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毅
【摘 要】近幾年的古建筑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各個地方的古建筑正按照新穎的理念進行修復和調整,一方面讓古建筑的形象更好的完善,另一方面對古建筑的文化有效宣傳。采陔公祠古建筑的發展時間較長,各方面的工作實施要站在多個角度思考,不僅要拿出先進的技術,還要在古建筑的綜合保護力度上不斷改善,調整采陔公祠古建筑的規劃方向,促使地方的古建體系更加完善,由此在采陔公祠古建筑的價值上有效開發出來。
【關鍵詞】采陔公祠;古建筑;發展創新
【中圖分類號】G2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10—030—03
現階段的采陔公祠古建筑得到了業界內的高度關注,傳統的建筑方法和保護機制并不能創造出較高的價值,整體上的發展陷入到較大的困境。為此,采陔公祠古建筑的保護與轉變,應按照新穎的思路來完成,從文化角度、社會角度、建筑角度進行綜合性的調整,既要對采陔公祠古建筑的功能進行優化,又要在建筑工程的長期創新上給出較多的依據,針對原有的部分充分保留,在后續的建設中進行有效的融合。
一、采陔公祠古建筑的價值
(一)藝術價值
目前,古建筑在國內得到了高度關注,采陔公祠古建筑是比較典型的古建類型,具備較高的藝術價值。采陔公祠古建筑表現出較高的精美特點,無論是設計層面還是施工層面,都具備較高的精美水平,這對于采陔公祠古建筑的審美藝術較好的展現出來,感嘆古人建設的神奇,古建筑在精美程度上歷經了多年的風霜,依然能夠展現出較高的精美程度,這對于采陔公祠古建筑的形象建設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采陔公祠古建筑的規模表現出宏大的特點,整體上的保存比較完整,相比一般的殘缺古建筑而言,采陔公祠古建筑的形態和內部構造基本上沒有遭受到嚴重的破壞,這促使古建筑考察工作得到了更多的參考,展現出的古建筑藝術魅力是比較高的。采陔公祠古建筑的石構件比較完整,并且具有地方文化的代表特點,按照綜合性的磚建筑、木建筑、石建筑進行融合,促使采陔公祠古建筑的藝術美感更好的延續下來。
(二)歷史價值
當代古建筑所具備的歷史價值也是比較高的,古建筑不僅僅是普通的建筑工程,其中還包含了很多的歷史信息,通過挖掘分析古建筑,有利于將歷史文化進行深入剖析,對于各類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進程做出了準確的判斷。采陔公祠古建筑的歷史人文內涵是一般古建筑無法比擬的。比如,采陔之取號,出自《詩經·小雅·南陔序》,“采陔”是采蘭于南陔、以供養父母的意思,既文雅,又具儒家孝文化思想。采陔公祠內楹聯、牌匾眾多,其聯文、壁畫、文章無不體現出詩書簪纓之家風,內含南朝江淹夢筆生花和清末監察御史江春霖等江姓歷史名人典故,文采斐然。另外,采陔公祠古建筑的相關歷史人物比較多,針對歷史人物進行挖掘和探討的過程中可以糾正一些歷史錯誤,對于歷史的推敲和研討給出了更多的參考,促使采陔公祠古建筑的歷史發展有了更大的進步。
(三)科學價值
古建筑對于當代建筑行業而言具備較高的科學價值,很多古建筑都凝結了古人的智慧,同時利用古建筑的科學技術還可以對現代建筑的發展產生顯著的促進作用。采陔公祠古建筑的研究過程中發現存在時間較長,但是并沒有出現嚴重的破敗問題,在深入研究和探討以后,發現采陔公祠古建筑的設計理念比較超前,不僅能夠因勢利導的設計,同時也充分考慮到了各類外部自然災害帶來的影響問題,這就在很大程度上促使采陔公祠古建筑的功能更加完善,對于各類內部問題、外部問題可以科學的抵御。采陔公祠古建筑的科學價值,還在于對地方的生態保護產生積極的作用,古代的生態破壞比較少,采陔公祠古建筑的打造結合了地方的生態環境和地勢環境來完成,形成了天然的保護屏障,并且在采陔公祠古建筑的應用過程中沒有造成嚴重的污染問題,促使周邊的水土更加穩定,達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效果。
