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 嬋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
月經,是女性子宮內膜伴隨著卵巢周期性變化,出現周期性脫離和出血的一種生理情況。月經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即經量、經期及周期。就個體而言,月經的類型相對穩定,但是因個人體質的不同,經量、經期及周期這3 方面的情況也有所不同。若青春期的女孩在經量、經期及周期這3 方面出現異常,通常被稱為青春期月經失調。
所謂月經的周期性,是指出血第一日,即月經周期的開始,至第二次月經第一日,這期間的時間間隔就是1 個月經的周期。通常情況下,月經的周期約21~35 天,平均周期約28 天。月經持續的時間是經期,通常情況下在2~8 天,平均經期4~6 天。月經量一般在20~60ml,如果月經量超過80ml,則被稱為月經過多。月經一般是液體狀的,既不稀也不厚,無臭味,無血塊,會伴有細小的碎片。一般情況下,月經期內大多數女性沒有特殊的癥狀,但有少數女性會出現一些不適癥狀,如腰骶部下墜不適、下腹部不適、子宮收縮痛、腹瀉等,情況嚴重時,甚至會發生休克。
一般情況下,月經初潮年齡在13~15 歲,部分早至的女性會在11~12 歲,晚至的會在15~16歲。目前,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人們的飲食結構和生長環境均已出現較大的轉變,導致少部分女性在10 歲左右就迎來月經初潮。
性早熟:所謂性早熟,就是女孩于8 歲前出現第二性征發育,如月經來潮、乳房發育等。一般性早熟的女孩都會存在或多或少的社交心理問題,或者身高提前停止增長等問題,針對這一情況,家長必須予以重視,盡早就診。
原發性閉經:所謂原發性閉經,就是在女孩14 歲后或者16 歲后,雖然出現了第二性征發育,但是卻并未出現月經來潮。出現這一情況的家長同樣需要重視,盡早就診。
在月經初潮后,青春期的女孩往往需要2~4年的時間,才能穩定月經的周期,換言之,就是月經才會具有周期性和規律性。這主要是由于女孩在青春期內的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并未成熟,無法有效調控月經,再加上女孩在青春期的心理和生理都會出現急劇的變化,不僅情感脆弱,還情緒多變,同時在環境變化、飲食不良以及學業壓力等因素的作用下,致使尚未發育健全的生殖軸出現變化,從而引發月經不規律。
中醫認為,在月經初潮后,經來或先期而至,或延后而來,或先后無定期,量或多或少,皆為月經失調。追求根源,主要是由于青春期的女孩腎氣未實,臟腑陰陽失衡,沖任不調。
月經規律標志著生殖功能的成熟。月經初潮因人而異,會出現早來或者遲來的情況,但若在8 歲前發生月經來潮,則屬于性早熟;若在16 歲后,未發生月經來潮,則屬于原發性閉經。這兩種情況家長都需要予以重視,并帶孩子進行就醫。
大多數女孩由于卵巢剛剛發育,其功能尚未完善,在初潮時易出現月經紊亂、不規律等情況,這都屬于正常現象,并不是病理現象。但是,由于當前青春期孩子的學業壓力過大,致使一些女孩會出現經血量較多、月經稀發或頻發等情況。一旦出現這些情況,需要盡早就醫。
在月經期或行經前后,若出現下腹部墜脹、疼痛等情況,或出現頭暈、腹瀉、嘔吐等不適情況,則被稱為痛經。一般情況下,痛經并不致命,但會降低女性的生活質量。如果痛經過于劇烈,則需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