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衛東
(濟源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河南濟源 459000)
副豬嗜血桿菌病是一種由巴氏桿菌科的副豬嗜血桿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感染豬引起的以多發性纖維素性心包炎、腦膜炎、關節炎和漿膜炎為病理特征的細菌性傳染病[1]。病豬多表現為發燒,呼吸困難,關節腫脹,皮膚及黏膜發紺,部分豬可見共濟失調、轉圈等神經癥狀。副豬嗜血桿菌病在世界各地的養豬場均有發生,我國豬群的病死率一般為30%~40%,嚴重時可達50%[2],斷奶仔豬和保育豬多發,給養豬業造成嚴重經濟損失。HPS 通常存在于豬的上呼吸道,為條件致病菌,健康豬并不發病,多在受到應激、感染免疫抑制性豬藍耳病、豬偽狂犬病、豬瘟等多種疾病影響下,豬機體免疫力降低,繼發HPS 病,加重豬的病情。HPS血清型較多,目前已發現15 個血清型,其他20%以上的分離株血清型未能定型[3]。國內流行較多血清型主要有4、5、13、14。同一地區甚至不同豬場流行菌株血清型存在差異,不同的血清型之間缺乏交叉保護率,目前國內使用的二價菌苗(4、5 血清型)無法對其他血清型起到有效免疫效果[4]。防治HPS 臨床用藥多使用抗生素,然而長期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容易導致菌株耐藥性增強,給養豬場治療該病帶來困難。此外,通過藥敏試驗可以監測HPS 對抗生素的耐藥情況,為臨床合理用藥指明方向。本研究對河南省濟源市某規模化養豬場疑似HPS 病豬進行實驗室診斷,通過對分離菌株純化培養、PCR 擴增和血清分型,鑒定分離菌株為4 型HPS,并對該菌株藥敏性分析,旨在為副豬嗜血桿菌病防治提供精準的科學參考。
采集河南省濟源市某規模化豬場臨床疑似HPS 病死豬的肺臟、心臟、關節液、胸腹腔液等組織樣品。
1~15 型HPS 標準菌株,1~15 型HPS 標準陰性血清和陽性血清,均來自河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微生物實驗室。
巧克力培養基、7%綿羊血瓊脂培養基、胰蛋白胨大豆肉湯(TSB)、胰蛋白胨大豆固體培養基(TSA)固體培養基等購自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細菌微量生化鑒定管、24 種藥敏紙片購自青島海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細菌DNA 基因抽提試劑盒購自南京諾唯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dNTP Mix、10×Buffer、Taq 酶、DL-2 000 Marker,購自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多功能梯度PCR 擴增儀由Thermo Fisher 公司生產。
1.4.1 細菌純化培養與鏡檢
無菌采集病料接種于7%綿羊血瓊脂培養基,置入恒溫箱,37℃培養24 h,挑取單個菌落接種于巧克力培養基上,37℃恒溫培養24 h,然后挑取單個菌落分別接種于巧克力培養基和TSA 固體培養基上,挑取菌落在TSB 培養基純化生長,7℃恒溫培養24 h 后,制作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
1.4.2 生化鑒定
分離菌株生化試驗鑒定,按照細菌微量生化鑒定管說明書操作,37℃培養24 h,觀察各生化鑒定管結果。
1.4.3 PCR 鑒定
根據Oystein 等[5]、Howell 等[6]研究方法,針對HPS vanY 基因序列設計1 對用于擴增鑒定HPS 引物P1、P2,P1:5'-ACAACCTGCAAGTACTTATCGGGAT-3',P2:5'-TAGCCTCCTGTCTGATATTCCCACG-3',預期大小276 bp。引物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分離菌株DNA 模板按照細菌DNA 基因抽提試劑盒說明書操作,無菌接種病料于TSB 培養基,37℃培養24 h,吸取培養菌液裝入1.5 mL 離心管,加20 μL ddH2O,沸水浴10 min,-20℃冰浴10 min,12 000 rpm,離心10 min,取上清液作為分離菌株DNA基因組模板。擴增體系體積為25 μL:10×PBS 緩沖液2.5 μL,dNTPs 0.5 μL,DNA 模板1 μL,Taq 酶1 μL,10 μmol/L P1、P2 引物各1 μL,加入ddH2O 至25 μL。擴增程序:94℃5 min;94℃1 min,58℃1 min,72℃45 s,共35 個循環;72℃延伸10 min。取10 μL擴增產物用1.2%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凝膠成像系統下觀察結果。
1.5.1 瓊脂擴散法分型
根據徐引弟等[7]的研究方法,將分離菌株接種于TSB 培養基,37℃培養36 h,挑取菌落加入裝有pH 值為7.2、10 mL 緩沖液的滅菌管,8 000 rpm 離心3 min,棄去上清液,再加入體積為管內沉淀物9 倍的PBS,混勻,120℃高壓2 h,取出后8 000 rpm 離心5 min,上清液即為用作瓊脂擴散試驗的分型抗原。將8.5 g 和1 g瓊脂糖放入100 mL PBS 緩沖液,加熱溶解,倒入平板,用打孔器在平板中央打1 個直徑3 mm 的孔,周圍打5個同樣孔,孔間距4 mm,分型抗原加入中央孔,周圍孔加入1~15 型HPS 標準陰性血清和陽性血清,放入塑料濕盒,37℃36 h,觀察結果。
1.5.2 PCR 擴增分型
根據王同兆等[8]的試驗方法,針對HPS wciP 基因序列設計1 對用于擴增鑒定4 型HPS 的特異性引物P3、P4,P3:5'-GGTTAAGAGGTAGAGCTAAGAATAGAG G3',P4:5'-CTTTCCACAACAGCTCTAGAAACC-3',預期大小349 bp。引物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參照1.4.2 中的反應體系和反應條件,用引物P3 和P4 進行分離菌株PCR 擴增,擴增產物送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測序,用BLAST 軟件對測序結果與GenBank 中的參考菌株同源性比對分析。
挑取分離菌株HPS 放入滅菌生理鹽水,渦旋振蕩混勻,調整濃度至0.5 個麥氏比濁度。用棉拭子將菌懸液均勻涂布于TSA 培養基,自然晾干,藥敏紙片平貼培養基上,37℃培養36 h,測量藥物的抑菌圈直徑大小。按照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協會(CLSI M100—S25,2015 版)標準判耐藥結果。
在7%綿羊血培養基上可見邊緣整齊、圓形、灰白色菌落;在TSA 培養基上可見光滑濕潤、邊緣整齊、灰白色的菌落,直徑為1~2 mm;在巧克力培養基上可見表面隆起、圓形、光滑整齊、灰白半透明的菌落。鏡檢結果,菌體為細絲狀、球狀、短桿狀等多種形態。
分離菌株接觸酶試驗呈陽性,氧化酶、脲酶、吲哚、鳥氨酸脫氫酶均呈陰性,不分解甘露醇,能分解蔗糖、果糖、葡萄糖、麥芽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生化特性符合副豬嗜血桿菌,初步鑒定分離菌株為副豬嗜血桿菌。
細菌PCR 擴增獲得1 條目的基因條帶,長度為276 bp,符合預期大小,結果判定為副豬嗜血桿菌,見圖1。