二、采陔公祠古建筑的環境
(一)自然環境
目前,采陔公祠古建筑的研究正不斷的深入,自然環境方面的考察,可以促使采陔公祠古建筑的發展和應用得到更多的參考。現階段的很多建筑工程忽視了自然環境的重要性,與自然環境出現了較多的矛盾和沖突,對地方的建筑發展造成了較多的問題。采陔公祠古建筑的自然環境相對優良,在考察過程中發現其地理位置方面,位于連城南部,玳瑁山系西南側,屬低山丘陵丹霞地貌。采陔公祠古建筑所處的區域氣候溫和,是比較典型的南方氣候,地方的降雨量也比較充沛,但是并沒有出現嚴重的洪澇災害,同時在糧食的產量上也比較高,這主要是因為采陔公祠古建筑的周邊植被種類多樣化,不僅提供了較多的水土保護,還可以促進森林的生長,在森林覆蓋率較高的情況下,各類森林資源的利用率不斷提升,包括木材資源、毛竹資源、松脂資源等,一方面滿足了人類生產、生活的要求,另一方面促使采陔公祠古建筑的自然環境更加穩定。與此同時,采陔公祠古建筑的周邊河流得到了良好的保護,河水沒有出現嚴重的污染問題。
(二)人文環境
采陔公祠古建筑的人文環境方面與現代化環境比較相似,很多古建筑的位置并不會脫離百姓生產生活的區域,反而是與百姓生產生活存在密切的關聯,這樣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古建筑的忽視現象,大家也可以及時發現古建筑的問題,采取正確的方法進行修復。
采陔公祠古建筑所處的環境表現出工業重鎮的特點,擁有多樣化的礦產資源,這些資源按照多元化的理念開發利用后,不僅可以促使城鎮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同時在古建筑的打造與保護過程中引入了先進的技術,擁有持續性的資金供應,最終在采陔公祠古建筑的延續方面得到了較好的效果。采陔公祠古建筑的所處的區域范圍內,傳統民居占據主導地位,這樣的民居不僅舒適度較高,同時在很大程度上讓傳統理念更好的延續下來,大家對于采陔公祠古建筑的保護意識也比較高。
三、采陔公祠古建筑的保護策略
(一)加強防護工程建設
現階段的古建筑保護意識比較高,為了在采陔公祠古建筑的保護體系上逐步完善,要進一步加強防護工程的建設。采陔公祠古建筑的現有保存狀況比較完好,因此在防護工程建設方面,建議重點從外部防護角度出發,針對外部防護的設施不斷增加,減少防護的漏洞,針對極端天氣有效的防控,避免造成采陔公祠古建筑的嚴重坍塌和破損問題。防護工程建設的時候,應加強采陔公祠古建筑的地基改造,當前水土流失問題比較嚴重,再加上區域自然環境、生態環境存在污染的問題,這就需要在地基的加固力度上進一步的提升,促使采陔公祠古建筑的安全性、穩定性逐步的轉變,對于各類自然災害的應對要得到更好的效果,減少嚴重的摧毀問題。
(二)宣傳古建筑文化
隨著采陔公祠古建筑的文化發展不斷完善,應堅持在古建筑文化宣傳力度上不斷提升,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古建筑文化,并且自發的開展保護工作,讓古建筑文化不斷的傳承、發展,得到更多人的認同,改變采陔公祠古建筑的保護機制。比如,采陔公祠古建筑的紅色文化比較突出,采陔公祠又是江一真祖祠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田會議舊址的一部分。是新泉整訓革命舊址群的組成部分,是當地群眾商討救國的會議要址及臨時醫療救助點。通過古建筑文化的有效宣傳,大家充分意識到采陔公祠古建筑的保護,不僅僅是保護一個建筑工程,更加是通過古建筑讓歷史文化得到保留。
(三)改善古建筑設計
