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文章通過教材中一道例題的變式,從不同角度對其進行不同解法探究,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關鍵詞:教材;解法探究;點到直線距離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3)22-0043-03
在“三新”背景下,教材顯然是一線教師和學生的主陣地,教材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教材中的例題和習題,都是精編細選,深得很多命題者的青睞,因此有必要對一些典型的例習題進行深入探究.本文從不同的視角出發,對蘇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二冊中的一道例題的解法進行了充分研究,而且在解法探究的過程中,也很自然地體現了基礎性、綜合性和創新性.
評注 解法7的本質就是設出垂足的坐標,通過向量的數量積表示出垂直關系,從而求出垂足的坐標,然后利用空間兩點距離公式即可求解.
3 教學啟示
在新高考形勢下,對學生的考查應該是全方面的,所以對于問題的解決,不能僅限于得出結果,更重要的是要在解題中提升學生的能力,并能引導學生打破常規進行獨立思考和判斷,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主動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探究,融合所學知識,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責任編輯:李 璟]
收稿日期:2023-05-05
作者簡介:王恩普,中學高級教師,從事中學數學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