圖1 分離菌PCR 鑒定結果
2.4.1 瓊脂擴散法分型結果
中央孔內的分型抗原和4 型HPS 標準陽性血清之間有沉淀線出現,而其他型血清無沉淀線,證實分離菌株為4 型HPS。
2.4.2 PCR 血清型鑒定結果
用4 型HPS 特異性引物P3、P4 對分離菌的DNA進行PCR 擴增,獲得1 條目的條帶,長度為349 bp。對擴增結果進行測序,并應用BLAST 生物軟件,與GenBank 中4 型HPS 參考菌株SW124(登錄號:KC795356)基因序列同源性比對,同源性為100%,證實該分離菌株為4 型HPS。見圖2。

圖2 分離菌PCR 分型鑒定結果
由表1 可知,分離的4 型副豬嗜血桿菌菌株對頭孢曲松、頭孢噻肟、氨芐西林、阿莫西林敏感;對環丙沙星、阿米卡星、鏈霉素、多西環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等產生耐藥性。

表1 副豬嗜血桿菌耐藥性分析結果
豬的副豬嗜血桿菌廣泛存在于我國各地養豬場中,成為重要的細菌性疫病,其防控仍具有挑戰性。HPS 是一種非溶血性、多形態、無芽孢、不運動的革蘭氏陰性菌,兼性厭氧和依賴V 因子(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生長[9]。由于其生長繁殖對環境條件要求高,在采集病料和分離純化培養中應注意采集部位、抗生素使用、培養基選擇等因素對該細菌生長的影響。有報道,HPS 主要侵染上呼吸道和肺部,且長時間使用抗生素的豬難以分離出病原菌,因此,病料采集重點在鼻腔、呼吸道和肺部,并結合豬的臨床表現采集相應的組織器官,以提高檢出率[10]。傳統的細菌分離培養比較繁瑣,耗時較長,且準確率不高,采用分子生物技術PCR 可以提高檢測效率和準確性,并能對細菌進行進一步血清分型[11]。本試驗采用傳統細菌分離培養和生化試驗的同時,利用PCR 擴增技術對病原菌進行檢測和血清分型,找到本次疫情的致病菌HPS 的主要血清型,為下一步有效防控提供了明確方向。
在HPS 標準血清型中,1、5、10、12、13 和14 被認為是強毒性毒株,2、4、15 和8 被認為是弱毒性毒株,血清型3、6、7、9 和11 被認為是無毒性毒株。血清型4 和5 在我國最流行,其次是血清型7、12、13 和14[12]。HPS 血清型的存在具有地區差異性,不同地區甚至不同豬場由于用藥習慣、飼養管理等不同,其血清型也不同[13]。其流行特點與不同血清型菌株毒力、豬群免疫、抗生素使用、應激和疫苗接種程序等有直接關系[14,15]。本研究分離菌株為4 型HPS,屬于弱毒性菌株,也是我國流行菌株,本次樣本來源于一個豬場,對于濟源市其他養豬場中存在的HPS 血清型是否為4-HPS,需要進一步檢測。抗生素依然是有效防控和治療該病的首選藥物,但由于耐藥性成為阻礙抗生素發揮治療效果的棘手難題,使得開展耐藥性監測成為必要。通過藥敏試驗能夠為臨床用藥提供參考,避免盲目濫用,導致細菌耐藥性擴大。
本次藥敏結果顯示,在10 種抗生素種,分離的副豬嗜血桿菌菌株對頭孢曲松、頭孢噻肟、氨芐西林、阿莫西林敏感,其他表現為耐藥。因此,臨床防治要選擇敏感藥物,并交叉輪換用藥,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副豬嗜血桿菌在豬場中都有存在,而有的豬場豬群會發病,有的豬群則不發病。且發現HPS 的致病機制尚不清楚,且存在多種血清型,各血清型之間缺乏免疫保護,發病菌血清型與疫苗血清型不同,造成疫苗免疫失敗。因此,針對本場疫情,應通過實驗室診斷找到具體的血清型,或者應用自家苗預防副豬嗜血桿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