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公布2023 年二季度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情況。數據顯示,2023 年二季度末,保險公司總資產29.2 萬億元,較年初增加2.05 萬億元、增長7.6%。其中,產險公司總資產2.9萬億元,較年初增長7.8%。人身險公司總資產25萬億元,較年初增長7.1%;再保險公司總資產7409億元,較年初增長10.3%;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總資產1072億元,較年初增長3.5%。2023年上半年,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3.2萬億元,同比增長12.5%;提供風險保障金額6930萬億元;賠款與給付支出9151億元,同比增長17.8%;新增保單件數337億件,同比增長39.4%。
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7 則行政許可批復,同意平安財險、中華聯合、安盛天平、三井住友、國任財險、陽光財險、紫金財險7家財產保險公司設立上海再保險運營中心,準予開業,經營區域為全國,營業地址均為上海市浦東新區水蕓北路9弄。據了解,原上海銀保監局與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于今年6 月共同發布《關于加快推進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的實施細則》,正式啟動上海再保險“國際板”。相關部門同步出臺多項政策,包括差異化風險特征系數和保費收入認定標準、跨境收付便利、司法保障、財稅和資金支持、人才吸引等。
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發布2023 年7 月轄內保險業主要經營數據。2023 年1—7 月,上海轄內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累計1612.45 億元,其中財產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445.10 億元,人身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167.36 億元;原保險賠付支出累計413.68 億元,其中財產險公司原保險賠付支出227.32 億元,人身險公司原保險賠付支出186.36 億元;保單件數當年累計197380.42 萬件,其中財產險公司195813.28萬件,人身險公司1567.14萬件。

近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2022 年度交強險經營情況。數據顯示,2022 年,全國交強險承保機動車數量3.37億輛;保費收入2465億元;保障金額67萬億元;賠付成本1845 億元;承保虧損22 億元;管理與服務成本585 億元(含救助基金);救助基金制度自實施以來累計提取279億元。從經營結果來看,2022年度交強險經營質效提升,保險保障作用充分發揮,承保機動車數量增長4.3%,保障金額提升4.4%,賠付成本增長4.6%,車均保費下降0.5%,車險綜合改革“降價、增保、提質”階段性目標全面達成。
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近日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國保險消費者信心指數顯示,2023年二季度,中國保險消費者信心指數為67.7,較第一季度下降3.6,較去年同期上升1.2,處于(65,85]信心較強區間。分險種看,二季度人身險消費者信心指數和財產險消費者信心指數分別為68.2和67.3,均處于信心較強區間,且均高于往年同期水平。今年以來,中國保險消費者信心指數一直處于信心較強區間,二季度較2021年和2022年同期水平有所回升,較2023年一季度有所回落,保險消費信心呈現調整恢復的發展態勢。
為協同推進醫藥服務供給側改革,鼓勵生物醫藥企業創新,推進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高地,《上海市進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機制支持創新藥械發展的若干措施》日前正式印發。《若干措施》包含九方面共28 條,其中16 條都與促進商業健康保險規范發展有關。在多方合作加強商業健康保險產品供給方面,《若干措施》提出,要支持將創新性強、療效確切、臨床急需的創新藥械納入商業健康保險支付范圍?!度舾纱胧愤M一步加大了對購買商業健康保險政策的支持力度,重點包括鼓勵商業保險公司開發稅優保險產品,在“隨申辦—保險碼”建設醫保個人賬戶結余資金購買產品專區,探索將藥品責任險拓展至新藥上市或者新增適應癥后1至2 年的臨床使用環節,研究探索建立商業健康保險支持創新藥械產品保費補貼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