目前,采陔公祠古建筑的保護工作正處于比較重要的階段,古建筑設計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現階段的設計理念和古建筑設計理念有所不同,為了在將來的保護中得到更好的成績,要從根本上改變古建筑設計方法。比如,房屋坐南朝北,分前落“斯馨堂”和后落“聚歡堂”。采陔公祠建筑平面布局獨特科學,具有較高的建筑科學價值,前落“斯馨堂”和后落“聚歡堂”內下廳、中廳、上廳梁上木構件局部雕刻精美。前落“斯馨堂”正落下廳、上廳主要作為家族專用的喜事、喪事場所,在閩西古建筑使用功能上較獨特。采陔公祠古建筑的保護設計要最大限度對原有的設計內容、設計成果進行保留,并且在設計的過程中加強現代技術的應用,對設計的內在功能逐步完善,促使采陔公祠古建筑的形態更好的展現出來,得到更多人的支持。采陔公祠古建筑的設計模式,還要加強BIM設計技術的分析,在細節還原力度上不斷加強。
(四)創新古建筑群
由于采陔公祠古建筑的影響力較高,因此在保護過程中要按照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實施,這樣才能對現有的問題、不足更好的糾正,避免在未來的工作中遇到較大的壓力。采陔公祠古建筑的保護方式可加強古建筑群的塑造,以采陔公祠古建筑為中心,針對類似的古建筑,或者是有關聯的古建筑有效的打造,按照古建筑群的方式來擴散,這樣不僅在保護體系上不斷完善,還可以在采陔公祠古建筑的綜合規劃上得到更多的選擇。古建筑群的打造應逐步完善基礎設施的建設,通過現代化的技術來還原和修復,但同時也要讓采陔公祠古建筑的外在魅力和內在體驗更好的展現出來,針對古建筑群的文化保護、功能保護、外觀保護、藝術保護等有效的融合。通過古建筑群的有效設計實施,采陔公祠古建筑的綜合發展空間較大,日后能夠得到更多的進步空間。
(五)完善古建發展機制
現階段的采陔公祠古建筑保護手段不斷創新,不僅對采陔公祠古建筑的功能價值充分利用,還要在保護的過程中融入發展理念,單一的保護手段應用并不能得理想的成績,還有可能因此造成較多的問題,產生的損失是比較嚴重的。采陔公祠古建筑的發展機制創設,應加強古建筑文化的打造,并且與地方的旅游項目、文化項目相互銜接,既要對采陔公祠古建筑的重點部分給予保護,又要對采陔公祠古建筑的有用部分充分開發,促使大家意識到采陔公祠古建筑的價值和作用,在綜合保護方面得到更好的成果。采陔公祠古建筑的發展機制要根據大家的反饋進行深入的分析,在保護與發展方面保持協調,對文化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更好的提升,站在綜合發展的角度深入思考,促使采陔公祠古建筑的內涵更好的豐富。未來,采陔公祠古建筑的發展體系要進一步革新,提高古建筑的價值。
四、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采陔公祠古建筑的挖掘探究不斷深入,不僅得到了較多的成果,同時也在保護工作上持續改善,對于采陔公祠古建筑的綜合利用率比較高。現如今的古建筑在國人心中具備非常高的地位,要通過古建筑開展文化的發展和創新,也要利用古建筑推動社會進步,與相關產業密切的結合,促使古建筑的各項功能價值更好的完善。未來,采陔公祠古建筑的開發利用和保護研究要同步開展,針對古建筑的綜合內容逐步的優化,提高采陔公祠古建筑的發展成績,促使古建筑的應用效果更好的改善,讓采陔公祠古建筑長期的延續下去。
參考文獻:
[1]鄭洋坤.古建筑保護標準體系構建探析[J].人文天下,2021(2).
[2]潘博.中國古建筑保護的發展與對策探析[J].美與時代(城市版),2020(10).
[3]楊茜.探析歷史文化街區中古建筑的保護以及發展[J].文化產業,2020(24).
[4]楊凱佳.關于古建筑修繕工程施工管理的探析[J].四川水泥,2020(6).
[5]雷鳴鴻.探析古建筑文物的修繕與保護[J].中國民族博覽,2019(16).
[6]張蘊.傳統村落的古建筑保護方法探析[J].居舍,2019(33).