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穎浩 本刊特約記者
惠民保自2020年在全國大范圍鋪開,三年多來,已發展為一種相對穩定的業態和模式,成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這種城市定制普惠保險模式正在另一個保險領域——家財險試水,有望成為保險業第二個破圈產品。
8月8日,政府指導的首個上海市城市定制普惠型家庭綜合保險產品“滬家?!闭缴暇€?!皽冶!庇芍袊嗣癖kU、太平洋保險、中國太平、中國人壽、中銀保險5 家財險公司作為“共保體”研發、推出,在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支持協調下,接受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的監督。
這并非是普惠型家財險首例,自2022年成都推出首款城市定制普惠型家財險以來,全國已有約20個地區相繼推出了此類產品,最近半年里就誕生了重慶市的“山城好房保”、福建省三明市的“明家?!薄⒃颇鲜±ッ魇械摹安试瓢簿颖!?、浙江省寧波市的“甬家保”和四川省成都市的“蓉家保”等。隨著越來越多的地區加入城市定制普惠型家財險大軍,此類保險的關鍵詞也愈發清晰:政府指導、城市專屬、價格普惠、保障全面、創新服務。
對于這一新的現象級產品,瑞士再保險中國區財產險創新解決方案負責人王君博如此評價道:其以住房保障需求為根本出發點,具有保障全面、價格實惠、服務性強等顯著特征,同時創新性地與本地建筑與物業維修服務商建立合作,將保險與高頻服務相結合,以行業合力在各個線上線下渠道進行宣傳和推廣,全方位提高了居民家庭財產風險防范意識,顯著推動了家財險的推廣和普及。
2022 年底保費規模僅164 億元、占財險比重僅1.1%的家財險,是否會乘著普惠保險的東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讓我們拭目以待!

?表1 各地城市定制普惠型家財險產品情況
2022年3月,原中國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關于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要求,優化新市民安居金融服務。推廣家財險,增強新市民家庭抵御財產損失風險能力。
2022 年7 月,全國首款政府指導的城市定制普惠型財產保險——成都“蓉家?!鄙暇€,這一新型家財險是貫徹落實上述《通知》,以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定位的普惠型保險產品。該項目由原中國銀保監會四川監管局指導、四川省保險行業協會作為支持單位,采用全國首創的保險行業主體共保家財險模式,通過整合行業力量和社會資源,以“政府引導、公司讓利、群眾受益”為原則,搭建新平臺,研發新產品,實現普惠保險產品的多維度覆蓋。
繼成都之后,重慶、福建三明、云南昆明、浙江寧波等地紛紛上線此類保險項目,還有同一省的不同地區上線了城市專屬產品,如四川省綿陽、自貢,廣東省廣州、茂名等。根據業內不完全統計,近一年來,全國已有20余款城市定制普惠型家財險上線,價格最低的是浙江寧波的“甬家?!?,其普惠版為59元/年,大多數普惠版價格在百元以內,升級版的價格可達四五百元(見表1)。
觀察城市定制普惠型家財險的保障責任,其主要包含了三大方面:一是家庭財產保障,如火災、燃氣爆炸、入室盜竊、管道爆裂、電信詐騙損失補償;二是家庭責任保障,如火災爆炸三者責任、高空墜物責任、管道爆裂責任、寵物責任等;三是家庭意外保障,如用電意外、燃氣意外、動物致害意外、火災爆炸意外等意外風險。
參考惠民保產品設計和運營思路,普惠型家財險也采用了“保險+服務”的模式。一些產品提供了管道疏通、電路維修、漏水排查、開鎖服務、油煙機拆洗、家庭責任法律咨詢、適老化改造建議等家庭風險減量服務。
以最新上線的“滬家保”為例,普惠版保費為89 元/年,涵蓋財產、第三方責任、人身意外以及生活服務等各類風險保障,總保額120萬元。
保障內容具體如下:家財險保障責任包含50萬元的房屋主體及其室內附屬設備,3.5萬元的室內裝潢,2萬元的室內財產,100元/天、最高賠償10天的臨時租房保障,1萬元的管道破裂保障,5000元的室內盜搶保障;第三者責任包含16萬元的高空墜物責任,16萬元的火災、爆炸責任,1 萬元的管道破裂責任;30萬元的小區范圍內人身意外傷害保障(見表2),每次事故絕對免賠額500 元。此外還有上門開鎖、馬桶疏通等生活服務。

