因素,如葉面少刺,果實不越冬等優勢。本研究從臺灣本地引入臺農4號、臺農16號、臺農17號、臺農18號、臺農22號鳳梨進行試驗比較,通過分析5個品種鳳梨苗期和成熟期植株表現以及對果肉品質、風味、能鮮食、易于休閑采摘、生長期適宜等因素進行綜合評價,重點推薦臺農18號鳳梨在寧波地區種植。催花是保證鳳梨果實正常生長的關鍵環節。研究得出以40%乙烯利800~1 200倍溶液在5—6月份對臺農18號鳳梨進行催花效果最佳,鳳梨用于休閑觀光采摘的商品性更出色。
經過前期探索,鳳梨在寧波地區種植具備適應性較強,植株抗病性較好,果實品質甜度、糖酸比、營養物質等都有較好表現。后續圍繞鳳梨將繼續開展以下研究,一是加快鳳梨新品種引進步伐,已引進的5個臺農品種中臺農18號在寧波表現最好,目前在我國鳳梨主產區種植有臺農1號、2號、4號、6號、11號、13號、16號、17號、18號、19號、20號、21號、22號、23號14個鳳梨品種,后續將陸續引入其他臺農系列鳳梨品種進行引種試驗;二是深化病蟲害防治研究,在試驗田內鳳梨植株種植數量不多,且都是新地,鳳梨病害表現良好,個別植株有螞蟻、蚜蟲咬傷痕跡,后續將持續跟蹤觀察鳳梨病蟲害問題;三是加強鳳梨休閑模式策劃研究,一方面是加強鳳梨主題游樂項目設計,另一方面是深化鳳梨加工品研究,開發出更多能吃、能玩、能帶的鳳梨休閑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