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可靜 重慶市榮昌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人類感官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用眼不當將導致各種眼部疾病,進而對兒童青少年的學習和生活產生不良影響。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已超過50%,且呈現出上升趨勢,“目”浴陽光,防控近視刻不容緩。那么,該如何防控近視呢?
每年的6 月6 日是全國“愛眼日”,第22 個全國“愛眼日”的主題為“‘目’浴陽光,預防近視”,可見堅持適度的戶外活動,讓眼睛經常沐浴在大自然中對預防近視的重要作用。據相關研究顯示,戶外活動時間與屈光度數和眼軸長度呈顯著相關,戶外活動每增加1 小時,減少近視度數加深0.17D,減少眼軸延長0.06mm。
其他誘發近視的因素還包括:不健康的用眼習慣,如長時間近距離學習、看電子產品;讀寫姿勢不正確;不良的學習環境,如采光、照明不足以及不健康的飲食和睡眠習慣等。
遠視力下降;注視遠處物體時不自覺地瞇眼、歪頭;部分近視未矯正者可出現視疲勞癥狀,如重影、畏光、眼干、眼部酸脹、有異物感等;近視度數較高者,尤其是病理性近視或合并眼底損害時,可出現飛蚊癥、漂浮物和閃光感等癥狀。
(1)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戶外活動是非常有效又經濟的近視防控方法,增加戶外活動時間不僅可以有效減少近距離用眼時間,還可以在自然光的環境下,促進眼部調節,緩解眼疲勞。其次,戶外的光照強度遠比室內要大得多,可以刺激視網膜釋放多巴胺,從而抑制眼軸增長,延緩近視發生、發展。戶外活動還能增加維生素D 的產生,促進鈣等營養物質的吸收。
(2)養成良好用眼習慣。不良的用眼習慣將增加近視的發生風險,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多接觸自然光,還需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通常情況下,讀寫連續用眼時間不宜超過40 分鐘,每40分鐘左右需要休息10 分鐘,課余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學習30~40 分鐘后,也應休息10 分鐘。鼓勵課間走出教室“目”浴陽光,也可遠眺或做眼保健操放松眼部。要在符合室內采光與照明條件的環境中學習,避免反射炫光等造成視覺疲勞。同時,不要用接觸過不潔物品的手揉眼睛,以免誘發眼部疾病。
(3)采用正確讀寫姿勢。兒童青少年在讀寫時姿勢要端正,做到“一尺一拳一寸”,即看書寫字時眼睛距離書本一尺、胸部距離桌子一拳、握筆時手指距離筆尖一寸。不在走路、吃飯、臥床時或者光線暗弱、陽光直射等情況下看書或使用電子產品。隨著年齡和身高的改變,還應及時調整桌椅高度。
(4)保障睡眠充足,營養均衡。正常的睡眠節律對人類的眼睛發育有著重要影響,保障兒童青少年的睡眠時間和質量十分必要,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應達到10 小時,初中生9 小時,高中生8 小時。此外還應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多食用肉類、水果、蔬菜,遠離甜食、油炸食品,保證營養均衡。
總而言之,“目”浴陽光對防控近視具有重要意義。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需多參加戶外活動,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營造最佳的用眼環境,采用正確的讀寫姿勢,保障睡眠充足,營養均衡,減少誘發近視的危險因素,從而有效預防近視,助力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