?表2 “滬家保”保障詳情
惠民保模式被市場所認可,數據已經有了印證。截至2022 年12 月31 日,惠民保已累計上市408款產品,覆蓋29個省份范圍內共計150 個城市,累計覆蓋2.8 億人次,累計保費收入約307億元。
從根本上來說,與惠民保相比,城市定制普惠型家財險存在明顯差異:作為短期健康險的惠民保,保的是人的健康;城市定制普惠型家財險保的則是家庭財產。眾托幫聯合創始人兼總經理龍格認為,相對于健康險產品,大家對家財險的認知和購買緊迫性不同,其續保意愿應該會低于惠民保。
在惠民?;鸨?,2016年誕生的百萬醫療險先行成為保險界的“網紅級”產品,起到了廣泛的市場教育作用,為日后惠民保的高速增長作了鋪墊。到2022年,健康險保費規模已經超過車險,不僅是人身險公司,還有財產險公司爭相布局,紛紛切入百萬醫療險、惠民保賽道,健康險市場已成“紅?!薄?/p>
從家財險本身來說,其在我國的滲透率目前處于較低水平。2021年,我國家財險保費收入為98億元,約占財產險及意外險市場總體保費收入的0.8%。
來自瑞再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21 年,法國、美國、巴西、德國、南非、英國、日本、俄羅斯的家財險占財產險市場的比例分別為17.9%、15%、14.9%、14.7%、10.9%、8.9%、8.8%以及5.7%(見圖1)。
2022 年,我國家財險保費收入達到164億元,家財險增速超67%。家財險的大幅增長除了客戶需求上升因素之外,也有統計口徑調整的原因,其中包含了近幾年快速發展的互聯網業務、政府統保業務和巨災項目。2022 年,家財險的保費占比提升至1.1%,仍顯著低于發達市場和部分新興市場的可比水平。
對于我國家財險發展的相對滯后,瑞再研究院分析認為,覆蓋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消費者對風險感知度較低,對家財險產品的投保意識不足。同時,家財險市場本身也存在產品同質化、保障和服務范圍較窄、銷售渠道單一等情況。
不同于惠民保,普惠型家財險僅財產險公司能承保。這對于致力于非車險領域突圍的財產險公司,或許比健康險領域更值得給予關注和期待。在發達國家,家財險作為財產險的一個常見險種,通常是非車險領域最大的業務。
據瑞再研究院預測,假設家財險產品在財產險中的占比在當前的基礎上保持穩定增長,甚至達到部分發達保險市場水平,我國家財險市場規模整體來看將會非??捎^。有市場分析人士樂觀預計家財險發展潛力——一個千億級藍海市場。

?圖1 世界各地家財險占財產險市場的比例
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保險與精算系副主任王伊琳曾表示,“蓉家?!钡氖滓獌瀯菔瞧栈菪停哂斜YM低、保額高、保障全的特點。同時,這款產品是政府指導、協會支持、“共保體”承保,承保能力強,增值服務多,理賠服務佳,能夠給消費者提供更全面更優惠的風險保障與服務。
近年來,惠民保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備受業界關注,對于走惠民路線的普惠型家財險,業內亦有同樣的擔憂。
眾安保險認為,普惠保險模式可以促進保險市場的普及,讓更多的低收入家庭有機會感受到保險的好處,增加保險覆蓋率。不過,普惠保險通常以低價和簡單的產品為特點,這可能導致保險公司的盈利能力受到影響。因此,如何在保持產品吸引力的同時控制成本是一個挑戰。
以最早推出的普惠型家財險來看,其運行至今也只經過了短短一年的周期,在百元的普惠價格之下,能否控制成本還需進一步觀察。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四川監管局一級巡視員劉勇透露,“蓉家?!甭涞匾荒暌詠?,基本實現了人民群眾、財產險公司、政府部門三方獲益。
除控制成本之外,眾安保險還提及普惠型家財險可能面臨的風險評估、理賠管理、反保險欺詐等多項挑戰。
從風險評估方面來看,對于低收入家庭,風險評估可能更具挑戰性,因為他們通常缺乏完整的財產信息和歷史數據,需要用創新的方法來進行評估。從理賠管理方面來看,普惠保險涉及大量的小額理賠,對于保險公司來說,高效的理賠處理是一項重要的挑戰。從防止欺詐方面來看,在普惠保險中,由于保費較低,一些人可能會試圖通過欺詐手段獲取保險賠付,保險公司需要加強反保險欺詐措施。
此外,普惠型家財險只能個人自付,而不能像一些惠民保,通過醫保賬戶支付獲得政府支持。王君博認為,政府對于提高民眾風險意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有效減少了風險保障缺口,提高了家庭抵御風險的能力。未來整個模式的可持續性,也需要政府持續的關注和支持。
根據原中國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家財險在2022年實現保費收入164億元,同比增長67.22%,成為增速最快的險種。家財險保費自2022 年6 月開始激增,當月實現超255%的增長后,一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7月至11 月分別實現81%、106%、158%、131%、137%的增速,成為全年網紅險種。
隨著人們風險意識增強和生活質量提高,家庭對財產保險的需求逐漸增加,家財險業務保費收入有望持續增長。
目前,家財險市場主要參與者包括中國人民保險、中國平安、太平洋保險、中國太平等大型保險公司,還有眾安保險等互聯網保險公司和創新型保險科技公司。這些市場參與者在產品設計、銷售渠道、服務質量等方面都有各自的優勢和特色,如互聯網家財險通過線上營銷和智能化服務,覆蓋到一部分年輕消費者和新市民群體的需求。同時,國際再保險公司也在積極參與,向中國引入家財險的全球先進經驗。而隨著家財險市場服務進一步規范化和監管環境不斷完善,行業格局可能會發生變化。
王君博認為,提高家財險普及率,市場未來著力點應聚焦三個方面。
產品方面:以客戶為中心,打造差異化家財險產品。例如,拓寬保障范圍,提供可選的保障期限,定制化設計風險保障內容,以及推出組合產品等。
服務方面:豐富服務內容與體系,提升風險減量工作質量。例如,可以拓展增值服務內容,引入物聯網設備,簡化理賠流程,以及建立服務評估監督體系等。
營銷方面:可以通過增強消費者住房風險意識培養和產品教育、借助交叉銷售渠道和加強第三方合作等來推動家財險的普及。
展望未來,保險公司會不斷推出新的家財險產品,比如定制化保險計劃、針對特定風險的政策等;不斷調整和迭代相關服務,“讓保險用得上”成為家財險拓寬市場的首要前提,以滿足不同客戶群體的需求。
在“共保體”模式下,普惠型家財險可能成為一個契機,借此打開家財險千億藍海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